9月15日消息,据CryptoSlam数据显示,过去7天NFT销售额排名前五的区块链分别为: 1、以太坊链上NFT销售额27,482,211美元,降幅6.95%; 2、比特币链上销售额14,808,867美元,涨幅28.83%; 3、Solana链上销售额13,088,078美元,降幅2.25%; 4、BNB Chain链上销售额7,020,978美元,降幅9.13%; 5、Polygon链上销售额5,151,498美元,降幅43.54%。
月度归档: 2024 年 9 月
头牌公链项目能否在未来降息中领涨?
作者:探寻区块链趋势
公链板块,从区块链诞生至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作为区块链发展的根本,一条成功的公链,不仅会聚集市场上大部分资金和人气,还能依靠自身的生态建设左右市场的发展趋势。
以太链诞生后,智能合约开始横行天下,人人皆可发币。币安链火起来之后,粉红平台一天最多可以发售9000个项目,而后面SOL等链的成功,开启了Layer2技术竞赛,低费率,高速度成为新的公链标准。
这些项目成功的背后,是巨量的收益,催生了无数的百万千万富翁,这也是很多人进入区块链投资的动力来源,小额投资,就能获得几辈子都赚不到的财富。
但是,从FTX暴雷之后,导致SOL暴跌开始,公链项目的表现,却不尽人意,虽然项目发展都有条不紊,但诸如APT,ARB,CORE等新生公链项目,似乎都不再受普通投资者的青睐,价格持续走跌,无法找到市场的突破口。
所以,在我们准备投资公链项目前,需要明白为何现阶段如此多优质的公链项目,都无法走出如今的下跌趋势。
首先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当前熊市环境下,市场资金规模萎缩,不足以撑起这么多高市值项目。
例如ARB的发售价在$1左右,总量100亿,那么发售之初就是百亿美元市值,这会有多少涨幅空间呢?(BNB目前市值是300亿美元左右)
开盘即巅峰,相信那些在Blur开盘时挂在山顶的人肯定深有体会。
其次一点,也是现在大型公链项目的通病,前期机构和投资者持仓过多。
机构投资,是一把双刃剑,你需要机构的资金来维持项目运转,可在你接受机构投资之后,意味着需要把自己项目一大半的未来,交到机构的手上,今年的SOL,就是被FTX拖累。FTX为了填补自己的资产空缺,抛售了大量的资产。
而对散户影响最大的,有了机构投资之后,普通人就无法再获取低价的筹码了。在散户失去了以小博大的机会后,他们对这类公链项目就更提不起兴趣了。
正是在这多方面因素下,二级市场的共识者已经逐渐流失,有一些离开了币圈市场,有一些则去一级市场寻找机会。
难道散户们,再也找不到几年前那种投资ETH,BNB暴富的机会了吗?
一级市场的公链项目并不多。我们经常能看到某某公链零撸挖矿的消息,因为自从类似CORE这种项目富了一批撸空投的人之后,国内参照这个模式的项目也越来越多。但是很明显,这类项目不在小投资高回报的范畴,只能算作薅羊毛的范畴,不适合长期投资。
其次,公链项目爆发周期比一般项目要长,即便是如TX公链,由于资金问题中途被机构全资收购,虽然带来了短暂的拉高,但离暴富还有不少距离。
因为要达到SOL甚至BNB,ETH的高度,不是一两个机构投资就能解决的。
当初ETH,BNB,SOL为何会脱颖而出,是因为他们在技术上和生态上,为区块链市场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基因,开拓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我们应当用空闲资金,研究市场,认准,定投,稳拿,不追求那三两天暴富的机会,而是等待不久后的财富自由。
观点:加密世界应继续搞基建 而不是高估值空气基建
作者:Rickey;编译:深潮TechFlow
最近,我听到太多人抱怨以太坊的基础设施,指责风险投资公司投资了大量毫无意义的基础设施,认为过剩的基础设施导致了行业的困难,并试图在应用开发者和基础设施组织之间制造矛盾。他们似乎将以太坊生态系统描绘成一个不适合应用开发的“尼夫海姆”(Niflheim在北欧神话中是一个寒冷、黑暗、充满迷雾的世界。它通常被描述为一个不适宜生存的地方)。
这种说法非常不友好,也让人难以信服。
我们需要澄清一些误解:什么是真正的基础设施?
它是否有宏大的叙述?是否获得了顶级风险投资的支持?是否产生了大量泡沫?是否充满虚无主义?是否失去了你的投资?EBOLA(EVM 逻辑缺失症)?
真正的基础设施包括:
-
协议、EIP(以太坊改进提案)、框架、工具栈以及非应用层的区块链服务。
-
用于解决特定问题,提高应用的效率、用户体验、去中心化、安全性和隐私。
-
代码是开源的,接受社区的贡献和审查。
-
为应用开发者提供免费的方案,甚至是完整的公共产品。
-
由一群真正理想主义和乐观的人所构建。
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发展
我倾向于用 git 分支的形式来描述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发展。
区块链类似于一个新的 git 分支。在这个分支的第一阶段,加入了密码学、P2P 网络、共识算法等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可以用于构建比特币、以太坊及其他 L1 网络。
在第二阶段,各种基于以太坊的工具、设施和服务相继涌现,开发者可以利用它们构建各种钱包、DeFi 应用和 Layer2 网络。有趣的是,经过这个提交后,创建了一个链上分支。这个分支的最终目标是将用户数据完整存储在链上,并通过智能合约来实现应用的逻辑。开发者可以实现真正可验证、可组合和可互操作的链上应用程序。目前,我们正处于该分支的链上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我认为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基础设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 减少垄断
在某个特定领域,开发者有更多选择。假设你是一家初创公司的创始人,想要为你的网络提供交易数据查询服务,你愿意支付高额费用购买某公司的区块扫描服务吗,还是选择部署一个免费的 Blockscout?
