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的新兴趋势,以意图为中心的项目一览

原文作者:Nicky,Foresight News

去年 6 月,Paradigm 的「Intent-Based Architectures and Their Risks」文章发布后不久,「意图」概念愈加火热。同年 7 月,Paradigm 发布的 10 大最感兴趣的领域一文中,「Intent-centric protocols and infra」位列榜首,足以见得机构对这一概念的重视。

「意图」与「以意图为中心」的概念

「意图」通过指定起点的意图和终点的结果来简化操作流程,从而改善用户体验。

基于意图的应用就是给数字用户提供了一种执行应用,减少成本并提高效率的方法。基本上,意图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数字匹配机制。它的原理是将用户的需求与可行的解决方案相连接,简化中间的复杂过程,提供一个简洁的最终结果。

Web3的新兴趋势,以意图为中心的项目一览

图源:Foresight Ventures

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了 Intent-centric ,即「以意图为中心」的协议与应用,帮助用户在使用 DApp 的过程中,只需说明想要达成的目标或意图,系统便能自动解析并执行相应的操作,并得到最终想要的结果。这种设计极大地简化了用户与 DApp 之间的交互流程,降低了使用门槛,使得即便是非 Degen 用户也能轻松上手,体验去中心化应用带来的便利与优势,从而降低 Web3 的进入门槛,带来更多的用户流入。

「以意图为中心」的项目盘点

一、通用意图网络解决方案

Across Protocol

Across 是一个由意图驱动的互操作性协议。它是目前唯一投入使用的跨链意图协议,能够以最快且成本最低的方式实现价值转移,同时无需牺牲安全性。Across 与 Uniswap Labs 合作开发出了首个跨链意图标准 ERC-7683 ,它是一个基于意图的跨链互操作性通用标准,旨在增强区块链网络之间的连接性、用户体验和成本效益。今年 8 月,Optimism 宣布采用 ERC-7683 跨链意图标准,旨在实现 Superchain 上的高速 ETH 和 USDC 转账,并进一步促进更广泛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应用层互操作性。

Web3的新兴趋势,以意图为中心的项目一览

今年 8 月,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Coinbase 将 Across Protocol 的 原生代币 ACX 列入上币路线图。

Anoma

Anoma 是一种通用意图机器,改变了去中心化应用(DApps)的构建方式。它摒弃了传统基于交易的模型,转而采用意图导向的方法,让用户直接定义期望结果,而无需深入复杂的计算步骤。这一声明性特性简化了用户交互流程,使构建 DApps 的过程更加直观。Anoma 的意图机器不仅是对现有虚拟机的补充,更提供了一个高级别的抽象层,让用户能够轻松与区块链交互,无需深入技术细节。其通用性确保了与任何区块链的兼容性,为开发者打开了构建意图驱动应用的新大门。

此外,Anoma 还引入了无许可意图基础设施、意图级可组合性、信息流控制及异质信任等独特功能,这些功能共同解锁了传统虚拟机难以涉及的新型应用场景,推动了生态的进一步发展。

Web3的新兴趋势,以意图为中心的项目一览

Bento Batch

Bento Batch 是一个意图交易层(Intent Transaction Layer, ITL),旨在提升区块链的效率。该层重新定义了钱包与去中心化应用(DApps)之间的交互方式。在该意图交易层中,交易被优化以直接实现各种操作的预期结果。用户无需再逐个签署每笔交易,也无需深入了解每笔交易的细节。相反,他们只需明确自己的目标和需求,而意图交易层则会高效地满足这些需求。这种方式极大地简化了交易过程,在降低 Gas 费用的同时提升了用户体验。

Web3的新兴趋势,以意图为中心的项目一览

Cowswap

Cow Protocol 是一个无需许可的交易协议,通过批量拍卖(Batch Auctions)发现价格,旨在最大化流动性。它通过寻找「需求巧合」(Coincidence of Wants)的机会,即当两个用户各自拥有对方想要的东西时,聚合所有可用的链上流动性来源。与传统交易协议不同,Cow Protocol 的处理者竞相为用户提供实现其意图的最佳解决方案。

Cow Swap 是 Cow Protocol 的前端界面,是一个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通过以意图为中心的模式帮助用户在所有 DEX 和聚合器中找到最低的交易价格。其设计以意图为中心,保护用户免受抢先交易和其他有害 MEV 的影响。Cow Swap 的新功能 Cow Hooks 允许开发者和高级交易者编写自定义操作(如交易、跨链、质押、存款等),并在单个交易内执行这些操作,从而更好地实现用户的交易意图。

Web3的新兴趋势,以意图为中心的项目一览

图源:@defi_naly

dappOS

dappOS 是一个意图执行网络,最新估值 3 亿美元,是当前意图赛道的龙头项目之一。今年 3 月,dappOS 完成 1530 万美元 A 轮融资,Polychain 领投,Nomad Capital、IDG 等参投。去年 7 月,dappOS 宣布以 5000 万美元估值完成种子轮融资,IDG Capital 和红杉中国领投,OKX Ventures、HashKey Capital 等参投。此外,dappOS 于 2022 年 11 月入选 Binance Labs 第五季孵化计划,并在 2023 年 6 月获得来自 Binance Labs 的 Pre-Seed 轮融资。

dappOS 于近日推出了意图资产(Intent Assets),旨在解决在空投奖励释放后 TVL 迅速流失的问题。

Web3的新兴趋势,以意图为中心的项目一览

Enso Finance

Enso Finance 是一个意图引擎,旨在推动「以意图为中心」的未来。作为独立的 L1 Tendermint 区块链,Enso 由网络参与者共同驱动,提供高效执行与广泛集成。此前 Enso Finance 宣布推出了共享网络状态 Enso Intent Engine,旨在简化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交互,并支持在各种区块链框架中构建可交易的数据。Enso Intent Engine 通过共享智能合约交互的 map,在各种区块链框架中构建可交易数据,让开发者只需表达意图,便能自动处理复杂的区块链交互。这简化了智能合约与区块链的集成,可更好地应对状态变更、代币转移、NFT 交易和 DeFi 策略执行等请求。

今年 6 月,ENSO 宣布完成 420 万美元融资,Ideo Ventures 和 Hypersphere 领投,超过 60 位天使投资人参投。新资金将用于今年推出基于 Cosmos 的 L1 区块链以及持续的产品开发。

Web3的新兴趋势,以意图为中心的项目一览

Essential

Essential 是一个使用声明式、意图型架构从第一原则重新设计区块链交互,使区块链技术更直观,更易于全球开发人员和用户使用的区块链。今年 8 月,基于意图的加密基础设施公司 Essential 完成 1100 万美元 A 轮融资,Archetype 领投,IOSG、Spartan 等参投。去年 9 月,Essential 完成了 515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由 Maven 11 领投,Robot Ventures、Karatage 等参投。

Web3的新兴趋势,以意图为中心的项目一览

近日 Essential 推出了 Pint 语言,作为 Essential 的声明式智能合约语言,采用约束建模方法,直接作用于区块链状态变化。它结合了类型安全、用户定义类型及可扩展性等现代编程特性,通过直观的接口简化了协议逻辑的实现。与命令式语言不同,Pint 的声明式合约让开发者所见即所得,极大地简化了智能合约的开发与理解。

FluxLayer

FluxLayer 是由 EigenLayer 提供支持的全链意图流动性层。今年 8 月,Binance Labs Fund 公布了第七季孵化的第二批项目,FluxLayer 位列其中。

Web3的新兴趋势,以意图为中心的项目一览

Particle Network

Particle Network 是首个「以意图为中心」的 Web3 模块化访问层,旨在从用户引入便捷性,交互高效性,数据自主性以及模块化适配性等涵盖用户整个交互周期的角度推动用户与链的交互效率。Particle 的主要产品是「通用账户」,允许用户使用来自不同区块链的资金进行交互。

今年 6 月,Particle Network 宣布完成 1500 万美元 A 轮融资,Spartan Group 和 Gumi Cryptos Capital 共同领投,SevenX Ventures 等参投。此轮融资使 Particle 的总融资金额达到 2500 万美元。今年 8 月,Binance Labs 宣布投资 Particle Network,新筹集的资金将用于全球团队扩张、增强其链抽象生态系统的功能和集成、确保今年晚些时候推出其 L1 主网。

Web3的新兴趋势,以意图为中心的项目一览

Ruby Protocol

Ruby Protocol 是一个「以意图为中心」的账户与访问层,致力于构建一个「以意图为中心」、注重隐私保护且可互操作的 Web3 基础设施。Ruby Protocol 提供账户抽象(AA)、资产桥接(AB)、访问控制(AC)等服务,旨在加速 Web3 的开发与大规模应用。通过与 LayerZero Labs、Arbitrum、Optimism 等平台集成,为 Web3 提供了一个支持可扩展性、互操作性和隐私保护的链抽象层。

今年 6 月,Ruby Protocol 的原生代币 RUBY 已上线 Bybit 等交易平台。

Self Chain

Self Chain 是一个模块化,「以意图为中心」的 Layer 1 区块链和无密钥钱包基础设施,通过 MPC-TSS/AA 技术实现多链 Web3 访问。该系统利用大型语言模型(LLM)解读用户意图,简化用户体验,并通过无密钥钱包确保资产安全与自主管理。Self Chain 结合账户抽象与 MPC-TSS 技术,提供安全签名和低费用交易,提升区块链交互的安全性与易用性。

Self Chain(SLF)是由 Frontier(FRONT)品牌重塑而来,从钱包项目扩展为基于 Cosmos-SDK 的 Layer 1 区块链,并设计了新的代币经济学。SLF 共有 3.6 亿枚,其中 3600 万永久锁定用于基金会节点, 9000 万从 FRONT 迁移至 SLF, 1000 万分配给新投资者作为验证者(共有 18 个月锁定期), 3600 万分配给股权投资者(共有 36 个月锁定期), 3000 万分配给核心团队(共有 6 年锁定期), 6800 万用于生态系统(每月释放 150 万)。

Web3的新兴趋势,以意图为中心的项目一览

Solvers Protocol

Solvers Protocol 是一个为求解器和意图协议提供跨链的基础设施。目前已推出了 Solverscan,一个专为求解器和意图协议设计的数据检索平台。目前支持已支持 CoWSwap、Uniswap X 和 1Inch Fusion。每个求解器都有其专用的分析仪表板,可查看排行榜以了解求解器随时间推移的表现。未来将会把更多意图协议纳入生态系统。

Web3的新兴趋势,以意图为中心的项目一览

SUAVE

SUAVE 由 Flashbots 打造,致力于通过剥离区块链中的内存池与区块构建者角色,实现区块构建的全面去中心化。SUAVE 将通过三阶段逐步实施其战略目标,最终实现「以意图为中心」的区块链生态。去年 7 月,Flashbots 以 10 亿美元估值完成 6000 万美元 B 轮融资,该资金将用于开发 Suave 平台,该平台允许用户在区块链上「更便宜、更私密地进行交易」。

今年 8 月,SUAVE 推出了首个公开测试网 Toliman,通过 Toliman 开发者可以构建意图系统、拍卖和 AI 代理等工具,并利用两大新功能:EIP-712 签名交易和 TEE Kettle 提供的高性能计算能力。这些功能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还为去中心化应用开发者带来了更灵活的订单流控制和隐私保障。

Web3的新兴趋势,以意图为中心的项目一览

二、特定功能的意图解决方案

DeFi

Aperture Finance

Aperture Finance 是一个由 AI 驱动「意图」简化 DeFi 操作的平台。今年 5 月,Aperture Finance 以 2.5 亿美元估值完成了 67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此轮融资由 Skyland Ventures 等领投,Alchemy 等参投。新资金将用于发展基础设施、扩展网络,并增强用户体验。其原生代币 APTR 已于今年 5 月底上线 Bybit 等交易平台。

根据 Aperture Finance 所公布的的路线图显示,预计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在 Base 网络上为 Aerodrome Slipsteam 提供全面的流动性工具支持以及提供意图功能。此外,还将开发一套能够在头寸级别以及跨头寸级别上,为 Aperture 所管理的流动性头寸提供数据分析功能的系统,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优化流动性状况。