2. 提高效率
开发者将迁移到更高效的工具和基础设施。这是我在过去一年中应用技术栈的变化:
链:Tendermint → OP Stack
开发工具:Truffle/Hardhat → Foundry
合约交互:Web3.js / Ether.js → Viem
存储:IPFS → BNB Greenfield
区块浏览器:Etherscan → Blockscout
钱包:扩展钱包 → Coinbase Smart Wallet / AA
3. 丰富应用程序的多样性
为开发者提供足够的基础设施,以便他们创建有趣的应用。几年前,我们主要在以太坊生态系统中构建 DeFi 和 NFT 相关的应用。现在,你可以利用各种基础设施来构建更有趣的产品和应用:
云平台:Fleek
身份验证:Privy
游戏:MUD, Dojo, Paima
钱包工具包:Onchain Kit, rainbowkit
开源奖励:tea
全栈 ZK 证明服务:polyhedra
以太坊的无信任 AI:ora
IP:StoryProtocol
4. 降低应用程序的启动成本
实际上,你只需支付部署合约的 gas 费用。由于基础设施足够完善,连小型开发团队也能快速整合基础设施服务,实现预期功能。几乎所有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都会为开发者提供免费计划,这些计划足以支持和验证你的早期想法。
5. 加速大众的采用
这取决于基础设施带给非金融化应用和用户体验的变化。我认为这也是许多开发者从开发消费者加密应用转向开发基础设施的原因。并不是说开发者过于关注技术,而是他们必须首先解决效率和用户体验之间的摩擦问题,然后再构建应用来验证其可行性。
我们可能需要经历几个阶段才能实现真正的大规模采用基础设施爆炸期:同一领域出现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类似于 Layer2 的 OP、ZK、ZKEVM 和 Plasma。基础设施淘汰期:市场将淘汰那些没有实际意义且仅依赖代币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稳定期:一些真正有价值的基础设施将得以存活,开发者开始基于这些基础设施构建各种类别的消费应用。大众采用:此阶段的区块链基础设施与 Web2 服务提供给消费者的用户体验相同。用户不需要了解区块链的工作原理就能使用各种应用,这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好的利益分配、数字资源的拥有权、隐私和反审查能力。
6. 降低中心化的影响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所有的应用程序都使用同一基础设施服务,直到某一天,某个国家的政府将其关闭,甚至逮捕其核心代码贡献者或首席执行官,使得无法为应用提供服务。但我们的基础设施服务是充足的,还有其他可替代的解决方案,因此,应用程序不会因某个基础设施的瘫痪而停止运行。
继续建设基础设施
“你想一辈子卖糖水,还是想和我一起改变世界?”这是史蒂夫·乔布斯对百事可乐高管约翰·斯卡利说的话,以吸引他加盟苹果。
现在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你想一辈子制作和交易 Memecoin,还是想建立基础设施并改变加密世界?”
基础设施是行业的动力,它带来了新的叙事和愿景,即使这仅仅是一个新的标准、一个提案或一个 SDK。无数的建设者需要故事来坚定他们的信念并保持热情。我们为什么相信加密?为什么相信链上?成为建设大教堂的人。如果你不认为自己在建设大教堂,那就换一份工作。
一周代币解锁:ID、LISTA迎来超大额解锁
下周, 11 个项目迎来代币解锁事件,ID、LISTA 和 PIXEL 均有大额解锁。
Space ID
项目推特:
项目官网:
本次解锁数量: 7549 万枚
本次解锁金额:约 2715 万美元
Space ID 是一个创建于 BSC 链上的去中心化的域名服务协议。它致力于构建一个通用名称服务网络,该网络将跨区块链的人员、信息、资产和应用程序无缝连接起来。并且允许用户可以绑定自己多个链的身份,社区可以通过 SPACE ID 的网络构建自己的域名服务。
ID 本轮解锁对象较多,共八类对象,七类对象解锁金额在百万美元以上。其中最多的四个分别为种子轮 2000 万枚(694 万美元)、团队 1500 万枚(520 万美元)、战略销售 1333 万枚(462 万美元)、顾问 1167 万枚(405 万美元)。
具体释放曲线如下:
Lista DAO
项目推特:
项目官网:
本次解锁数量: 2685 万枚
本次解锁金额:约 953 万美元
Lista DAO 是一个由 LSDfi 提供支持的去中心化稳定币借贷协议。用户可以在 Lista 上进行质押和流动质押,也可以根据各种去中心化抵押品借入 lisUSD。
LISTA 初步开始解锁,解锁分别包括空投 1500 万枚(525 万美元)、DAO 500 万枚(175 万美元)、生态 468 万枚(164 万美元)。
具体释放曲线如下:
Pixels
项目推特:
项目官网:
本次解锁数量: 5437 万枚
本次解锁金额:约 734 万美元
Pixels 是一款元宇宙农场P2E游戏,于 2021 年推出,以 16 位像素风格为特色,为玩家提供在像素世界中互动、耕种、游玩迷你游戏并获得代币奖励。允许使用 PFP 类型的 NFT 作为游戏头像。
PIXEL 仍主要面向游戏生态释放,共 2833 万枚(386 万美元),其他对象包括财库 1771 万枚(241 万美元)、顾问 833 万枚(114 万美元)。
具体释放曲线如下:
盘点巨鲸们的近期仓位:Vitalik财富高位缩水3.4亿美元 TRX拉升助孙宇晨跑赢BTC
作者:Frank,PANews
近期,市场行情震荡下行,比特币连同多数山寨币迎来大幅下跌。在此背景下,巨鲸们的表现如何,聪明钱是否能够对抗下行压力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对此,PANews就Arkham列出的前十大巨鲸的近三个月资产表现进行了盘点。
大多数的巨鲸似乎也没能逃脱下行的压力,资产水平在不同程度缩水,而孙宇晨和聪明钱地址@smartestmoney的表现最为亮眼。
孙宇晨:得益于TRX涨幅,跑赢BTC
孙宇晨的主要持仓为TRX(19亿枚,价值约2.91亿美元)、稳定币(USDD 2.76亿枚、USDJ 9539万枚、USDT5800万枚、USDC 1217万枚,价值约4.46亿美元)、ETH(1.3万枚,价值约3077万美元)、BTC(1450枚,价值约8299万美元)、BTT(1016亿枚,价值约9145万美元)。资产总金额约为10.3亿美元。近40天资产变化,减少1700万美元,亏损率约为1.6%,而在此期间,BTC总体下降了约18%。
孙宇晨的最大单币持仓为TRX,目前仍持有19亿枚,自6月底以来,其TRX的持仓减少了约2亿枚,不过由于TRX近期的走势较好,从8月5日到8月25日期间上涨了45%,最高达到0.17美元。得益于TRX的上涨,孙宇晨在这部分的持仓也实现了浮盈约6270万美元。
此外,近2个月来,孙宇晨的稳定币持仓也有了显著的增加,目前的稳定币持仓量达到了4.46亿美元,占总仓位的42.6%。因此,在行情整体震荡和下行的过程中,孙宇晨的仓位价值没有太大的变化基本维持在10亿美元左右。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或许并不是孙宇晨的全部持仓,仅统计了Arkham上显示的数据。
Rain Lohmus:丢失秘钥错失人生最大回报
爱沙尼亚 LHV 银行创始人Rain Lohmus在2014年以太坊首次代币发行的时候投资75000美元买入了250000枚以太坊,目前这些以太坊价值5.8亿美元,今年3月份这些资产一度达到10亿美元。不过,令人可惜的是Rain Lohmus表示他丢失了该钱包的私钥,可能只能看着持仓的价值继续攀升而无能为力。
此外,他持有 LHV银行21.46%的股份,截至8月30日显示估值为2.54亿美元。看起来,多年前的这笔投资将成为人生最大的一笔回报。