DEX 

1Inch Fusion

1Inch Fusion 是 1Inch Network 推出的一个基于「意图」的交易模式,它将用户的交易需求(即意图)转化为实际交易,无需用户手动设置繁琐的交易细节。

Fusion 模式结合了 1Inch 的限价单协议和聚合协议,通过去中心化的交易和撮合系统,引入专业做市商(Resolvers)提供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流动性。在 Fusion 模式下,用户的订单由 Resolvers 完成,Gas 费用也由 Resolvers 支付。用户通过 1Inch 平台签署链下订单(意图),包括交易的资产、数量、价格和时间范围等,之后用户的意图会被发送给 Resolvers 网络,Resolvers 竞争执行这些订单,并进行荷兰式拍卖,价格从高开始逐渐下降,首个接受订单的 Resolver 获胜。一旦订单被执行,交易结果会在链上进行结算,用户无需手动干预。

UniswapX

UniswapX 引入了意图为中心的交易架构,其核心在于简化用户体验:用户仅需明确交易目的(如「以 X Token 换取尽可能多的 Y Token」),无需深入交易执行的复杂流程。该架构通过链下智能撮合与链上直接成交的结合,实现了高效透明的交易过程。用户提交交易意图后,系统将其发布至订单簿服务集群,由专业的构建者(Fillers)负责扫描多个流动性池,实时分析数据并预测价格趋势,从而提供最优报价并执行链上交易。这一机制不仅提升了交易效率,还保障了交易过程的公开透明。

Shogun

Shogun 是一个「以意图为中心」的 DeFi 协议,旨在通过优化的订单流和完整的链抽象来最大化交易者的可提取价值(TEV)。今年 5 月,Shogun 开发商 Intensity Labs 完成了 69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Polychain Capital 和 DAO 5 共同领投,Arrington Capital、Arthur Hayes 等参投。这轮融资是以简单未来股权协议(SAFE)结构进行的,并附带代币认股权证,从而使 Shogun 的全面摊薄的代币估值达到 6900 万美元。同年 2 月,Binance Labs 公布其 S 6 (Incubation Season 6)的首批孵化项目,Shogun 位列其中。

衍生品

IntentX

IntentX,作为下一代 OTC 衍生品交易所,提供永续期货交易。该平台融合了跨链通信、账户抽象及 SYMMIO 等前沿技术,实现了全链部署,降低了费用,提升了流动性和资本效率,同时增强了可扩展性。IntentX 采用基于「意图」的架构,摒弃了传统的订单簿和 vAMM 模型,允许交易者表达交易意图,由外部求解器执行。今年 2 月,IntentX 宣布完成一轮战略融资,筹资总额达 180 万美元。本轮融资由 Selini Capital 领投,Orbs、Mantle Ecofund 等参投。该融资旨在加强 IntentX 与市场做市商及 DeFi 生态系统的合作关系。

根据 IntentX 所公布官方路线图显示,未来将增加账户抽象、及时交易等功能。

Web3的新兴趋势,以意图为中心的项目一览

Perpetual Hub

今年 5 月,Layer 3 区块链 Orbs 推出基于意图的链上永续期货交易解决方案 Perpetual Hub。Perpetual Hub 与 THENA、SYMMIO 和 IntentX 合作开发,利用 Orbs 的 L3 技术为交易者提供在链上以 CeFi 级别执行交易永续期货所需的工具。Perpetual Hub 支持链上永续期货交易,该服务包括 Hedger、Liquidator 和 Price Oracle。

SYMMIO

SYMMIO 是一个全球衍生品结算层,采用模块化和「以意图为中心」的设计。通过双边隔离的实例,SYMMIO 使构建者和做市商能够在链上发行高流动性的衍生品,防范系统性风险。我们的设计优化了开盘前报价,无需锁定资本,执行层基于意图操作,结算过程高度安全。SYMMIO 创造了一个自由市场环境,使做市商、求解者、预言机、意图提供者和 DEX 能够相互竞争与合作,共同构建全球风险结算层。

Web3的新兴趋势,以意图为中心的项目一览

钱包

MetaMask

今年 1 月,MetaMask 正在测试一项名为「交易路由」(transaction routing)的功能,旨在提供最佳执行并提升用户体验。该技术由 Special Mechanism Group 开发,MetaMask 母公司 Consensys 去年收购了该公司。「交易路由」可以将 MetaMask 钱包转变为「以意图为中心」的协议,这意味着用户将能够依靠第三方来找到交易的最佳路径。

跨链互操协议

Owlto Finance

Owlto Finance 是一个「以意图为中心」的跨链互操协议,同时也是一个全链互操作性跨链桥,目前已接入 BTC、ETH、SOL 生态内的超过 45 条网络。今年 5 月,Owlto Finance 宣布完成了 800 万美元战略轮融资,由 Bixin Ventures 和 CE Innovation Capital 联合领投,Presto、GSR 等参投。今年 7 月 Owlto Finance 宣布以 1.5 亿美元估值再次完成新一轮融资,Matrixport 等参投。

Web3的新兴趋势,以意图为中心的项目一览

AI

Optopia

Optopia 是一个 AI 驱动、「以意图为中心」的 Layer 2 网络,支持无许可的意图创建。通过代币经济学驱动 AI 代理执行意图,Optopia 构建了一个智能且活跃的 Layer 2 网络,简化 Web3 操作,降低用户进入门槛,并释放 Web3 潜力。今年 5 月,Optopia 完成种子轮融资,G·Ventures、Kucoin Ventures 等参投。同年 7 月,Optopia 公布代币 OPAI 经济学,Optopia 原生代币 OPAI 总供应量为 100 亿枚,其中 50% 预留给 Booster Event, 25% 分配给生态奖励, 10% 分配给社区, 7% 分配给早期投资人, 5% 分配给市场, 3% 分配给流动性。总供应量的 10% 将在 TGE 时分配给 Booster Event 第一期的参与者。

链上工具

Khalani Network

Khalani 是一个去中心化求解器平台,旨在提升 Web3 用户在区块链生态中的体验。通过多链协作网络,Khalani 连接求解器和意图应用,解决流动性碎片化、复杂用户体验和低效交易执行等问题。平台大幅降低求解器的构建与运营成本,赋能开发者打造意图应用。今年 8 月,Khalani 完成了 250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由 Ethereal Ventures 领投,Nascent、Arthur Hayes 等参投。

Web3的新兴趋势,以意图为中心的项目一览

小结

「以意图为中心」的概念在区块链领域的应用正逐渐扩展,涵盖了跨链交易、加密基础设施、DeFi、模块化区块链、数据共享以及钱包与跨链互操等多个方面。通过简化流程、优化用户体验并提高效率,基于意图的项目正在推动 Web3 生态系统的创新与发展。未来,随着更多项目的涌现和技术的不断成熟,「以意图为中心」的概念有望在 Web3 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数字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应用体验。

加密 ETF 成为 2024 年资金流入最热门的基金板块

近日,投资顾问 The ETF Store 总裁 Nate Geraci 表示,加密 ETF 已成为 2024 年 ETF 市场最重要的板块之一。按今年迄今为止的资金流入量来计算,2024 年发行的 400 支 ETF 中,流入量最大的 4 支 ETF 都是现货 ETF,而资金流入量最大的 25 支 ETF 中,加密 ETF 占据了其中的 13 支。

贝莱德的 iShares(IBIT)迄今为止已吸引了 210 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富达基金的 FBTC 紧随其后,净流入 100 亿美元。此外,ARK 21Shares(ARKB)和 Bitwise(BITB)均获得了约 20 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使其成为今年流入量第三和第四大的 ETF。

现货 ETF (ETHA)资金流入量排名第七,截至 8 月份,该基金净流入突破了 10 亿美元。以资金流入总量计算,比特币现货 ETF 与以太坊现货 ETF 产品目前已持有超过 600 亿美元资产。加密 ETF 市场将继续扩展到新型数字资产和多样化加密指数。Grayscale 全球 ETF 主管 Dave LaValle 表示,我们将看到市场上会出现更多的单一资产产品,当然也包括一些基于指数和多样化的产品。

目前依然有多种加密 ETF 在等待监管部门的批准,其中包括单一加密资产锚定的 Solana 现货 ETF 以及 Hashdex 纳斯达克加密指数 ETF 等多元化加密资产。LaValle 表示,加密现货 ETF 的资金净流入已超过历史上任意一种 ETF 年资金流入量的三倍,这表明加密资产 ETF 正在被大规模采用。

免责声明:本节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FameEX官方观点。

Binance Research:区块链支付——一个新的开始

来源:Web3小律

近期,Binance Research 发布了一篇 Web3 支付的研报,很好地梳理了传统支付、区块链 Web3 支付的现状,并通过结合区块链带来的优势,展望了 Web3 支付的未来。研报体系完整,论点充足,值得借鉴。

最让我受启发的是,作者小哥 Joshua Wong 基于宏观分析师的背景,以数据驱动的方式,能够更多地将 Web3 支付置身于整个庞大的传统金融支付体系,而不是陷入纯粹追求链上技术的执迷。

因此,本文编译了 Binance Research 的研报,并且深入研读了其索引文章,只有通过冰冷数据的对比,才能更加清楚明确自身的定位与差距,以及未来前进道路的方向。

以下,Enjoy:

Blockchain Payments:

A Fresh Start

一、报告核心观点

尽管支付行业是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但它仍然主要依靠过时的、已有 50 年历史的银行基础设施运行。Stripe、Mastercard 和 Visa 等现代支付金融科技和卡组织网络为消费者和商家带来了更加便捷的最终用户体验。然而,每笔交易中涉及多达六个中介机构(例如卡组织、发卡商、处理商、POS 系统、支付聚合、数字钱包)的传统成本仍然存在。区块链技术为支付提供了一条全新的全球基础设施轨道,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区块链及其支持的一系列创新应用有可能显著降低跨境支付的成本并提高其效率。这已经在机构层面实现了,Visa 等参与者正在运行试点,以便在公共区块链上实现机构级全球支付的结算。个人层面也正在采用,像 Binance Pay 这样的产品正在以更快、更便宜的方式用于点对点支付和跨境转账,以及直接在商家处使用加密货币进行消费,无需支付 Gas 费,自动调节货币兑换和实时结算。

支付行业规模庞大,这意味着采用区块链等革命性技术可能会缓慢而谨慎。这也给予了区块链行业本身必要的时间来成长,并构建必要的支付工具和支付基础设施。

二、背景介绍

使用现金进行面对面的支付方式,赋予了货币独特的自由气息。但不幸的是,现代数字支付体系根本无法提供这种无需第三方介入、点对点直接交易的能力。这主要是因为,我们需要第三方来为我们托管资金,区别于区块链技术能够实现资金的自托管。

更糟糕的是,现代全球支付基础设施堆栈依旧依赖于银行和其他中介机构来处理任何交易。当今的支付技术堆栈迫切需要重新开始,而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这一点。

当化名为中本聪 (Satoshi Nakamoto) 的人于 2009 年推出比特币时,它被设想为一种革命性的点对点电子现金支付形式。目标是创建一种去中心化的货币,可以提供与面对面现金交易相同自由的方式,但用于数字支付。它通过促进个人之间的直接交易来实现这一点,而无需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这一愿景承诺开启一个金融自由、透明度和降低交易成本的新时代。

自 2009 年成立以来,现代加密行业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稳定币的出现引入了一种稳定的价值标尺,可被作为价值交换和支付的媒介,同时利用区块链技术的优势,消除资产波动的问题。此外,Layer 1 和 Layer2 解决方案的开发提高了交易速度并降低了成本,有效地降低了以前阻碍采用分布式账本作为处理大规模支付交易的瓶颈。

本报告将概述当前传统支付格局及其面临的关键问题。然后,将讨论区块链技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基于区块链支付的现状,以及支付行业该如何通过区块链取得进展。