Vitalik Buterin:很少操作,与ETH同进退
Vitalik Buterin的持仓主要以以太坊为主,截至9月10日,Vitalik Buterin共持有超过24万枚以太坊,价值约5.6亿美元。不过,由于Vitalik Buterin并不常做资产操作,其资产近三个月来也遭遇了大幅下跌,6月初Vitalik Buterin的资产总额最高超过9亿美元,三个月的时间内,资产从高点缩水了3.55亿美元,约40%。近一个月来,Vitalik的地址减少了约4000枚ETH(约934万美元),其中大部分转移至一个多签地址。有网友猜测这笔资金可能用于捐赠,不过Vitalik对此没有作出解释。
Stefan Thomas:又一秘钥丢失的无奈HODL
Ripple前首席执行官CTO Stefan Thomas的钱包内有7002枚比特币,不过这又是一个和Rain Lohmus类似的故事, Stefan Thomas同样丢失了钱包的私钥,且硬盘仅剩2次输入密码的机会。目前,这些比特币价值约为3.98亿美元,今年3月这些比特币价值最高超过5亿美元。不过,这也又一次证明HODL或许才是积累财富的最佳途径,只不过记得保存好每一个钱包的私钥。
James Fickel:ETH坚定多头被市场教育
Amaranth基金会创始人James Fickel是一名坚定的以太坊多头,今年8月之前曾在数月内持续加仓ETH,并多次借入WBTC并兑换为ETH来做多ETH/BTC汇率,据链上分析师余烬表示James Fickel自1月持续到7月,他的ETH/BTC的汇率成本约为0.054左右。目前James Fickel仍有2316枚比特币借款,价值约1.31亿美元。ETH/BTC汇率已跌至0.04,按此计算,他已亏损约25.9%,亏损金额约为3396万美元。
目前James Fickel的总资产约为3.91亿美元,今年5月份其资产巅峰曾突破6亿美元,缩水约35%。近期,James Fickel已经开始大幅减仓ETH,归还WBTC。
Patricio Worthalter:三个月缩水1亿美元
POAP创始人Patricio Worthalter是在Arkham十大巨鲸排行榜上的第六位,目前持有的资产约为1.6亿美元。近三个月来,Patricio Worthalter的资产收益大幅下滑,减少了1亿美元。他的主要持仓为ETH、RPL、ENS等。这些资产在近三个月内的跌幅都在35%以上,其中RPL更是下跌了46%。这也直接导致了Patricio Worthalter的资产缩水。不过主要的缩水还是源于ETH,自6月来ETH持仓的缩水价值约为9000万美元。
@luggisdoteth:随ETH下跌缩水近半资产
巨鲸@luggisdoteth当前持仓的价值约为3996万美元,他的主要持仓也是ETH,持仓约为10070枚ETH,价值约2372万美元,占总仓位的一半以上。过去3个月,他的仓位最高价值曾达到6900万美元,由于ETH的下跌,目前缩水了近3000万美元。
@smartestmoney:打败市场的传奇交易员
聪明钱地址所有者@smartestmoney是一位传奇交易员,在Arkham看板上他该地址的资产约为100万美元,不过另据CoinMarketManager数据显示,@smartestmoney自2020年开始交易截止到2024年8月份共实现了4884万美元的收益。目前,他的多数资产都存在交易所当中,从交易记录来看,@smartestmoney擅长期货交易,近三个月他的收益曲线依然是向上。
Winslow Strong:重仓BTC,变化不大
Cluster Capital合伙人Winslow Strong的地址目前持仓约2817万美元,他的主要仓位是WBTC,约为440枚。近三个月来,Winslow Strong的账户变化不大,仅缩水258万美元,主要亏损来自于GRT的持仓,该代币三个月内下跌了约52%。
@0xVladilena:重仓ETH质押和借贷
聪明钱地址@0xVladilena目前链上金额仅剩不足1万美元,从轨迹上来看,他的资产在前不久都转移至Ether.fi和AAVE,而他的重仓资产也是ETH,目前在AAVE当中@0xVladilena持有的资产为3.1万枚ETH,价值超过7700万美元。此外,他还借出了3万枚ETH用于质押。
Vitalik Buterin 对以太坊下一代Layer2解决方案的愿景
作者:Reinout te Brake;编译:白话区块链
在迅速发展的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世界中,Layer 2(L2)网络的安全性和效率已成为重中之重。展望2025年,焦点正逐渐转向那些不仅创新且严格遵守安全标准的网络。这种对L2项目更加选择性的支持,标志着一个优先考虑重大进展和可靠性的生态系统日趋成熟。
1、未来对Stage1+ Layer2网络的关注
区块链技术的演进和扩展催生了Layer 2网络的发展。这些协议建立在Layer 1(L1)区块链(如以太坊)的基础上,旨在提高可扩展性和效率。在各种阶段的L2项目中,尤其是对Stage1+的强调,构成了这一演进叙事的关键部分。Stage1+网络是那些已经超越初始开发阶段,提供更强大安全措施的项目,标志着在运营成熟度和可靠性方面的重大飞跃。
2、Stage1+对以太坊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仅认可Stage1+ Layer2网络的承诺,体现了朝着构建更安全、更高效区块链生态系统的战略愿景。作为主要的L1区块链,以太坊为众多L2解决方案提供了基础,旨在缓解主网的拥堵并为用户提供更顺畅的交易体验。然而,随着生态系统的扩展,重点逐渐聚焦于那些不仅承诺创新,还展现出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坚定承诺的项目。这种转变凸显了L2项目在运营上必须遵循更高标准的必要性,尤其是在一些网络面临的安全挑战日益显现的背景下。
3、L2项目面临的挑战与考量
对于Layer 2网络而言,达到Stage1+的地位不仅仅关乎技术创新,还意味着对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承诺。达到这一里程碑的标准涉及特定的架构和运营基准,包括运行欺诈证明或有效性证明机制,以及有权管理状态根的能力。此外,设置“安全委员会”以应对关键漏洞的机制,反映了在自主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平衡。这些要求并非轻而易举,而是对去中心化系统中固有风险的深刻理解,以及一种积极主动的风险缓解策略。
4、近期安全事件对L2网络的影响
部分L2网络的安全漏洞事件凸显了严格标准的重要性。例如,以太坊某L2网络的一次漏洞利用导致了重大财务损失,并促使立即采取临时措施以防止进一步损害。这些事件成为了区块链解决方案扩展过程中的复杂性和脆弱性的警示,进一步证明了不仅追求创新,还必须优先考虑安全机制以保护参与者的论点。
5、Stage 1+ L2项目及区块链生态系统的前景
区块链领域的领袖们推动只认可Stage 1+ Layer 2网络,预示着对开发与协作的更成熟视角。这表明,社区渴望一个创新与可靠性、安全性并行的未来。对于以太坊生态系统内的开发者和利益相关者而言,这一指引十分明确:技术卓越必须与运营安全的根本承诺相平衡。这一范式转变有望培育一个更具韧性和高效的区块链环境,造福用户和开发者。
区块链社区领袖呼吁更严格的标准,为整个生态系统指明了前进的道路。通过支持至少达到Stage 1级别的项目,社区能够确保其增长建立在安全、高效且性能卓越的L2解决方案的坚实基础上。这一演进反映出技术领域的更广泛认知:真正的进步并非源自新项目的快速激增,而是来自对那些承诺为全球用户带来切实、可持续进步的项目的精心培育。
总之,提升Layer 2网络标准的趋势标志着区块链技术演进中的关键阶段。随着生态系统的成熟,集体对安全性、效率和可靠性的关注为加密货币和去中心化应用的未来奠定了更加稳定和可扩展的基础。
TON生态概览:经历TG创始人被抓事件后能否强势反弹?
2024年以来,TON(The Open Network)生态备受市场关注,一路“高歌猛进”式发展,多个黑马项目接连涌现。背靠Telegram庞大的用户基础,加上币安的不断助推及USDT稳定币的发行供应,TON生态项目和基础设施正在迅速壮大。
9月14日,据TON官网的统计,目前整个生态中包含1200多个项目,当前TON生态应用涵盖了Staking、钱包、跨链桥、社交、聊天、游戏、工具、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借贷等19个类别,逐步形成了完善的生态体系。
要知道在今年3月初时,TON生态项目仅有500个左右。短短5个月,数量翻倍,其中代币数目增长数倍,特别是游戏及Defi项目增长迅速。那么,TON生态凭什么爆发?本文将从近期几个关键点来分析TON生态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TON生态持续火热,离不开币安的助推
币安在Ton生态不断发力,再次激发市场的关注。近期,币安Launchpool连续上线多个TON生态热门项目,包括Notcoin、TON、DOGS、Catizen和Hamster Kombat。此外,币安还投资了Telegram交易小程序Blum和Catizen的发布平台Pluto Studio。这些项目的推出不仅进一步扩展了TON生态的应用范围,也吸引了更多用户参与其中。
Catizen (CATI) 与 Hamster Kombat(HMSTR)是币安最新的两个Launchpool项目,即将上线币安。据币安公告,用户可在2024年9月16日08:00(东八区时间)后,通过Launchpool将BNB和FDUSD投入CATI奖励池中,参与活动为期4天。随后,用户还可在9月19日08:00(东八区时间)后,将BNB和FDUSD投入HMSTR奖励池,HMSTR的活动持续7天。
Catizen 是一个以猫为主题的游戏,结合了元宇宙、GameFi和AI技术。该项目推出了革命性的“play-to-airdrop”模式,玩家可以边玩游戏边赚取未来的空投奖励。Catizen自上线以来吸引了大量用户,尤其是Telegram Premium用户,其链上活跃玩家已超过200万人,表明其在TON生态中的受欢迎程度极高。
而Hamster Kombat是一款基于Telegram和TON链的小程序平台,旨在模拟加密货币交易所CEO的P2E(Play-to-Earn)游戏。根据官方公告,Hamster Kombat的用户数量已突破1亿,日活跃用户高达3200万,成为TON链上头部的meme币项目之一。
TON链上USDT发行量突破7.3亿美元,进一步推动生态内部流动性
自TON基金会于2024年4月18日宣布发行USDT以来,短短四个月时间,TON网络上USDT的总供应量已迅速飙升至7.3亿美元。这一增长使得USDT在TON链上市值可跻身全球第五大稳定币,仅次于Tron、以太坊、Avalanche和Solana。显示出其在稳定币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流动性的快速增长对于TON网络的扩展至关重要,它不仅支持了广泛的金融和技术应用,还为网络内的金融交易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TON的普及和应用。数据表明,TON链上的USDT点对点(P2P)转账活动尤为活跃。多数交易的中位金额在15至100美元之间,显示其广泛应用于日常小额支付场景。
此外,TON网络的低转账费用进一步提升了USDT在日常交易中的吸引力,平均仅为4美分的交易费,使其成为零售和日常金融互动的理想选择。
同时,TON链上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态同样因USDT的存在而迅速发展。在TON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如Ston.Fi、Dedust和StormTrade,USDT已成为核心流通资产,极大推动了TON生态内DeFi活动的繁荣。
币安助推,USDT稳定币加持,TON生态持续繁荣
作为一个以去中心化和Web3应用为核心的区块链网络,TON生态的扩展速度和规模超出了许多市场预期。
币安频繁上线TON生态项目,不断带来市场关注和吸引了更多用户。此外,USDT的成功集成为TON网络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保障,TON链上USDT的供应量已突破7.3亿美元,成为稳定币市场的重要力量。钱包应用和DeFi项目的崛起,进一步丰富了TON的生态应用。
然而,TON的未来发展依然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是未来增长的关键,尤其是在跨链桥和借贷领域的创新能力上。其次,社区治理和用户教育仍需加强,确保TON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最后,TG创始人被抓事件,以及与之相关的合规性问题仍然悬而未决,对于TON生态的发展来说这也是一颗不小的“定时炸弹”。
美联储开始降息之后会怎样?