三、当前传统支付行业现状

当 SWIFT 等全球支付系统于 20 世纪 70 年代首次创建时,实现全球汇款是一项开创性的成就,也是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然而,今天的全球支付基础设施只能被描述为过时、模拟和碎片化的。这是一个成本高昂且效率低下的系统,在有限的银行营业时间内运营,并依赖于众多中介机构。现代金融体系依赖于全球众多银行,每家银行都维护自己的账本。这些银行之间缺乏统一的全球标准,阻碍了无缝的国际交易,并使建立一致的合作变得复杂。

现代支付系统的缺陷使得跨境银行间交易成本高昂且效率低下,因为单笔交易可能需要经过多家代理银行才能到达其预定目的地。有时,它更像是一个黑匣子,发送者和接收者无法跟踪资金的流动,只能在黑暗中等待。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跨境汇款通常需要长达五个工作日才能结算,平均费用为交易金额的 6.25%。尽管存在这些明显的挑战,但企业对企业(“B2B”)跨境支付市场规模巨大,并且还在继续扩大。2023 年,B2B 跨境支付的总市场规模为 39 万亿美元,预计到 2030 年将增长 43%,达到 53 万亿美元。

3.1 当前传统支付行业格局

支付行业似乎并未因效率低下而受到影响,而是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行业之一,目前估计截至 2024 年,其收入将达到 2.83 万亿美元。它也是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预计到 2029 年将达到 4.7 万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 10.8%。2022 年全球支付资金规模达到约 150 万亿美元,比 2021 年增长了 13%。

从过去 9 年全球卡组织品牌(American Express、Discover、JCB、Mastercard、Visa 和银联)的购买交易数量的增长情况来看,情况也类似。自 2014 年以来,购买交易一直在稳步增长,复合年增长率约为 15.1%。

Binance Research:区块链支付——一个新的开始

尽管支付行业是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但其大部分业务仍在沿用 50 年前的技术轨道。全球支付格局已演变成一种收租中介集团,充斥着众多中间人,他们站在商家和消费者之间,从每笔交易中收取租金。

过去五年来,支付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为商家和消费者的体验创造了奇迹。然而,这无法使他们免受传统系统效率低下造成的高成本的影响,即使是最先进的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仍然依赖于这些传统支付体系。

广义上讲,现代支付行业中存在两种类支付体系:开环支付体系和闭环支付体系。

3.2 开环支付体系(Open Loop Payments)

像 Visa 和 Mastercard 这样的卡组织为全球开放式支付基础设施提供支持。它们使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收单银行和发卡银行能够接入卡组织网络,并通过卡组织网络的清结算使资金从一家银行流向另一家银行。

卡组织网络是一项无价的创新,它们使世界各地的银行之间能够快速通信。这是一个极其方便消费者的系统,允许使用一张 Visa/Mastercard 用于在世界各地支付商品和服务。因此,它们已成为当今世界数字支付的主要手段。Visa 和 Mastercard 是当今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两家上市公司,分别排名第 18 位和第 20 位。

在由 Visa 和 Mastercard 等卡组织网络支持的典型开环支付体系中,商家和消费者之间最多有 6 个中间人。

Binance Research:区块链支付——一个新的开始

1. POS 服务,是发起交易的物理或数字终端。它捕获付款详细信息并将其发送以进行处理。例如,Square 是最主要的 POS 服务提供商之一,它向商家收取每笔交易 2.6% + 0.10 美元的费用。然后,这笔费用分摊给支付堆栈中剩余的 4 个收取租金的中介机构(Apple Pay 和 Google Pay 等电子钱包目前不收取任何每笔交易费用)。

2. 支付聚合器(Payment Aggregators),整合来自多个商家的交易,简化了接收付款的过程。它们为各种支付方式提供单一集成点。大多数支付聚合器(如 Stripe)还会筛选交易以检测欺诈行为,以保护其商家客户。

3. 收单机构(Acquirers)是代表商家处理信用卡或借记卡付款的金融机构。它确保交易获得授权,并将资金从发卡机构转移到商家的账户。

4. 卡组织网络(Card Networks)促进收单机构和发卡机构之间的交易信息传输。他们制定卡交易的规则和标准。

5. 发卡机构(Card Issuers)是向持卡人提供信用卡或借记卡的银行或金融机构。它授权交易并从持卡人的账户中扣款。Visa 和 Mastercard 等信用卡网络还会监控交易以检测欺诈行为,从而保护其银行客户。

6. 电子钱包(E-Wallets)是存储支付信息并促进在线和店内交易的数字钱包。它们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无需直接使用信用卡即可付款的便捷方式。

简而言之,区块链可以作为替代性的、全球性的、去中心化的支付网络——一种新型的开放系统,不受当前充斥着中间人的全球支付体系和缓慢而昂贵的传统银行系统的束缚。

3.3 闭环支付体系(Close Loop Payments)

闭环支付是支付行业的一种日益增长的趋势,由 PayPal 和星巴克等公司推广。

在封闭的支付环路中,消费者只与 PayPal 应用程序交互,因为各种商家都被 PayPal 收纳,并能够通过 PayPal 网络接受付款。就星巴克而言,客户只能在门店使用存储在星巴克数字钱包中的资金。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效仿星巴克,实施自己的封闭支付环路。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运行自己的忠诚度计划来加深客户黏性,并绕过现有开放式支付堆栈征收的高额手续费。

然而,目前存在的封闭支付环路是高度分散的系统,仍然与缓慢且昂贵的传统银行系统紧密相连。要将资金转入和转出星巴克闭环,用户仍然需要一个银行账户。此外,许多商家专用的闭环系统(如星巴克)不允许客户之间转账,而且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无法无缝使用。区块链技术为未来的支付金融科技提供了另一种选择,使他们可以选择完全避开传统的、分散的银行系统,最终降低商家和消费者的费用。

Binance Pay 就是这种支付金融科技的一个例子。它支持闭环支付系统内的即时、低费用点对点转账和直接商家支付。作为一种闭环模型,像 Binance Pay 这样的最新一代金融科技能够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熟悉、精致和可定制的金融科技体验,促进从传统银行轨道向区块链轨道的过渡。

3.4 跨境支付的新选择

当涉及跨境交易和汇款时,成本会成倍增加。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工人或移民汇款是指“移民将部分收入以现金或货物的形式寄回国内,以养家糊口”。这是跨境支付的一个特定领域,区块链技术可以对其产生直接影响。

据估计,全球汇款资金从 2022 年的 8430 亿美元增至 2023 年的 8570 亿美元,增长了 1.6%。预计 2024 年的增长率将达到 3%。2023 年,以当前美元计算,接收汇款流入的前五个中低收入国家分别是印度(1200 亿美元)、墨西哥(660 亿美元)、中国(500 亿美元)、菲律宾(390 亿美元)和巴基斯坦(270 亿美元)。根据世界银行截至 2024 年第一季度的数据,全球汇款 200 美元的平均成本仍为转账金额的 6.35%,每年收取的费用总额为 540 亿美元。

由于成本极高,跨境汇款是支付行业的一个关键领域,区块链可以真正发挥巨大影响。

跨境汇款涉及通过位于不同国家的一系列银行进行跨境汇款,整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天时间,因此速度缓慢且成本高昂。

1)当汇款人在当地银行或汇款服务处发起汇款时,该过程就开始了,汇款人提供收款人的详细信息和要汇出的金额。

2)由于汇款人和收款人的银行可能没有直接关系,因此中介银行(称为代理银行)会促进交易。汇款人的银行将资金发送给其代理银行,代理银行可能会将资金转给其他代理银行,每家代理银行都会收取费用。在这个过程中,SWIFT 网络通常用于发送此类付款指令。

3)如果涉及不同的货币,资金通常会在其中一家代理银行兑换,汇率通常较低。

4)每家银行都必须遵守反洗钱 (AML) 和了解客户 (KYC) 法规,核实身份并确保交易的合法性。交易还会根据国际制裁名单进行筛选。

5)处理完毕并完成合规性检查后,资金将转入收款人的银行,银行将款项记入收款人的账户。发送者将收到交易完成的确认。

上述的传统支付体系不仅成本高昂、效率低下,而且目前无法覆盖全球相当一部分人口。

如今,全球有多达 14 亿成年人没有银行账户。出于这些原因,我们看到世界各地的用户都转向使用 Binance Pay 等区块链解决方案作为更便宜、更快捷的跨境转账方式。自 2022 年以来,Binance Pay 的月活跃用户和月交易笔数都增长了近 5 倍,全球用户数约为 1350 万,月交易笔数约为 196 万笔。

Binance Research:区块链支付——一个新的开始

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DLT)有可能颠覆支付行业的许多现有参与者,因为它提供了一个统一、全球、透明的,只需一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连接即可访问的支付环境。这意味着商家和消费者之间将有更直接的沟通渠道,由分布式账本推动,并消除了对代理银行的需求。将未来的金融科技从传统银行系统中解放出来可能是实现全球更便宜、更快捷支付的关键。摩根大通欧洲金融机构集团销售主管 Jason Clinton 表示:“最终,我们希望实现能够随时随地以任何货币即时结算任何付款,而这可能需要使用区块链技术。”

四、当前基于区块链支付的现状

由于稳定币具有较高的现金等价性,它已成为区块链支付的关键组成部分。2023 年,稳定币处理的交易额超过 10.8 万亿美元,排除机器或自动交易等活动,这一数字为 2.3 万亿美元。

将稳定币支付与传统支付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就季度交易量而言,它们一直在赶超传统支付。

Binance Research:区块链支付——一个新的开始

自 2023 年中期以来,稳定币的总供应量也一直在增加,表明需求稳步增长。主要稳定币的总市值超过 1600 亿美元,其中 USDT 和 USDC 占据最大份额,市场占有率分别为 73% 和 21%。

利用稳定币提供的低波动性,区块链支付生态系统及其相关基础设施自 2009 年以来取得了长足进步。

Binance Research:区块链支付——一个新的开始

4.1 基于区块链支付的基础设施

Binance Research:区块链支付——一个新的开始

结算层(Settlement Layer)

负责交易结算的区块链基础设施,例如比特币、以太坊和 Solana 等都是 Layer1 区块链,以及 Optimism 和 Arbitrum 等多功能 Layer2 解决方案,本质上都是在销售区块空间。

这些平台在速度、成本、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分发等各个方面展开竞争。随着时间的推移,支付用例可能会成为区块空间的重要消费者。

我们可以将结算层想象成构成当前传统支付体系的银行网络。消费者和商家不必将资金存储在集中管理的银行账户中,而是可以将资产存储在链上外部拥有账户(EOA)或智能合约账户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代支付堆栈中,授权和结算是分开处理的。Visa 和 Mastercard 的卡组织提供支付授权服务;发卡行和收单行负责处理实际的支付结算。对于区块链来说,授权和结算理论上可以做到同步。消费者可以通过签署交易授权将 100 USDT 的交易直接从其 EOA 发送到商家的 EOA,验证者将在区块链上不可变地处理和结算此交易。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仅依靠区块链进行 P2P 支付交易的结算和授权可能意味着绕过 Stripe 等支付聚合商和 Visa 等信用卡网络所采用的清算、交易监控和欺诈检测服务系统。

在过去几年中,Visa 本身一直是试点区块链用于支付用例的领跑者,该公司设想的未来是“Visa 的网络不仅涉及多种货币和银行结算渠道,还涉及多种区块链网络、稳定币和 CBDC 或代币化存款。”

资产发行者层(Asset Issuer)

资产发行者是负责创建、管理和赎回稳定币的组织——稳定币是一种加密资产,旨在保持相对于参考资产或一篮子资产(最常见的是美元)的稳定价值。这些发行者通常采用与银行类似的资产负债表驱动的业务模式。他们接受客户存款,将这些资金投资于美国国债等收益更高的资产,并发行稳定币作为负债,从利差或净息差中获利。

资产发行者是加密支付堆栈中存在的一种新型“中介”,在传统支付堆栈中没有直接的等价物。也许最接近的等价物是发行用于进行交易的法定货币的政府。

与传统支付中的中介不同,资产发行者不会从使用其稳定币的每笔交易中收取费用。一旦稳定币在链上发行,它就可以自我保管和转移,而无需向资产发行人支付任何额外费用。

出入金货币承兑(On/Off Ramp Layer)

出入金货币承兑对于提高稳定币在金融交易中的可用性和采用至关重要。从根本上讲,它们充当连接区块链上的稳定币与法定系统和银行账户的技术桥梁。他们的商业模式通常是流量驱动的,只占通过其平台的总美元交易量的一小部分。

目前,上/下坡道层通常是加密支付堆栈中最昂贵的部分。诸如 Moonpay 之类的服务提供商收取高达 1.5% 的费用以将资产从区块链转移到银行账户。

从消费者银行持有的法定货币流向链上稳定币,再流向商户银行持有的法定货币的交易,这里可能花费高达 3%。就成本而言,这方面可能是区块链支付广泛采用的最大障碍,尤其是对于可能仍需要银行账户中的法定货币进行日常交易的商家和消费者而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Binance Pay 等产品正在构建自己的商家网络,用户可以在其中直接使用加密货币,从而无需用户承担成本。

接口/应用层(Interface/Application Layer)

前端应用程序是加密支付生态系统中面向客户的软件,为支持加密的交易提供用户界面,并利用堆栈的其他组件来促进这些支付。他们的商业模式通常包括平台费用和基于交易的费用,根据通过其接口处理的交易量赚取收入。

4.2 利用基于区块链支付的优势

近乎即时结算

使用 Visa 或 Mastercard 卡进行交易时,消费者可以体验到近乎即时付款授权的便利。然而,交易的实际结算,即资金从客户的银行账户(发卡银行)转移到商家的银行账户(收单银行),通常至少要一天后才会发生。虽然卡组织允许消费者在几秒钟内进行数字支付,但商家通常要到第二天或更晚才能收到该笔购买的资金。当资金需要跨境转移时,结算时间会更长,因为这需要不同国家的银行之间进行沟通。

从汇款交易时间来看,跨境银行间通信系统的低效率显而易见。有点违反直觉的是,大约 30% 的汇款需要一天以上的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这一比例高于需要相同时间现金汇款的 20%。

世界银行将此归因于两个原因:

(1) 汇款涵盖传统银行服务,即银行账户到银行账户的服务,速度较慢。

(2) 大多数非银行汇款服务提供商可能会预先为交易提供资金,为使用现金的最终用户提供快速服务。

Binance Research:区块链支付——一个新的开始

举例来说,在三种支付媒介(数字、现金和区块链)中,区块链在速度方面明显领先,100% 的交易在不到一小时内即可完成。

2021 年,Visa 与 Crypto.com 进行了试点,利用 USDC 和以太坊区块链处理 Crypto.com 在澳大利亚的实时卡计划上进行的跨境交易付款。目前,Crypto.com 使用 USDC 来履行其在澳大利亚的 Visa 卡结算义务,并计划将此功能扩展到其他市场。

在此试点之前,使用 Crypto.com Visa 卡进行的跨境购买结算涉及漫长的货币兑换过程和昂贵的国际电汇。

现在,Crypto.com 可以通过以太坊区块链将 USDC 直接跨境发送到 Circle 管理的 Visa 财务账户,大大减少了与国际电汇相关的时间和复杂性。

在个人用户层面,Binance Pay 等服务允许用户即时跨境转移加密货币。

成本降低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跨境汇款的平均成本已从 2023 年第四季度的 6.39% 下降到 2024 年第一季度的 6.35%。根据他们对世界各地区平均成本的细分,撒哈拉以南非洲是汇款成本最高的地区,平均成本为 7.73%。

Binance Research:区块链支付——一个新的开始

为了进行比较,通过像 Solana 这样的高性能区块链发送价值 200 美元的稳定币(或任何数量的稳定币,因为大多数区块链都会收取固定的 Gas 费,与转账金额无关)的平均成本约为 0.00025 美元。像 Binance Pay 这样的产品允许用户以相对低得多的费用进行无边界的点对点稳定币转账,只要转账金额低于 140,000 USDT。对于超过该金额的价值,将收取 1 美元的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出入金货币兑换是涉及链上资产的任何交易中最昂贵的部分。币安在 2023 年第四季度与之合作的 CryptoConvert 提供的服务允许南非消费者使用他们的数字资产购买商品。这消除了出入金货币兑换的需要,并且是将商家网络纳入加密原生封闭支付循环的开始。

透明且无需信任的网络

在 SWIFT 等传统支付体系被用于地缘政治目的的时代,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一种革命性的替代方案。凭借其固有的透明度,区块链上的每笔交易都记录在不可篡改的账本上,所有网络参与者都可以看到。这种开放性促进了信任和共识,阻止了欺诈和操纵。

去中心化是另一个关键优势。与中心化系统不同,区块链将控制权分散到庞大的网络中,从而降低了单点故障和滥用权力的风险。没有任何一个实体可以实施制裁或限制,从而确保全球支付系统中立且可访问。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增强了其安全性,使其能够抵御攻击。入侵区块链网络需要巨大的计算能力,远远超过传统系统。

此外,区块链通过实现点对点支付、减少中介机构和降低费用来简化交易。曾经需要几天时间的跨境支付现在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从而促进了实时全球贸易。区块链为现有的分散银行系统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全球统一的替代系统,用于存储和转移数字价值。

五、目前基于区块链支付的困境

可扩展性和性能

全球可使用的支付网络必须能够支持廉价、快速的交易,并且全天候运行。因为需要支付网络能够每秒处理数千笔交易,即使是瞬间的延迟也会对全球业务运营产生重大影响。例如,Visa 每秒可处理超过 65,000 笔交易。

Solana 是迄今为止记录的每秒用户生成交易数 (TPS) 最高的区块链,其每日平均 TPS 最高略高于 1,000。据报道,Sui 紧随其后,实际最高 TPS 超过 850。BNB Chain 在这个指标上排名第三,为 378.3 TPS。

Binance Research:区块链支付——一个新的开始

2023 年,Visa 每天处理约 7.2 亿笔交易,这意味着 2023 年的日均 TPS 约为 8,300。

这仍然是 Solana 记录的最大用户生成 TPS 的近 8 倍。

除了 TPS 问题之外,Solana 还表现出了性能问题。自 2020 年主网启动以来,Solana 经历了 7 次重大中断,导致区块生产陷入停顿,最近一次发生在 2024 年 2 月。这种严重的事故导致机构对依赖区块链进行关键业务运营(例如支付)持谨慎态度。

然而,尽管存在这些问题,Solana 仍然被众多先锋机构采用。由于其“已证明的吞吐量水平很高”,Visa 将其描述为“可行的测试和试点支付用例”。

PayPal 还选择 Solana 作为继以太坊之后推出其 PYUSD 稳定币的第二条链。在撰写本文时,尽管推出时间晚了近一年,但 Solana 上的 PYUSD 供应量(3.77 亿美元)已经超过了以太坊上的供应量(3.56 亿美元)。

链上的复杂性

区块链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其去中心化的特性而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使得消费者和商家在采用它们时会比采用中心化系统更加不方便。对最终用户的要求(例如私钥管理、支付 Gas 费以及缺乏统一的前端)使得采用区块链技术成为普通消费者和商家的一大难题。

与此同时,在过去 5 年中,Square 和 Stripe 等支付金融科技公司已经将商家和消费者的支付体验提升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总的来说,它通过抽象中间商、代理银行和其他第三方的所有底层复杂性来实现这一点。因此,就传统的全球支付堆栈而言,从消费者和商家的角度来看,我们现在拥有的是一个高度完善的系统,该系统以每笔交易高达 3% 的成本构成传统支付体系。

幸运的是,随着速度更快、更便宜的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兴起,区块链应用的 UI/UX 也得到了许多改进。Binance Pay 为用户提供了熟悉的中心化金融科技体验,同时又不受传统银行系统的束缚。这让用户可以自由地在全球范围内以低费用相互发送加密货币,同时还可以选择轻松地将加密资产提取到自我托管中(如果他们选择这样做的话)。

监管的不确定性

当前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的监管环境仍在不断演变,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了不确定性。不同国家的法规差异很大,使全球运营和跨境交易变得复杂。

瑞士和新加坡等国家正在制定明确的监管框架,以提供指导并促进区块链领域的创新。欧盟的加密资产市场(MiCA)法规是另一个旨在创建协调监管环境的例子。区块链行业也在开发合规解决方案,以帮助企业应对监管环境。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必要的工具来监控和确保遵守反洗钱(AML)和了解客户(KYC)法规是采用的关键。

六、未来基于区块链的支付

区块链提供了统一的技术基础设施,简化了支付格局,超越了现代银行系统的碎片化性质。作为全球分散的账本,传统银行依赖于维护和同步多个集中管理的银行账户,区块链消除了传统银行固有的低效率。因此,区块链提供了一种新的媒介,有可能降低成本并提高全球支付速度。

正如本报告前面提到的,支付巨头 Visa 正在尝试使用区块链作为其机构客户更便宜、更快捷的全球结算方式。如今,Visa 的客户之一 Crypto.com 可以通过以太坊区块链将 USDC 跨境直接发送到 Visa 财务管理的 Circle 账户。这减少了国际电汇的时间和复杂性,而国际电汇以前需要几天才能处理。随着公司对区块链技术的熟悉程度越来越高,许多公司可能会选择使用链上稳定币进行交易,而不是速度较慢、成本较高的法定银行系统。

在较小的点对点规模上,区块链可能会对全球支付行业,特别是跨境汇款领域产生更快、更显著的影响。许多汇款接收者没有银行账户或银行账户不足。区块链技术提供了“跨越式”传统银行系统的可能性,以便任何拥有互联网连接和智能手机的人都可以快速开始从世界任何地方接收付款。

区块链本质上提供了一种新的、去中心化的媒介,通过这种媒介,支付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更无缝地进行。随着现代支付行业继续试验这项新技术并将其整合到全球支付系统的各部分中,我们应该始终牢记的最终目标是为每个人创造一个更便宜、更快捷、更高效的自由货币世界。

区块链作为娱乐与游戏的世界

编译:MetaCat

每个人都在抱怨 Crypto 领域没有产生任何实际成果。

但如果这就是全部重点呢?