作者:剑桥大学王后学院院长 穆罕默德•埃里安 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美联储(Federal Reserve)将在下周三开启一轮降息周期,这一点已近乎毫无悬念。的确,近期数据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美国央行本应在负责设定利率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 7月开会时就开始降息。
然而,在有把握预期下周降息的同时,对于利率的终点、到达这一目的地的旅程、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以及国际溢出效应,相关分析都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很容易让债券投资者措手不及——如果流动性状况未能显著放松的话。
尽管美国经济增长一再被证明远比许多人预期的更为强劲,但在考虑这种“经济例外主义”的持久潜力的同时,必须掂量较低收入家庭感受到的日益加大的压力。许多家庭已经耗尽了疫情期间积累的储蓄,并背上了更多的债务,包括刷爆他们的信用卡。对于这种疲弱状况将会继续集中在收入阶梯的底层还是会向上延伸,目前尚无定论。
而“美国例外论”只是在分析美国经济时曾经让人舒适、但如今已被扯掉的地毯之一。美国经济还失去了统一政策框架的稳定效应。
人们曾经长期信奉“华盛顿共识”——通往持续经济繁荣的道路涉及放松管制、财政审慎和自由化——但现在,这种共识已经让位于扩大版产业政策、持续的财政失衡以及贸易关税和投资制裁的武器化。在国际层面,对于商品、科技和金融日益紧密融合的共识,已不得不让位于一种碎片化进程,这一进程如今是规模大得多的全球经济逐步重组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另一个传统的分析支柱——美联储前瞻性政策指引——的影响力已被过度依赖数据的心态削弱,这一点在美国央行2021年犯下将通胀定性为“暂时性”的重大错误后开始影响政策制定者。由此导致的市场共识波动就像“叙事乒乓球”一样来来回回,加剧了美国央行与市场在基本的政策影响上的不一致看法。
美联储高级官员强调央行双重使命的两个部分——促进价格稳定和充分就业——仍然具有相关性。但市场在过去几周急剧转向,在定价中把美联储视为单一使命的央行,工作重点已从对抗通胀转向尽力防止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疲弱。
与此同时,对于通常与经济不确定时期相关的风险缓解考量应该如何影响政策制定,各方看法不一。最后,对于美联储高级官员如何——以及何时——从过度依赖数据过渡到更具前瞻性的政策视野,存在许多观点。
尽管此类不确定性主要与利率决策的影响因素有关,但它们会在三个关键领域对结果产生重大影响:政策既不限制也不刺激经济的最终利率,以及达到这一利率的旅程;降息将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更大的非通胀经济增长动力;美联储的降息周期将在多大程度上为一轮激进的全球(包括新兴国家在内)周期打开大门。
这种复杂的分析框架并未反映于作为全球基准的美国固定收益市场正如何在定价中计入对美联储政策的预期。政府债券市场正在发出的信号表明衰退风险较高,预计美联储将在下周或稍后将利率降低0.50个百分点,并在未来12个月内累计降息2个百分点。然而,信贷市场走势反映了对软着陆的信心。
只要金融状况进一步大幅放松——包括目前在场边观望的现金进场,抵消政府大量发行债券和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持续收缩(即量化紧缩)的影响——这些资产定价不一致的问题可以有序解决。
这种威力在本周三表露无遗,当日公布的月度核心通胀数据略有上升,最初导致两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上涨0.10个百分点,但这一涨幅随后被逆转。然而,这种“技术性”影响无法完美替代增长和政策支柱的恢复。它本身是一种内在不稳定的影响。
建立新的体验经济,如何让链上任务更有意义?
原文作者: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链上任务一直让我感到困扰。虽然尚未完成和充分探索,但对某些特定人群却极为受欢迎。是时候重新审视链上任务背后的内在意义,而不仅仅是点击农场的现象。
自 1998 年 Joseph Pine 和 James Gilmore 创造出“”这一术语以来,体验经济的发展速度只在加快。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交算法、人工智能、预测市场和加密货币的兴起,新的体验经济充满了低质量的内容,但仍有修复的可能。在崩溃的晚期资本主义背景下,像 AirBnB、Top Golf 以及宽敞的 Apple Store 等体验产品之外,这个新的体验经济正在为新一代在链上建立。
通过融合乐趣和更紧密的体验来构建新的任务,确实可能为孤独症流行问题带来更便宜、更关怀的解决方案,并指向一种追寻目标的路径。
这篇文章探讨了游戏设计和活动策划的原则如何将链上任务转变为更有意义、更具参与感的互动体验,从而将我们的实体自我与新的数字世界相连。
然而,作为一名社区建设者和终身游戏玩家,我认为我们似乎在让任务变得有意义的过程中止步不前。随着更多新兴技术变得更加普及,我们现在有机会构建更整合和互操作的创意体验,将面对面的旅程与数字自我结合起来。
正如 Daisy Alioto 在今年的 FWB FEST 中所恰当地描述的那样,新兴的味道经济提供了展开设计模式的机会,这些模式更具冒险精神和合作性。在我看来,没有哪个设计模式比任务更适合重新定义。
但为这个新互联网设计一个社区需要多种新兴技能的组合,远不止创建一个有吸引力的应用程序,配备酷炫的后端技术或普通的社交俱乐部。对活动设计和界面、游戏设计、叙事以及人类心理学的专业知识的结合,创造出合适的要素,使任务既有趣又能减少不必要的烦恼。
在我们开始之前,有一点必须明确的是,将 NFT 列为诱饵,以便空投猎手像秃鹫一样猛扑的任务平台,绝对不是一个完整而有意义的任务。任务平台对此现实非常清楚,因此,完成这一循环的创造性工作需要各个社区来完成。
现在,这不一定是市场或建设者的错。这种事情需要时间才能做到位,尤其是在处理新的界面时。
活动的游戏设计
对于非游戏玩家来说,现在大多数非第一人称射击 (FPS) 游戏可分为两种类型:开放世界和线性游戏。在开放世界中,玩家可以自由探索一片广阔的土地、一座城市或某个虚拟场景,就像在度假时探索一个新城镇一样。在线性游戏中,玩家需要按顺序完成一系列步骤——去这里,做这个,跟这个人交谈,都是按顺序进行的。
这两种类型在面对面的活动中都表现良好。
然而,要使这些游戏设计表现出色,一组优秀的叙事者必须致力于构建一个连贯、有趣且精心制作的叙事。游戏叙事的四个步骤可以指导他们的决策:
-
引入:前往一个新区域(包括旅行时间和适应环境),与新的人交谈
-
扩展:点击或完成目标,收集道具,学习机制,并引入主题
-
进展:制作道具,使用道具,与世界互动
-
结局:技能测试,Boss 战(或者在我们的例子中,是黑客松评审)