构建有趣的超现实在线世界供大家玩耍。

区块链作为一种新的娱乐媒介

区块链为娱乐和趣味提供了巨大的未开发潜力。

这是一种已经自然而然地展开的文化现象。

以太坊之所以受到喜爱,不仅仅因为它的技术,而是因为围绕它诞生的社区,随之而来的文化,它赋予人们的目标感,人们在这个过程中结交的朋友,以及为他人服务而建立的企业的机会。它提供了构建受众群体的能力,让人们能够在一个新世界中扮演角色,带来了危险的刺激感,更不用说,它是无尽的戏剧、八卦、混乱与欢乐的源泉。有些人渴望早期进入以获得财务收益,另一些人则受世界愿景的驱动,还有许多人介于两者之间,但所有人共同珍视的是代表着这个世界所有权的货币:以太币。

以太坊为人们提供了一款身临其境、社交性强且意义重大的游戏。

虽然如今的区块链已经高度优化,成为支持加密的用例(例如支付、交易、收藏品和其他被动消费体验)的通用基础设施,但以太坊最大的成功并不是作为应用程序的后端,而是作为人们生活、创造、归属和培育的完整世界。

以太坊的体验很难被定义;它既奇怪又新颖。我们还没有为属于它的体验起一个名字或严格的标签。为了理解它,我们可能过度合理化了它,认为它是 Crypto 的暂时状态,可以置之不理,然后过去。这是一个混乱、怪异和探索的时期,是集体尝试理解区块链作为一种新技术的尝试。然而,随着 2021 年大部分炒作周期势头的过去,Crypto 的真正本质可能才刚刚开始显露出来:参与区块链的体验本身就是产品

区块链就像一块空白画布,打破了我们对娱乐、金融和计算系统的所有先入为主的观念。Crypto 模糊了所有传统的体验界限,提供了介于这三个领域之间的体验。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区块链的任何单一属性在被孤立时要么一直难以被采用,要么通常导致系统变得更糟。

使用区块链作为数据库时,游戏质量会逐渐提高。金融系统没有原生的消费者保护。计算机使用起来成本高昂,而且难以构建。尽管每个维度都有各自的权衡,但区块链为构建前所未有的深度沉浸式在线现实提供了机会。

区块链是游戏的天然玩具

人们经常开玩笑说,参与加密货币的体验就像一场游戏,但这种说法并没有错。虽然以太坊最初并不是作为游戏设计的,但人们自然而然地将其视为玩具和实现各自目标的画布。

对于以太坊,我们可以将游戏点数视为 Ether,每个人都直观地认识到这是以太坊的宝贵所有权。每个人玩游戏的方式都不同,这类似于 MMORPG 的不同类别——乐趣在于以自己的方式做事并选择自己的命运。有些人关心为世界创造积极的外部性,有些人希望以创造性的方式做到这一点,有些人希望以企业家精神做到这一点。从 memecoin 到 MEV。当然,有些人只通过按钮捣乱(空投农民)来玩游戏。虽然每个人都选择自己的参与方式,但他们都通过一个相互影响的共享世界联系在一起

以太坊的物理限制因素是 EVM,它需要 Ether 作为 gas 才能写入共享区块空间。Ether充当共享画布,任何人都可以无权限地写入、使用和读取。以太坊的经济模型旨在确保世界物理的安全性和持续运行:Ether 水龙头是换取经济安全的质押奖励,而接收器是用于写入共享区块空间的 gas。

通过逐渐认识到 Ether 积累是全球玩家的目标,以及 EVM 的数字物理法则约束和其他系统属性(如绝对所有权和基于地址的代理是系统属性的话),以太坊的世界通过集体意义有机地实例化,从而产生了乐趣和戏剧性。

下一个即将出现的伟大世界

如今,以太坊感觉像是一款内容耗尽的游戏。我们在 Solana 身上也能看到类似的现象。尽管 Solana 成功创造了独特的文化,但这两个应用生态系统主要是彼此的衍生品,并且由于通用虚拟机和相似的经济模型或“物理法则”,发展往往只是渐进式的。

只要区块链在设计上没有在底层世界的物理法则和参与其中的经济激励方面实现显著的核心差异化,这种模式可能会继续下去。

通过将区块链视为一种新的内容媒介并将其视为现有的游戏,两个空白领域已经具备了创新的条件:

  1. 民主化参与  

  2. 创造沉浸感

民主化参与

我们不仅依赖 EVM 的核心约束作为参与者之间相互交互的核心状态机,还可以将他们的交互聚焦到一组更加主观但更具参与性的物理法则中,这些法则包含技巧和运气的成分

这些物理集合充当了 EVM 的人性化操作状态机的扩展,已被证明是用户生成内容的强大画布。

这些物理规则可以作为类似游戏的智能合约来实现:包括玩家和资源的地理定位、资源经济、资源的生成和消失、用户与世界互动的简单机制、战斗机制、健康状态和库存管理等。虽然这些传统上作为链上游戏和独立产品发布,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它们视为更广泛的体验的物理法则,而这体验就是区块链的整体。这些“物理法则”也可以理解为与客户端无关的游戏机制,它们存在于区块链上,可以无需许可地进行修改,这与 EVM 不同。

实现物理法则的另一种方法是修改区块链的底层架构。例如,改变区块链的绝对所有权模型,允许其他用户无需许可地从某人的钱包中窃取资产,或者将区块空间生产限制在周末。

区块链的整个经济模型并非为区块链提供经济保障,而是可以通过定义世界的物理学来激励参与。作为参与的副产品,玩家提供了更为关键的东西:社会认可和用户生成内容

创造沉浸感

加密货币感觉就像是“单独出售”。

与其单独推销区块链或游戏的梦想,不如在这里传达一个愿景,将上述所有内容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体验,即世界本身。通过这样做,我们可以毫无顾忌地讲述一个充满乐趣、怪异和混乱的全新奇幻世界的故事。

通过为世界构建一个叙事和“魔法圈”,我们可以暂时中断现实,让人们进行角色扮演并沉浸其中。与其依赖典型的叙事套路,如大规模采用,不如解锁创造性的自由,使我们能够以纯粹的传说导向方式来宣传这个世界的存在。

除了传说之外,还有机会重新设计参与者在区块链所有接触点的整个用户旅程,从钱包体验到桥接交易甚至区块浏览器。

这样,你就可以制作不同的设备叙述来影响和发展每个界面与用户的关系。一个例子是将区块链的桥接体验本身视为一种体验:通往新世界的门户。这些接口可以继续增强现实的暂时中断。

只有创造一个身临其境、差异化的世界,你才能创造一个让人们感到有必要去构建、去创造内容并去参与的环境。

我们可以赋予人们所要扮演的角色和要实现的目标。

未来充满乐趣、好玩又奇怪

以太坊不仅是世界构建上的创新,也是技术上的创新。

我们已经用尽了内容,都在寻找下一个伟大的沉浸式世界。

这些世界将会是有趣、富有玩乐性的和奇特的,是人们希望它们存在的世界。

也许你会成为那个创造它的人。

从SEC对资管公司Galois Capital指控看美国、香港、新加坡加密资产托管要求与合规解析

来源:AiYing Compliance

昨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Galois Capital Management LLC进行了处罚,这家公司是佛罗里达州的一家前注册投资顾问,主要投资于加密资产。SEC发现,Galois Capital在管理客户资产时,未能遵守《1940年投资顾问法》中的托管规则,特别是在加密资产的管理上存在严重疏漏。具体来说,Galois Capital未能确保其所管理的加密资产存放在合格的托管机构,而是将这些资产放在不符合要求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上,导致在FTX交易所崩溃期间大部分资产损失。此外,Galois还误导投资者,提供了不一致的赎回条款。

Aiying艾盈认为这类事件未来在加密资产管理领域将会频繁出现。随着加密资产的日益普及,投资顾问公司在管理此类资产由于监管早期的缺位和后期合规成本的增加依旧处于自我监管的状态,因此自然未来出现黑天鹅事件或被举报而导致监管的处罚概率是只会越来越高。

从SEC对资管公司Galois Capital指控看美国、香港、新加坡加密资产托管要求与合规解析

一、美国托管规则的适用性与扩展

托管规则的起源与初衷

美国托管规则,简单来说,就是一套用来保护投资者资产的法律规定。这些规则源自《1940年投资顾问法》,当时的目标是防止投资顾问公司在管理客户资产时出现任何“猫腻”。按照这个规定,投资顾问公司如果有权控制或管理客户的资产,这些资产必须由一个合格的托管人来保管,比如受监管的银行或金融机构。

托管规则的核心思想很简单:投资顾问公司不能把客户的资产和自己的钱混在一起,要分开管理。如果客户的资产有任何变动,托管人还需要及时通知客户,并且定期提供资产状况报告。这些措施都是为了确保投资者的资金安全,不会因为投资顾问的失误或者不当行为而遭受损失。

扩展至虚拟资产

随着比特币、以太坊等虚拟资产的流行,金融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虚拟资产由于其去中心化、匿名性和价格波动大等特点,给传统的资产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看到这种变化,SEC意识到,有必要将托管规则的保护范围扩大到这些新兴的虚拟资产上。

最近几年,SEC已经明确表示,托管规则不仅仅适用于传统的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虚拟资产也必须遵守。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投资顾问公司管理客户的加密货币,这些资产同样需要放在合格的托管人那里。合格托管人不仅要符合传统的监管要求,还必须具备应对虚拟资产特有风险的技术,比如防止黑客攻击或者加密货币丢失的能力。

二、美国合格托管人牌照要求

美国对于虚拟货币资产的合格托管人,SEC和其他相关监管机构已经开始关注和规范这一新兴领域。数字资产的合格托管人需要满足传统托管人的要求,同时还必须具备专门的能力来管理和保护这些数字资产。以下是数字资产相关合格托管人的一些关键标准和要求:

数字资产合格托管人的类型

  1. 银行和信托公司

  • 受联邦或州政府监管的银行和信托公司可能会提供数字资产的托管服务。为了满足合格托管人的要求,这些机构必须具有保护和管理数字资产的技术和基础设施。

  • 专门的数字资产托管公司

    • 一些公司专门为加密货币和其他数字资产提供托管服务。这些公司可能已经在州或联邦层面注册,并受到严格的监管。例如,像Coinbase Custody和BitGo Trust等公司,已经为数字资产提供托管服务并获得了特定州或联邦的托管人资格。

  • 注册经纪自营商

    • 受FINRA监管的经纪自营商可能提供数字资产托管服务,但他们必须确保具备管理数字资产所需的专门技术能力。

  • 其他受监管的金融机构

    • 一些受监管的金融机构,如期货商或外国金融机构,如果满足数字资产托管的要求,也可以被视为合格托管人。

    数字资产托管人的关键要求

    1. 安全技术基础设施

    • 数字资产托管人必须具备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以防止黑客攻击和资产丢失。这通常包括使用冷存储(offline storage)、多重签名(multi-signature)技术、硬件安全模块(HSM)等。

  • 资产分离和独立账户

    • 数字资产必须与托管人的其他资产分开存储,客户的资产必须放在独立的账户中,并且明确标识为客户资产。

  • 定期审计和报告

    • 数字资产托管人应定期接受第三方审计,以确保资产的安全性和托管服务的合规性。此外,他们还需要向客户提供定期的资产状况报告。

  • 合规能力

    • 数字资产托管人必须遵守与传统资产托管人相同的合规要求,包括反洗钱(AML)、了解客户(KYC)以及其他适用的金融法规。此外,还必须遵循特定的数字资产合规框架,例如区块链交易的透明性和可追溯性。

  • 保险和保障措施

    • 为了进一步保护客户资产,数字资产托管人通常会购买保险,以防止因黑客攻击或操作失误导致的资产损失。

    监管和认证

    • 特定州的认证:在美国,一些州如纽约州通过了《纽约州金融服务法》(NYDFS),该法下的BitLicense允许符合条件的公司提供加密资产的托管服务。

    • 联邦层面监管:虽然联邦层面的监管尚未完全覆盖所有类型的数字资产托管服务,但SEC、CFTC等监管机构正逐步制定相关规则,并对市场进行监管。

    目前已获得托管牌照的机构总共有12家:

    从SEC对资管公司Galois Capital指控看美国、香港、新加坡加密资产托管要求与合规解析

    (来源:纽约州金融服务部NYDFS)

    三、其他地区的政策

    香港

    1. 背景介绍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数字资产领域的监管也在逐步加强。随着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的普及,香港的监管机构开始制定相应的法规,以规范加密资产的托管和交易服务。香港的信托或公司服务提供者(TCSP)牌照是数字资产托管服务提供者必须获得的许可证之一。

    2. 具体要求

    • TCSP牌照:在香港,提供加密资产托管服务的公司需要申请和持有TCSP牌照。此牌照由香港公司注册处(CR)监管,旨在确保提供信托或公司服务的机构符合反洗钱(AML)和打击资助恐怖主义(CFT)的要求。

    • 资产分离与独立账户:获得TCSP牌照的托管人必须确保客户的加密资产与其自有资产严格分开存储,通常需要将客户资产存放在独立的账户中。这种做法可以防止托管人在出现财务问题时影响客户的资产安全。

    • 安全技术与合规要求:持有TCSP牌照的公司还必须具备强大的网络安全措施,以保护客户的数字资产。这包括使用冷存储、多重签名技术,以及建立严格的合规程序来确保资产的安全。

    • 定期审计与报告:托管服务提供者需要进行定期的审计,并向客户提供详细的资产状况报告,确保透明度和客户的知情权。

    3. 监管机构

    • 香港公司注册处(CR):公司注册处负责TCSP牌照的发放和监督,确保提供托管服务的公司遵守相关法律法规。CR的主要职责包括审核申请、进行现场检查以及监督持牌公司遵守反洗钱和反恐融资的法律要求。

    4. 行业实践

    • 在香港,许多金融科技公司和传统金融机构已经取得了TCSP牌照,以合法提供加密资产托管服务。比如,OSL和BC Group、Hashkey等公司已经在香港开展了合规的托管业务,为国内外的机构投资者提供安全的数字资产管理服务。

    新加坡

    1. 背景介绍

    新加坡以其开放的金融政策和创新环境吸引了众多数字资产公司。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是监管数字资产托管的重要机构,它已制定了一系列法规,确保加密资产的托管符合国际标准。

    2. 具体要求

    • 支付服务法案(PSA):新加坡于2020年实施了《支付服务法案》(PSA),该法案将加密资产服务(包括托管服务)纳入监管范围。根据PSA,提供加密资产托管服务的公司必须获得MAS颁发的“数字支付代币服务”许可证。

    • 托管人资格:在新加坡,托管人需要确保他们的技术和运营框架符合严格的安全标准。MAS要求托管人有足够的资金、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及强大的网络安全措施。

    • 合规与审计:托管人必须符合反洗钱(AML)和打击资助恐怖主义(CFT)法规的要求,建立强大的客户尽职调查(KYC)程序。托管人还需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审计,以确保其运营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 客户资产保护:托管人必须将客户的加密资产与自己的资产分开存放,并提供独立账户管理服务。这一要求旨在确保客户资产的安全,不受托管人财务状况的影响。

    3. 监管机构

    •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MAS是新加坡的中央银行和主要金融监管机构,负责监督加密资产托管服务的合规性。MAS通过实施《支付服务法案》,为加密资产托管设立了明确的监管框架。

    4. 行业实践

    • 新加坡的数字资产托管市场正在迅速发展,许多国际知名的数字资产公司已经在新加坡设立了托管业务。例如,Propine成为了首家获得MAS颁发的“全面托管”牌照的数字资产托管公司,标志着新加坡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

俄罗斯制裁重压下的改革:从加密货币交易所到人民币挂钩的BRICS稳定币

来源:Aiying Payment Compliance

长期以来,俄罗斯对加密货币一直持保守态度。俄罗斯政府和央行普遍担忧加密货币对金融稳定的潜在威胁,并且担心其在非法活动中的使用,因此采取了严格的监管措施。在此之前俄罗斯曾多次尝试限制加密货币在国内的使用,并且出台了禁止私人加密货币在国内流通的法律。

然而,随着国际制裁的加剧,尤其是在俄罗斯因乌克兰冲突遭受西方国家广泛的经济制裁后,俄罗斯不得不重新评估其对加密货币的立场。这些制裁对俄罗斯的经济、尤其是其国际贸易造成了严重影响,使得俄罗斯在全球金融体系中面临巨大的挑战。传统的金融支付渠道(如SWIFT)受到限制,俄罗斯企业在进行国际支付时遇到了诸多困难。

在此背景下,俄罗斯政府开始考虑将加密货币作为一种替代性的国际支付工具,以绕过制裁,保持经济活动的连续性。2024年7月30日,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了一项关键性法案,允许在跨境支付中使用加密货币。这标志着俄罗斯对加密货币态度的重大转变。通过这项法案,俄罗斯不仅希望能够解决当前的支付困境,还希望借此推动其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此外,俄罗斯还计划在数字卢布和加密货币的并行发展中找到平衡。尽管数字卢布仍然是官方认可的数字货币,但也不排斥加密货币用于跨境支付作为国策在推进。

俄罗斯推进两大加密货币交易所的战略部署

8月23日消息,据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俄罗斯政府正积极推进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设立两大加密货币交易所。这一举措不仅是为了应对国际制裁带来的金融挑战,更是为了在全球数字经济中占据一席之地。

据Aiying艾盈了解莫斯科交易所的规划莫斯科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可能会利用现有的莫斯科交易所(Moscow Exchange, MOEX)基础设施进行扩展和开发。作为俄罗斯主要的金融中心,莫斯科交易所具备丰富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有效支持加密货币的交易和清算系统。这个新交易所的主要目标是推动加密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当前制裁背景下,提供一种可行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通过利用莫斯科交易所的既有资源和网络,这个加密货币交易所将能够迅速建立起稳固的市场地位,为俄罗斯的国际贸易伙伴提供可靠的交易平台 。

圣彼得堡交易所的规划相比之下,圣彼得堡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则计划依托于圣彼得堡货币交易所(SPCE)的基础设施。圣彼得堡作为俄罗斯的另一个重要金融中心,特别是在外贸领域具有战略意义。SPCE已经在处理大宗商品交易和外汇交易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使得它成为支持加密货币交易的理想平台。该交易所的主要功能将是为俄罗斯的外贸活动提供新的金融工具,帮助企业绕过制裁带来的支付障碍,继续与国际市场进行有效的贸易往来。通过借助SPCE的成熟平台,圣彼得堡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将能够为俄罗斯的外贸企业提供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支付选项 。

当下在结算环节,有很大一个阻碍在于贸易企业如何合理合法去购买稳定币,而交易所恰逢其时的出现,或许就是顺应市场需求发展需要的结果。

人民币挂钩的BRICS稳定币:战略规划与实施

俄罗斯计划推出的两个加密货币交易所不仅是为了应对当前国际经济制裁,还肩负着推动BRICS国家之间经济合作的重要使命。据Aiying艾盈了解这两个交易所的一个核心目标是推动与人民币挂钩的BRICS稳定币的创建与使用。BRICS稳定币的推出被视为在BRICS国家(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之间加强经济联系和减少对美元依赖的关键举措。

稳定币的作用BRICS稳定币将是一种与人民币挂钩的数字货币旨在作为BRICS国家之间贸易结算的工具。这种稳定币的设计是为了应对当前全球金融体系中美元主导地位所带来的经济不平衡和制裁风险。通过稳定币,BRICS国家可以绕过美元直接进行跨境支付,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

稳定币的使用还将促进BRICS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通过提供一个统一的、稳定的结算工具,BRICS稳定币可以加速区域内的经济流动,推动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这种数字货币的透明性和去中心化特性,能够在提升交易效率的同时,减少传统金融系统的依赖性,从而增强BRICS国家的金融自主权。

俄罗斯的战略考量对于俄罗斯来说,推动BRICS稳定币的使用不仅有助于应对西方制裁,更是其在全球经济中重新定位的重要手段。俄罗斯希望通过这一稳定币,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等BRICS国家的经济联系,推动多边贸易体系的发展。此外,BRICS稳定币的使用将为俄罗斯提供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帮助其在数字经济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在当前国际制裁背景下,俄罗斯推动加密货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Web3游戏投资回顾:昙花一现的过去,浴火重生的未来

原文作者: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2020 年不仅对游戏行业是关键的一年,对加密货币市场也是如此。比特币的价格从年初的约 7200 美元飙升至年底的 29000 美元,激发了人们对区块链项目的广泛兴趣。随着游戏和加密行业的交汇,Web3 游戏市场应运而生,许多项目在“边玩边赚”的模式下蓬勃发展。

尽管我们自那时起一直关注 Web3 游戏的游戏部分,但尚未深入探讨加密货币动态与该领域投资活动之间的紧密联系。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探讨了几个关键问题:

  • 比特币的价格波动如何影响加密游戏领域的投资活动?

  • 投资者在内容导向和平台导向的加密游戏初创公司中表现出的兴趣有何不同?

  • 哪些初创公司获得了最显著的投资,其退出潜力如何?

比特币价格对加密游戏投资的影响

我们的数据追溯至 2020 年。年初,加密游戏领域的投资活动相对低迷,主要由于市场对加密货币的兴趣普遍不足,加上 COVID-19 大流行引发的市场波动,以及缺乏有效结合游戏与加密的项目。然而,随着 2020 年底牛市周期的启动并在 2021 年初达到高峰,局势发生了显著变化。

比特币价格的飙升不仅重新激发了对加密市场的广泛兴趣,也吸引了新的创作者和投资者,推动了加密游戏领域的新趋势。在 2022 年第一季度,共有 85 笔交易筹集了高达 16 亿美元。我们的分析仅涵盖私人投资,不包括加密公开上市和代币销售。

Web3游戏投资回顾:昙花一现的过去,浴火重生的未来

2022 年是加密市场进入寒冬的开端。3 月,Axie Infinity 所属的区块链服务 Ronin ,约 6.25 亿美元的资产被盗。5 月,LUNA 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困境。年底,又传出一则震惊业界的消息——大型加密货币交易所 FTX 倒闭。尽管这些事件接踵而至,投资活动的减少并未立刻显现,下降趋势在几个季度后才逐渐明显,这与交易公告的时间滞后和市场反应的延迟有关。

到 2023 年,交易活动依然疲软,并在第三季度跌至最低点,这与比特币初现复苏迹象的时间相吻合。值得注意的是,投资活动的增长与比特币价格的波动并不完全同步。尽管新一轮牛市已经开始,比特币在 2024 年上半年超越了此前的高点,但加密游戏领域的投资活动尚未恢复到之前的水平。这部分原因在于许多项目关闭,以及 Web3 游戏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尚在探索其客户群体和业务模式。

加密游戏领域的投资活动

在深入分析交易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背景。加密游戏初创公司大致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类别:

— 内容:包括开发利用区块链技术的游戏和互动体验的公司。

— 平台和技术:包括提供加密游戏所需的基础设施、工具和技术的公司,如游戏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开发工具和社区平台。

2020 年,NFT 概念——大多数 Web3 游戏的核心——仍然相对小众。当年共有 9 笔交易宣布,筹集了 4600 万美元(其中 4 笔在内容领域, 5 笔在平台和技术领域)。如此低的活动水平反映了该行业处于早期阶段,且当时主流认知有限。然而,这种情况在 2021 年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着 NFT 和元宇宙概念逐渐进入主流,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媒体关注,投资活动显著增加。2021 年,我们看到内容领域有 79 笔交易,平台和技术领域有 46 笔交易,总交易金额达到 29 亿美元,与前一年相比大幅增长。这种增长部分归因于“边玩边赚”游戏的普及,以及像 Axie Infinity 这样的早期先锋的,这些项目迅速成为加密爱好者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Web3游戏投资回顾:昙花一现的过去,浴火重生的未来

注意:为了更清晰地展示,内容与平台混合的项目已被排除。

对内容创作者的投资最初在 2020 年占总融资轮次的 40% ,近年来明显超过了平台和科技初创公司,无论是在融资数量还是总资本投入上,都占据了 Web3 领域总筹资金额和交易数量的 60% 以上。这可能是因为游戏开发工作室相比于游戏生态系统的其他参与者,具有更大的规模潜力和/或更快的回报速度。在 2022 年上半年,投资热潮达到顶峰,内容初创公司完成了 96 轮融资,而平台和科技公司则完成了 62 轮。

在此期间,一些最受关注的风投主导的投资包括 Forte、Sorare、Yugalabs 和 Mysten Labs。这四家初创公司共吸引了近 24 亿美元,占 2020 至 2024 年迄今为止加密游戏总投资额的近 30% 。

在最活跃的投资者中,香港的 (ASX: AB 1)尤为突出,几乎参与了所有重要交易。Animoca Brands 参与了 109 轮融资,总金额达 23 亿美元,已成为该领域的领导者。另一位重要投资者是 (a16z),这家常见于我们的基金,通过 28 笔交易投资了 27 亿美元。 和  同时涉足 Web3 和游戏领域,而 、 和  则主要关注加密领域。如今,市场不再仅由加密公司主导;主流风投公司也愈发热衷于发掘和投资新兴技术,寻求超额回报。

Web3游戏投资回顾:昙花一现的过去,浴火重生的未来

Web3 游戏初创公司的退出

然而,并购市场的情况有所不同。这个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许多初创公司尚未发展到成为收购目标的程度。P2E 和元宇宙趋势虽然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但这些概念在大多数情况下的实施并不理想。

尽管市场上有一些收购者,但此类交易仍相对少见。例如, 以 1.15 亿美元收购  是该领域最大的一笔。同时,Animoca Brands 至少参与了六笔并购交易,但大多数交易的财务细节并未披露。