活动设计师可以利用这些构建块(以及相应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创造出更生动、无缝、可互操作的体验,使社区繁荣发展。这种类型的游戏化超越了在嘈杂的 Discord 服务器中升级,而是通过增加干扰来实现。相反,它使我们走出算法回音室,创造了丰富的连接机会,类似于在经典在线游戏如《魔兽世界》中建立的联系,但可以在面对面或区块链上进行。
例如,在下一个拥有 30, 000 名成员的活动中,可以进行一次 Raid(寻宝活动,最终引导到一个更难的难题),参与者必须合作。或者使用一种技术,能够读取你手机与资源(商品)的距离,当你收集到足够的物品时,自动打开箱子。通过正负反馈循环的平衡,不同技能水平的玩家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这种协作游戏对社区的关怀是增益性的,而不是剥削性的。
现在,让我们看看结合这些游戏元素后,任务在活动中的实际表现。
活动的任务设计
游戏的每个叙事步骤在任务设计中也得到了复制,这使得轻松转换为各种类型的任务变得非常简单。要查看非暴力游戏设计模式的完整列表,请查阅 Patrick Littell 关于该主题的极具参考价值的。
四个基本的任务游戏元素是:
-
探索:新区域,新人物
-
扩展:发现面板、制作、新技能
-
利用:获取奖励、周边商品和物品
-
精通:进入下一个事件或升级
现在,正如我们所知,到目前为止,加密货币在任务模型中基本上只停留在一个部分:扩展。我想说,收集物品的过程是任何任务中最无聊的部分。如果我们的想象力仅停留在任务中最具货币化的部分,这就能清楚地说明我们的目的。然而,我们可以将模型中的其他步骤整合进来。包含所有任务元素的活动能够留下深刻的回忆。毕竟,活动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创造值得一再讲述的体验。
今年, 是唯一一个正确实施这一理念的活动,举办了一场寻宝活动,几乎所有需要收集的 IYK 标签都位于人们自然会遇到朋友的步行可达地方。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设计这场寻宝活动时,没有让与会者支付费用或下载新的手机应用。这种扩展体验为任务增添了社交性质,将奖励分发给成功的内容创作者、玩家和附加活动站,以表彰他们的辛勤付出。
另一个适合进行任务设计的新兴项目是 的 Soulmates。Soulmates 是一个配对问卷,旨在让人们在加密活动中相聚。尽管孤独问题日益严重,Amelia 展示了与新朋友见面和约会可能会有些尴尬,但通过结合前后反馈循环,依然能够增添乐趣。
活动设计者需要游戏设计技能
新兴科技的活动空间一直让我感到惊讶,通常并不积极。从邀请过多的演讲者到侧面活动分布在整个大城市中,活动往往成为争议的焦点。因此,在我们讨论任务所解决的问题之前,我们需要确保不会给已经拥挤的城市增加额外的干扰,导致活动难以令人满意。
以 (Serotonin 的产品负责人)协助整理的这份不到 400 个 ETHCC ‘ 24 侧面活动的为例,这些活动是在 的支持下整理的。这意味着有大量活动,对于大约 5, 000 多人来说,尤其考虑到其他大型活动如 DragonCon 每年接待约 70, 000 人,而主要赞助商举办的侧面活动仅有少量。这些活动大多数需要大量的交通、往返和时间管理技能的考验。
现在,好消息是,通过构建更紧密、更多样化的链上活动体验,我们可以开始评估乐趣,同时整合技术,帮助创作者获得更多收入。让我们深入探讨活动设计师如何构建更好的任务和活动。
任务如何促进更好的链下和链上经济
尽管互联网用户可能对各种社交应用和不断被要求参与的活动感到疲惫,但社区的乐趣确实需要一些挑战。不幸的是,所有任务都需要付出努力。我们无法逃避这一现实。好消息是,任务也是双方都热爱的工作。正如我所说,“我不以金钱投资,但我以爱投资”,而这种爱是相互的。
无论你是加入跑步俱乐部、国际象棋俱乐部,还是生存俱乐部,任务都提供了机会,通过资源(虚拟或真实)、叙事和角色发展来引入游戏化元素,这些元素在面对面和链上合作中都能很好地转化。
这些机制新兴的体验经济所需的协作控制:
-
点击:我们如何将代币分发机制变成一个安全的线下体验?这有必要吗?这可以在活动前的介绍阶段完成吗?
-
库存:我们如何通过 ERC 6551 代币绑定合约构建更好的用户体验以进行忠诚任务?我们如何通过合约奖励玩家,一旦玩家收集到足够的物品就给予增强?这是否适当地限制了玩家,还是造成了不必要的线下摩擦?
-
转换器:我们如何将一种资源兑换为另一种资源(通常通过消耗机制)以升级?我们能否使用获得的说服检查来让玩家更好地获取线下商品?这如何影响活动或游戏的进程?
-
流失:我们能否从经济中移除资源,或调整一个限制或减缓玩家的难度计量器?效率狂热者喜欢这个小技巧!
-
交易系统:我们能否创造更有趣的游戏内和线下商店及商品展位体验?我喜欢那种“这个地图部分的商店更便宜”的套利情境!这通常是加密货币擅长的地方,但往往受到资本和有时,坦率地说,想象力的多样性的限制。 这些是游戏设计师、活动策划者和 TGE(代币生成事件)经常思考的问题和机制。然而,他们尚未通过互操作性、链抽象、便宜的 L2 替代方案、智能钱包、支付代理和广泛的 AI 智能体等方式在真正的规模上应用链上技术。
一个游戏内的支线任务可能要求你收集 20 颗星星,而一个面对面的任务可能要求你收集 20 个人的社交链接。它们的触发方式看起来完全不同,其他机制也是如此,但反馈循环通常是相似的。只不过这一次,社区决定了游戏的元规则,并管理游戏或算法的变化,创造出更公平、更一致的体验。
顺便提一下,任务为通过内容创作者传播关于社区、游戏或活动的信息提供了独特的机会。我很难估计我花了多少小时阅读关于《守望先锋》元规则变化或《上古卷轴》任务指南的文章,这肯定超过了几万小时。
将乐趣作为 KPI
即使你不是游戏玩家,如果你观看足够多的 Twitch 直播或有孩子,你也会开始了解现代视频游戏的乐趣所在。然而,确定在现实生活中或链上什么行为是有趣的则要复杂得多。
话虽如此,将乐趣放在首位进行测量或构建是困难的部分。游戏,以及相关的任务,“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它们是我们通过游戏体验到的乐趣,”作家兼视频游戏设计师 Ian Bogost 在 2014 年的《WIRED by Design》中说道。他考虑到游戏的社区方面,补充道:“乐趣来自于你对某件事所投入的关注和关心,这件事提供了足够的自由度——足够的游戏乐趣——使得这种关注变得重要。”
活动长期以来一直是 Web3 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我们开始看到更多品牌尝试衡量乐趣的原因。在我看来,这比之前对氛围的周期性测量更具深度。当我们能够在链上测量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有多么快乐时,这种杠杆作用是无穷的。对于像 的创始人 这样的开发者来说,他们的座右铭是“将乐趣作为关键绩效指标(KPI)”,轻触一下 NFC 芯片指甲就能测量你与新朋友见面的频率。对于许多人来说,这被视为一种奢侈,这就像不断参加全球各地的活动一样。这正是 Chipped 成功的原因;它提供了除了加密活动之外的无限互动。
幸运的是,我们的生态系统中有不少顶级活动构建者。每个人都理解“将乐趣作为关键绩效指标(KPI)”以及如何融入体验经济。目前我看到的一些做得好的社区包括 、 、 和 ,它们懂得如何调动感官,真实且始终如一,并以惊奇为引导。
总结思考,寻找意义
所有这些话都是为了阐明如此简单的概念。我到底想要什么?