Web3游戏投资回顾:昙花一现的过去,浴火重生的未来

相比传统游戏行业更为普遍的并购活动,加密游戏市场的退出案例较少。比如, 以 600 万美元   或  以 400 万美元 Bark Ventures,这些都是该领域常见的小规模并购。我们记录了从 2020 年到 2024 年至今的 33 笔并购交易,总披露金额为 1.46 亿美元。

高额投资与有限退出之间的鲜明对比突显了加密游戏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虽然预计并购活动可能会增加,但该行业首先需要展示其成熟度。

关键要点

  • 比特币相关投资激增: 2021 和 2022 年的比特币牛市显著推动了投资活动。然而,目前的牛市未能像以往一样激发投资者的兴趣和信心。

  • 加密市场寒冬效应:尽管比特币价格下跌并未直接影响投资活动,但一系列负面新闻加剧了这一趋势,削弱了加密爱好者和投资者的信任。

  • 内容为主的投资优势:内容创作者持续吸引比平台和科技公司更多的资金,并且在 Web3 领域中实现了最大的退出。

  • 高投资与有限并购的反差:尽管投资额很高,但并购活动仍然较少,这表明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随着加密游戏市场的成熟,我们预计并购活动的频率和规模将增加,逐步接近传统游戏行业。

没有一种通用的成功之路。投资者和开发者都认识到,随着新兴技术融入日常生活,新机会正在不断涌现。然而,目前市场上还没有被广泛接受的商业策略来创造独特的游戏体验,现在的做法大多是投资者的猜测。各大工作室正在尝试不同的商业模式:有些专注于“玩赚”机制,而另一些则主要依靠一次性 NFT 转售或 Token 上市来获取收入。

2024 年上半年,Web3 游戏相关的融资活动开始逐步回暖。这一趋势会持续下去,还是会成为过去?我们是否会看到顶级游戏利用区块链技术来增强玩家的积极参与?这些问题依然悬而未决,它们将影响市场的未来走向以及比特币的价格。

Odaily编辑部投资操作全记录(9月4日)

本新栏目为 Odaily 编辑部成员真实投资经历分享,不接受任何商务广告,不构成投资建议(因为本司同事都很擅长亏钱),旨在为读者扩充视角、丰富信源,欢迎加入 Odaily 社群(微信@Odaily 2018 ,,)交流吐槽。

Odaily编辑部投资操作全记录(9月4日)

推荐人:秦晓峰(X:)

简介:期权疯狗,Meme 接盘侠

分享:“九四魔咒”再次应验,今天比特币短时再次下跌 4% 。实际上,从上周开始,比特币低点不断下移,持续测试 58000、 57000 关口,但数次均未跌破,每次急跌后迅速收回, 58000 美元线重新积累了多头头寸,今天上午成功清算了一部分。目前短期仍然看跌,比特币可能继续测 55000 美元以及 5 万美元大关。如果未来两天能够震荡盘整,并且周五晚上美国劳工部公布的非农数据趋于利好,行情有望再次反弹。

操作方面,市场宽幅震荡加剧,波动率增加,多空双开更加划算,推荐 ETH——数次想要雄起都被再次打回原型,涨跌幅数次都强于比特币,振幅更大。

Odaily编辑部投资操作全记录(9月4日)

推荐人:南枳(X:)

简介:链上玩家,数据分析师,除了 NFT 什么都玩

分享

  1. 已在周一分享的 55800 抄底,当前 90% 购入为现货,认为九月会是右侧更低的 V 字走势,个人选择猜底。

  2. 在昨日的文章里选定了长期做空标的,包括某些还没跌的 Restaking 和 AI。详见《》。

推荐人:Wenser(X:)

简介:交易所心碎玩家、群里只有我没出货

分享

  1. BTC NFT 开始回暖,目前观察中,前两天的 Aneemoos 的画风,以及 CryptoKitties 团队的 Egg 系列以太坊 NFT 地板价表现都不错,特点就是总量少、画风好或者有背景,纯文化消费或者搏高点回报;

  2. CryptoKitties 也把手伸向了 Telegram,出了一个小游戏 All The Zen,可以先进官方频道等后续体验资格开放;

  3. 苹果发布会 10 号开始,iPhone 16 要搭配 apple intelligence,虽然市场整体看跌,但是 AI 板块还是有一定的反弹预期,我个人会比较关注 RENDER、ARKM、WLD,之前也有巨鲸抄底 PEPE、FLOKI、WLD,权当下跌时的一点调剂;

  4. 九月魔咒目前来看无解,结合世界局势来看,动荡还是主基调,可能等 10 月下旬甚至 11 月美国大选结束后会稳定一点。

往期记录

推荐阅读

OpenAI 等待下一任“金主”

花光100亿美元的OpenAI,又双叒开始融资了!

8月30日,CNBC和《华尔街日报》双重报道称,OpenAI正在筹划新一轮数十亿的融资,本轮融资将由美国Thrive Capital领投10亿美元,其对OpenAI的估值跃升至1000亿美元以上。

目前,新一轮押注已经开始。除了Thrive Capital之外,微软、英伟达、苹果都开始蠢蠢欲动。

不到两年,烧光100亿美元

不得不说,OpenAI的“烧钱”速度真是快。

上一轮OpenAI融资记录还是在2023年1月,微软投资约100亿美元,也是至今为止AI领域最大的一笔融资记录。

2023年1月到2024年9月,20个月的时间,OpenAI用100亿美元换来了超过1000亿美元的估值,以及突破2亿的ChatGPT用户(截止2024年中期)。

如果把时间线放长,在成为AI世界的领头羊之前,OpenAI在十年时间里,一共经历了7轮融资,包括种子前融资、种子轮融资、二级市场融资和企业融资,总募集资金超过200亿美元,是名副其实的“吞金巨兽”。

2015年,刚刚成立的OpenAI,就获得了不少资本大佬的青睐,尤其是现任世界首富埃隆·马斯克。

在2015年6月,由马斯克为首,风险投资家彼得·蒂尔(Peter Thiel)、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YCombinator创始合伙人杰西卡·利文斯顿(jessica Livingston)、咨询公司Infosys、公共云市场领导者Amazon Web Services、YC Research、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向OpenAI融资10亿。

虽然开了个好头,但在2015-2018的三年内,OpenAI的发展陷入瓶颈期,同时又因为自身属于非营利组织,在商业化的进程上非常不符合马斯克的计划。

最终导致马斯克与OpenAI决裂,2018年2月20日宣布离开OpenAI。

OpenAI 等待下一任“金主”

马斯克和山姆·奥特曼

在2019年之前,OpenAI对融资的态度颇为谨慎,但随着马斯克的离开,以及AI大模型正处于GPT-2迈向GPT-3的关键阶段,OpenAI开始对融资保持相对开放的态度。

2019年OpenAI连续拿到三次融资,分别由Khosla Ventures、Reid Hoffman Foundation、Matthew Brown、微软投资。

其中,微软作为日后最大金主,在2019年7月投资了10亿美元。

为了获取大规模投资完成GPT大模型的搭建,OpenAI从非营利性企业转变为具有利润上限的营利实体OpenAI LP。在新的公司结构下,OpenAI吸引了大波风头机构。

2021年1月,OpenAI拿到老虎全球管理、Bedrock Capital、Andreessen Horowitz投资,具体金额不明。

2021年和2023年1月,微软分别投资了20亿美元和100亿美元。

2023年4月,OpenAI继续拿到了红杉资本、Thrive Capital等机构的3亿美元融资。

在近200亿融资的供养下,OpenAI逐渐诞生出ChatGPT 4.0,开启了AI新时代。

如果说,谁才是OpenAI和ChatGPT的最大功臣?答案并不是CEO山姆·奥特曼,而是微软。

OpenAI 等待下一任“金主”

山姆奥特曼和萨提亚·纳德拉

在过去五年的时间里,OpenAI从微软手里拿到了三笔融资,总计120亿美元。OpenAI 80%的资金来源,都来自于微软。

不仅是投资,微软为OpenAI提供了很多资源。例如,OpenAI所有技术都运行在微软Azure云服务器上,微软则为OpenAI搭建了大模型算力中心。

微软还将OpenAI整合到Windows体系,从Bing搜索、Microsoft 365办公软件,再到GitHub编码工具、营销软件,都在使用OpenAI构建AI服务体系。

可以说,微软不但是OpenAI的第一投资人,还是它的第一忠实用户。

但是,作为OpenAI背后最大的金主,微软却在OpenAI新一轮融资既不是领头机构,也没有确定跟投,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OpenAI的“新金主”

OpenAI本次融资的领头机构是Thrive Capital,可以说是OpenAI的新任金主。

据公开资料显示,Thrive Capital的创始人是约书亚·库什纳 (Joshua Kushner),是一名85后新生代投资人,也是美国“老钱家族”的一员。

而约书亚·库什纳的哥哥贾里德·库什纳(Jared Kushner)名气更大,是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女婿、伊万卡·特朗普的丈夫。

Thrive Capital最辉煌的成绩,莫过于在2012年参与了Instagram的B轮融资,并在Facebook宣布10亿美元收购Instagram后,拿下了100%的回报率。

约书亚·库什纳和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私交甚笃,是OpenAI最著名的支持者之一,一直尝试投资OpenAI。

在2023年,Thrive Capital领投了OpenAI的新一轮融资,红杉资本、a16z、K2等机构跟投。该轮融资中,Thrive Capital投资了近1.3亿美元,当时OpenAI估值270亿美元。

不仅仅参与投资,Thrive Capital还深入介入了OpenAI公司内部问题。

在山姆·奥特曼因为公司内斗,在2023年底被董事会解雇之时,约书亚·库什纳就是山姆·奥特曼最大支持者。在五天时间内,约书亚·库什纳在董事会发挥积极作用,直到山姆·奥特曼回归。

山姆·奥特曼对约书亚·库什纳和Thrive Capital非常信任,甚至在社交平台上,公开“吹捧”:“我有幸与许多优秀的投资者合作过,但我最想推荐的人莫过于乔希(约书亚·库什纳)。”

OpenAI 等待下一任“金主”

为了增加自己的回报率,约书亚·库什纳在提升OpenAI估值这件事上非常努力。

在今年4月,Thrive Capital曾主导过一次OpenAI前员工股权出售。当时Thrive Capital对OpenAI的估值就从270亿美元提升至860亿美元。

等到OpenAI本次新一轮的融资,Thrive Capital更是为OpenAI估值1000亿美元,甚至还在华尔街散布OpenAI估值可能触及1250亿美元高点的传言。

不得不说,除了马斯克之外,OpenAI每一任金主,都是良人。

OpenAI或许要IPO?