老实说,我真的希望能有更多的解谜游戏。我想更频繁地和朋友们一起思考。我想把他们投票踢出岛。其实,我想要更多 。但说真的,可以借鉴他们的做法,举办一个由朋友和敌人组成的支线任务活动。
听起来真是荒谬,无论是真是假,Ethereum 的产生竟然是因为对《魔兽世界》更新的不满。而我们至今还没有为源材料正义,通过创造真正有趣的链上任务来做到这一点。
不是一个任务平台;它是一种工具,我们应该将其与其他类似工具一起使用,以完成通过叙事编织的反馈循环(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它们在重要性上是平等的),并在各个社区之间实现互操作性,以获得最大的乐趣。代币激励只是完整任务体验的一个层面。
为什么链上任务比仅仅依赖 XP 和无尽的 Google 表格在群聊中传递的数据库更好?链上任务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营销渠道,不强迫用户、玩家或社区成员通过付费获胜;它们帮助构建一个可互换、可互操作的自主数字身份,同时也是乐趣的媒介。这里的关键是将叙事转向“完成这个任务希望获得乐趣”,而不是“完成这个任务希望获得空投”,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这并不是迄今为止一个高度金融化、货币狂热的行业所关注的焦点。
你看,尤其是和朋友一起做的时候,任务是有趣的。问题不在于是否,而在于何时我们开始看到独特的视频游戏般的体验,在现实生活中结合链上和链下技术出现,超越《精灵宝可梦 GO》。
起底AIGC概念股:退潮之后谁在裸泳?
作者丨kiki
2024年已过半,科技圈进入了一个明显的「冷静期」。我们试图从兴奋了一年多的科技圈里找到技术落地与应用的真正答案,挤出泡沫。「浪潮与泡沫」的策划也由此而来,本系列包括4篇。该系列的第一篇:《「价格战」打了大半年,「阿里云们」想开了》;该系列的第二篇:《疯卷AI一年后,飞书钉钉「直面天命」》。
本篇为该系列的第三篇:《起底AIGC概念股:退潮之后,谁在裸泳?》
生成式AI技术狂飙一年多以后,A股市场的「AIGC概念股」正在经历一场集体的「去泡沫」。
截至9月12日收盘,相比去年的涨幅,今年以来,万得AIGC概念指数(8841660.WI)和ChatGPT概念指数(8841669.WI)已分别下跌30.70%、30.34%,一位科技分析师指出,人工智能指数的回撤主要是由于短期涨幅过大,且大多数标的并没有可观的业绩兑现。
不过,全球人工智能还在飞速发展。2024上半年来,从年初的Sora爆发,开源阵营与闭源阵营的论战,小模型与大模型的并行发展再到各类层出不穷的AI终端发展,为了让大模型落地,新的竞争已经开启了。
借势AI,无论是被写进财报与业务里的新故事,抑或是以概念进行市值管理,尚在发展早期的AI产业似乎给不少公司的未来增加了「奶与蜜」。
过往技术周期告诉我们,AI从不缺炒作故事,只是历经潮水之后,裸泳者终将会浮出水面,这些AIGC概念企业的发展成色究竟如何?哪些上市公司是在蹭热点,缺乏基本面支持?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近期随着A股上市公司2024年半年报全部披露,我们以「万得AIGC概念股」相关55家成分股为核心标的,结合其营收、利润以及研发端相关数据,对这些企业进行了系统化的摸底,我们发现了以下三个基本结论:
1、AI无法雪中送炭,只是锦上添花,大部分的AI相关业务都未对公司当下的业绩表现产生较大的影响。
2、利用AI目前获得短期成效的,大多是家底厚的巨头以及商业模式清晰的企业。
3、大部分公司都强调技术投入,但舍得花钱的并不多。同时,不少公司在严峻的财务表现下,也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花钱。
在复盘相关企业的具体表现前,首先需要厘清整个AI产业链的布局情况。
简单来说,AI产业链可以分为三部分:上游的算力,中游的模型和数据,以及下游的应用和产品等方向,对应的公司所属行业也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三块——在上游算力,对应的是一些算力概念股,做的是AI服务器、AI新品以及算力租赁生意;在中游模型和数据,主要是一些AI大模型公司以及数据要素相关产业链公司;在下游应用则更加多元,包括一些游戏、传媒影视以及SaaS软件开发与服务公司。
距离人工智能的第一轮暴炒已经过去,在行业逐步走向AI祛魅的今天,外界关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些企业真的赚到钱了吗?
拆解A股55家相关AIGC概念股今年上半年的营收与净利表现,我们发现:大多数的AIGC概念股的盈利能力都堪忧。
今年上半年,超七成企业的归母净利实现同比下降,有的跌幅达到了三位数、四位数,亏损持续恶化,增收不增利或既不增收也不增利是常态。
比如,大模型行业里的明星企业昆仑万维(300418.SZ),今年上半年由盈转亏,净利润亏损达3.89亿元,同比下降208.64%;另一家榜上「文生视频」浪潮的企业中文在线(300364.SZ)亏损状况也在加剧,上半年净亏1.5亿元,同比扩大305.03%。
显然,大部分的AI相关业务都未对公司当下的财务表现产生较大的影响,短期内AI无法雪中送炭,只是锦上添花,
另一个问题也随之产生:为什么这些企业赚钱这么难?
我们或许可以从那些「能赚钱」的企业身上找到答案,在55家企业中,仅有约两成、13家企业实现「增收又增利」,它们的「赚钱密码」也摆在了台面上——
• 一类企业是:家底足够厚,或是主营业务护城河足够宽。
• 一类企业是:转型早或是在商业模式上本身足够清晰。
• 一类企业是:规模不大,但与AI的相关性上,有着刚性需求,赛道的短期确定性较强。
第一类家底足够厚的企业,典型如「中字头」的中国移动(600941.SH)和中国电信(601728.SH),还有家电赛道的海尔智家(600690.SH)和美的集团(000333.SZ)。
AI离不开流量和入口,而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作为国内运营商,拥有最广泛的客户群体,海尔智家和美的集团有产品与场景入口,可以集成AI技术融入家居生态,主营业务的稳健是这些巨头投入AI的底气所在。
第二类企业则是转型早或是在商业模式上本身足够清晰。从AI落地的场景来看,办公软件、电商等离钱更近的赛道,部分企业也赚到了AIGC的第一波红利。如去年宣布关闭广告业务的金山办公(688111.SH),在办公软件赛道,受益于「卖会员」,也就是订阅服务业务模式的清晰,今年上半年金山办公营收同比增长超11%,净利也同比增长超20%。
因为天然具备数据优势且产业链环节复杂多元,电商也被视为AI最易落地的场景之一,马云曾说过:““AI电商时代刚刚开始,对谁都是机会,也是挑战。”在13家「增收增利」的企业中,焦点科技(002315.SZ)、易点天下(301171.SZ)、返利科技(600228.SZ)都是电商产业链企业,它们有的卖AI工具,有的卖营销方案,有的背靠海内外电商大厂,有的则吃到出海红利。
以面向跨境电商的焦点科技为例,就推出了AI客服等效率类工具,以付费制的形式,公司推出的「AI麦可」降低了外贸交易的门槛。而像易点天下这样的AI营销类企业,也通过较早介入AI大模型,试水文生视频、数字人等应用,推进自身的商业化。
第三类企业则是看似是少了明星AI企业的光环,但在与AI的相关性上,有着刚性需求,赛道的短期确定性较强,典型的一家公司就是吃到数据标注红利的海天瑞声(688787.SH)。
数据是AI时代的关键核心要素,AI在开发过程中需要经历数据采集、清洗、标注等流程,让数据成为AI可用的数据集,特别在数据走向多模态、定制化的趋势下,数据标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也逐渐凸显,但需要指出的是数据标注不是什么新兴行业,作为中间层,与底层大模型建设相比,其技术门槛也相对不高,市场也比较分散。
而海天瑞声成立于2005年,也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 A 股上市的人工智能训练数据服务企业 ,在语音标注上有一定的积累。据其财报,目前客户数量已超过1000家,包括阿里、Meta、腾讯、微软、字节等均是其客户。尽管同比实现扭亏,但海天瑞声显然赚到是辛苦钱,上半年归母净利也仅有41.64万元。
海天瑞声同类企业对比,
图源:公司2024年半年报
盈利能力堪忧外,经历了一年多的狂飙,AIGC概念股的热度正在消退,究竟是真概念,还是蹭概念,裸泳者或已出现。
去年,有不少企借势AIGC成为「香饽饽」,但在今年,截至9月12日收盘,我们统计了这55家企业的股价变化发现,年初至今,仅1只个股涨幅超20%,大多数都一片「飘绿」,其中股价跌幅最大是一家名为鸿博股份(002229.SZ)的企业。
熟悉AIGC「卖铲人生意」的,对这家企业一定不陌生。因为傍上英伟达,布局算力生意,这家主营业务为彩票印刷的企业靠着倒卖英伟达的算力和芯片,和百川智能、MiniMax 等明星大模型企业签下算力大单,成为2023年的现象级个股。
但好景不长,2024年4月,鸿博股份火速解聘了旗下负责算力生意的英博数科CEO周韡韡及多位核心高管,据「新浪科技」报道,鸿博股份此前与英伟达等联合筹建的「AI赋能中心」也迎来了变故。
鸿博股份解聘英博数科前CEO周韡韡
图源:公司公告
“眼看他起高楼了,眼看他楼塌了”,或许可以用来形容这家跨界而来的「算力黑马」的无常命运。
不过,除了跨界玩家外,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一些大模型行业的明星企业过的也没想象中那么好。
典型案例就是万兴科技(300624.SZ)和昆仑万维。
曾对标「国内Adobe」的万兴科技其上半年营收7.05亿元,同比减少1.8%,净利更是同比减少43.99%,首次单季度转亏,增收不增利的原因指向两点:一是成本逐渐走高,二是竞争更加激烈。
在成本方面,大模型是吞金兽,报告期内万兴科技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2.62%,包括了服务器、AI软件等采购支出。在市场竞争上,今年上半年,受行业内的「价格战」影响,也掀起了新的流量竞争,公司在谈及外部竞争环境时就指出:“外部流量竞争激烈、优质流量获取难度加大”。
AI产品从早期使用者跨越到大众,激进的国产模型厂商在今年开启了一场营销战,以月之暗面为代表的大模型独角兽旗下kimi的出圈也得益于此,营销背后是对流量的渴望,但也带来了高企的营销费用。
上半年,万兴科技的销售费用高达3.65亿元,昆仑万维为9.34亿元,同比增长21%。而据业内人士的预测,这场营销的烧钱大战目前还不会停止,玩家们的获客焦虑依旧会延续。
每一轮技术周期,人们似乎总是高估短期的影响,低估长期的影响。面向未来,一个行业共识在于,无论是家底厚,抑或是家底薄,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是每一个企业都必须面对的课题。
在相关技术上的坚定投入与快速迭代,不仅决定短期的技术商业化能力,从长期来看,它也决定一家AIGC企业能走多远。
在55家AIGC企业中今年上半年的研发费用来看,有16家企业投入超1亿元,占比接近三成;7家企业投入超10亿元,占比约占1成,超百亿的仅有中国移动一家,半年研发费用就花了近120亿元,海尔智家和美的集团等家电龙头在研发端的投入也超过了50亿元。
从研发费用投入前10的企业名单来看,大模型的研发布局速度和广度和研发投入呈现正相关关系——科大讯飞(002230.SZ)、三六零(601360.SH)、金山办公等都十分注重研发投入,从研发强度(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来看,上述企业研发费用占总营收的比重都超过了20%。
不过,研发投入是一回事,如何进一步将研发的钱花在刀刃上,还得看C端和B端AI相关产品、服务与方案的能力,研发是否能转化为实际的商业化,都需要这些企业后续的不断探索与努力。
一些企业已经在探索更有性价比的方案。比如,科大讯飞管理层就提到,未来几年不会大幅度增加重资本的算力投资,科大讯飞将采用如模型蒸馏、裁剪等技术手段形成可商用的大模型版本,用「沿途下蛋」的方式确保在商业化过程中保持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这也意味着,研发花钱固然重要,但怎么花钱,这就考验各家「花钱的艺术了」。
从风起到祛魅,复盘上述AIGC概念股的起伏,是硬实力还是炒概念,终将会等待时间的检验,这样的铁律在AI 1.0时代已经验证。对更多想要搭载AIGC之风的企业来说,见真章的时刻已经到来了。
参考资料:
1、时代财经:AIGC概念股狂飙一年:谁在裸泳,谁在冲刺?
2、中信证券:AI发展日新月异,国内AI各子板块表现跟踪
3、新浪科技:内斗、解聘、反咬?英伟达抛弃「九倍牛股」鸿博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