金主虽多,但奈何ChatGPT太过于烧钱。

在拿到微软100亿美元的融资之时,外界推测这笔钱能让OpenAI支持2-3年的时间。结果却仅仅只用了20个月,便在竞争越发激烈的AI世界里弹尽粮绝。

目前,OpenAI目前正在开发下一代型号GPT-5,成本只会比GPT-4和GPT-4o更高。

融资只能解燃眉之急,但是并不解渴,想要拿到更多的钱,最好的选择就是IPO。

今年6月,美国媒体报道,山姆·奥特曼已告诉部分股东,OpenAI正在考虑将其治理结构转变为一家营利性企业,OpenAI的非营利董事会无法控制该企业。

而转型为营利性企业,OpenAI就能凭借自身过1000亿的估值敲开IPO的大门。

OpenAI 等待下一任“金主”

这并不是空穴来风的谣言,就在6月,OpenAI招募到了重量级财务专家萨拉·弗莱尔(Sarah Friar)担任其首席财务官。

萨拉·弗莱尔曾两次带领公司完成IPO,第一次是Square,第二次Nextdoor。

作为“IPO专家”,萨拉·弗莱尔的加入无疑为OpenAI的上市筹备工作注入了强心针。面对审计、财务预测及治理结构变革等繁重任务,她无疑是推动OpenAI迈向上市目标的理想人选。

在这个大背景下,这一次的OpenAI新一轮融资,很可能将会是它最后一次融资。

ETH质押经济学研究:质押收益率曲线该如何设计

原作者:Ansgar Dietrich ,Casparschwa,以太坊基金会

本文来自于Ansgar Dietrichs和Casparschwa在eth research论坛上针对以太坊质押机制与ETH增发模型的讨论。极客Web3对此进行了整理和删改。这些观点在2024年2月提出,部分数据可能存在偏差,但其关于以太坊质押经济模型的分析仍值得参考,且其中部分结论仍未过时。

ETH质押经济学研究:质押收益率曲线该如何设计

正文:目前以太坊上质押的ETH已达3000万枚,占总量的1/4(这是今年2月的数据)这个比例相当可观,而且还在上升,没有任何放缓迹象。下图显示了ETH质押量随时间的变化,可以明显看出呈持续增长趋势,而这种趋势会长期持续下去。

未来,ETH的新增质押中将有很大部分受LST(流动性质押代币)影响,如stETH等。这会让LST的使用率和货币属性逐渐增强,但这可能带来负面效应。

ETH质押经济学研究:质押收益率曲线该如何设计

首先,LST具备网络效应,规模较大的LST项目会蚕食该赛道中所有的流动性,最终形成赢家通吃,这会加剧LST赛道的竞争格局。此外,如果LST超越ETH,成为以太坊上除Gas Token的主流货币,届时用户将面临LST带来的对手方风险。以太坊上的货币应尽可能免信任,才能真正实现经济上的可扩展性。

(“对手方风险”指对方可能违约/无法履行义务。LST场景中“对手方风险”主要包括用户资产被盗、LST价格滑点、贬值)

目前,ETH质押没有硬性的上限规定,理论上所有ETH都可被质押以获得收益。而LST显著改变了质押的成本结构,几乎所有的ETH都可能被质押。因此我们认为,以太坊的经济模型与质押模式应当包含动态的调节政策,让质押比例在一定范围内调整,这样一来以太坊就能在可控的成本规模下确保安全,避免负外部性的产生。

在本文中,我们针对以太坊的经济模型提出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ETH代币发行策略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在展开讨论前,我们先探讨当前的ETH代币发行政策下,哪些长期的质押模式是可行的。以太坊的安全依赖于一定比例的代币质押,可以概括为POS以太坊本身有“吸引质押的需求”。而对质押的需求在以太坊的货币政策中有明确规定,根据实际的质押权重,协议会相应调整ETH增发量,提高单个节点的质押奖励。

然而,ETH持有者的质押意愿是多样且复杂的,我们只能基于现有信息进行合理推测,粗略估计质押意愿变化对质押者参与情况的长期影响。

ETH质押的供需关系曲线:用增发的ETH换取安全保障

Validator节点质押ETH会让协议获得安全保障,协议再向ETH质押者分发代币奖励,这是一个双赢机制。(限于篇幅,本文对“安全性需要达到什么程度”等具体问题不加讨论,想要了解详情可以参考文章Paths toward single-slot finality)而Validator的收益主要来自两部分:

第一部分:协议根据固定的收益曲线发放的奖励;(就是以太坊每年通过增发ETH,分配给质押参与者的奖励)

第二部分:Validator在出块过程中获得的MEV收益。

ETH质押经济学研究:质押收益率曲线该如何设计

(本图横轴为ETH的质押参与度,纵轴为质押收益率,描述了以太坊协议为满足不同的质押率,所愿意提供的质押收益 我们可以将以太坊协议视为买家 质押者视为卖家)

注:要理解下面的内容,可能需要读者对经济学中的供需关系曲线有简单的认知。

ETH增发收益曲线(绿色实线):从该曲线中可以看出,随着质押者增加,以太坊提供给单个节点的质押奖励将逐步减少。ETH质押参与度较低时,系统需要更多奖励验证者,以鼓励更多人质押ETH;当越来越多人参与质押时,单个验证者对网络安全的边际贡献会降低,对质押奖励的需求也随之减少。

总质押收益曲线(绿色虚线):ETH的固定增发收益加上MEV收益,构成了质押者的总质押收益。这里要注意,MEV收益率的计算方式为:MEV收益总量(去年约为30万个ETH)除以被质押的ETH总量。

由于MEV收益总量基本是固定的,所以随着验证者增多,MEV收益率会快速下降,最终使得质押收益率趋近于单纯的ETH增发率。值得注意的是,以太坊的MEV收益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相当稳定(参考MEV-Boost Dashboard),虽然这在未来可能变化,但为了简化我们的讨论场景,暂时将其视为固定不变的。

从上述曲线中,我们可以读到两条关键信息:

  • 为了避免质押参与度过低,以太坊在质押参与度较低时设置了高回报来吸引更多质押者。

  • 每个质押者的边际效用递减,即随着质押参与度增加,ETH代币的增发率逐渐减少。

然而,上述质押收益率曲线未能理想的调节质押参与度。首先,该曲线无法有效限制质押比例的阈值,即使所有的ETH都被质押,质押激励仍会保持在约2%左右。换句话说,在激励设计层面,以太坊没有对最终实现的质押比例进行精准控制。总体而言,除了在初始阶段通过高激励来确保系统有最低的安全保障外,协议没有引导质押水平达到某个具体范围。

需要注意,上面提到的只是名义收益,未考虑增发ETH本身带来的稀释效应。随着更多ETH被增发,稀释效应将愈发显著。对此我们暂时忽略稀释效应的影响,放到后文详细讨论。

ETH质押的供给侧分析

上文讨论了质押的需求曲线,也就是以太坊协议为满足不同的质押比例,所愿意提供的质押收益。现在我们将目光转向供给曲线。质押供给曲线展示了ETH持有者在不同收益率下的质押意愿,揭示了不同质押参与度所需的条件。

一般情况下,该曲线会呈右上倾斜,这意味着网络要达到更高的质押参与度,需要更高的激励。然而,由于质押意愿无法被直接观测或准确测量,供给曲线的形状无法具体描绘,我们只能通过定性分析来推测。

此外,供给曲线并非一成不变,我们将探讨质押成本随时间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如何影响ETH持有者的质押决策。换句话说,质押成本的变化将导致供给曲线的位移,使得ETH持有者对质押激励的需求发生变化。

我们只能将历史上可观察到的质押水平拟合成近似的的质押供应曲线,每个特定时间点上需求曲线和供应曲线的交汇点反映了历史上真实达成的质押参与率。

ETH质押经济学研究:质押收益率曲线该如何设计

本图横轴仍为ETH质押参与度,纵轴为质押收益率。如图所示,自以太坊信标链启动以来,质押的ETH总量持续增加,质押量的供应曲线是向下移动的。即使在较低的质押收益下,ETH持有者的质押意愿依然会增加。从历史趋势看,短期内供应曲线持续下移属于合理预期。然而值得深入探讨的是长期质押平衡的问题,我们需要仔细分析供给端的构成。

任何ETH持有者在决定是否质押时,通常会考虑两个主要因素:质押收益以及所需成本。总体来看,验证者手中单位资产的质押收益是相同的,但不同类型的质押者却在成本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下文将深入对比独立质押者和质押服务提供商(SSPs)之间的差异。

独立质押者vs质押服务提供商

SSPs接受用户的ETH,并代用户完成质押操作,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通常情况下,他们会为用户提供LST作为质押凭证,用户可以把LST用于二级市场交易(比如stETH)。对于LST持有者而言,这些代币的流动性取决于LST的整体使用率,以及第三方协议对其的支持率。

我们要重点分析的,是Lido这类发行LST的SSPs。至于那些不发行LST的SSPs,可以将其视作LST流动性价值为零的特殊情况,不在本文讨论。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单独质押不需要信任第三方,但参与门槛较高,操作繁琐;相比之下,LST需要一定程度的信任,但却具有显著的简易性和流动性优势。

ETH质押经济学研究:质押收益率曲线该如何设计

在比较这两种质押方式后,我们可以得出两个重要结论:

1. 在不同的ETH持有者之间,独立质押的成本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技术含量的高低、硬件条件及运维成本的不同,以及对托管安全的信心,都使得独立质押者的供应曲线更为陡峭。这意味着,如果要让独立质押者的数量显著增加,要么大幅增加质押收益,要么改善质押操作的UX。

2. 相比之下,利用SSPs质押的用户成本结构基本相同,主要差异仅体现在对SSP运营风险的评估以及对LST与ETH之间兑换滑点的顾虑。因此,SSP的供应曲线较为平缓。这意味着,要吸引更多的ETH持有者进行LSD流动性质押,所需的收益率增幅相对较小,可以较为平滑地扩大质押参与率。

ETH质押经济学研究:质押收益率曲线该如何设计

此外,独立质押的成本不受质押参与度的影响,而持有LST的成本则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SSPs使用率的提升逐渐降低,原因如下:

1. LST的“货币属性”增强:当某种LST的受欢迎程度提升时,我们可以预期其将得到越来越多项目的支持,超越原生ETH的使用场景,例如更多的DeFi协议集成LST,二层网络默认对桥接的ETH进行流动性质押等。当ETH质押比例足够高时,LST甚至可能在流动性方面超越未质押的ETH,反转二者的流动性差距。

2. 智能合约风险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LST的智能合约会经过大量的实践检验,并且通过形式化验证等方式进一步降低风险。

3. 治理系统稳健性的提升:随着使用率的增加,LST相关的治理机制也会变得更加成熟和稳健,例如LDO + stETH dual governance提案就反映了LST治理体系的进步。

4. 对大规模风险预期的降低:当某种LST占据整体市场足够大的比例时,它可能会被视为“太大而不能倒”的存在。所以用户相信市场上的各种力量会在SPPs出现问题时及时补救。

5. LSD服务提供商的盈利平衡:当LST的使用率足够高使其流动性足够好,SSPs可以降低单位服务费用来维持盈利,吸引更多用户参与。

整体来看,SSPs和LST的存在使得质押供应曲线被显著拉平,这意味着不需要继续提高质押激励,就可以推动以太坊质押总量的增加。由此可以推测,LSD将继续在推动质押量增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这样一来,长期的时间维度中,质押激励并不是ETH质押增长的桎梏,那么ETH质押究竟能达到多大规模呢?

质押率的长期均衡点

综合考虑需求和供应等因素,我们可以推测出ETH质押能维持的长期均衡状态。前面我们提到,当质押参与率较低时,需求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但对于长期内可能达到的具体质押比例没有明确结论。

随后我们说明了随着质押成本和风险的降低,供应曲线会随时间逐渐下移,使得越来越多人愿意参与质押,其中起到主要推动作用的正是LST。然而,供应曲线本身的形状无法定量分析,其是否足够陡峭、能对质押参与度形成合理调节,目前并不明确。

因此,总体质押比例的均衡点并不能准确计算出来,存在广泛的可能性,甚至可能接近100%。下图反映了即使长期内的供应曲线差异很小,也可能导致质押比例的均衡点出现位移。

ETH质押经济学研究:质押收益率曲线该如何设计

其实最关键的不在于质押参与率会达到多高,而是这种高质押率一旦出现,会带来一系列隐患。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上的调整建议,以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质押比例分析:什么情况下质押率少反而更好

质押率可以定义为ETH质押量与ETH总供应量的比值,ETH当前总供应量约为1.2亿枚,其中大约有3000万枚被质押,质押率约为25%。在探讨高质押率可能带来的潜在问题之前,我们要先搞清楚一个标准:

到底质押率达到何种水平,就可以保证以太坊的安全性。根据此前以太坊基金会的一次讨论记录,我们可以知道当前的质押水平足够确保以太坊的经济安全了。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当前的质押率已经能够保障网络安全,是否有必要追求更高的质押率,达到“过度安全”?在我们看来,高质押率虽然能增强网络的安全,但可能带来一些负外部性,影响到ETH持有者、独立质押者,甚至整个以太坊协议的运行。

LST货币属性的网络效应(LST):拒绝承担风险

LSTs在争夺货币属性这个问题上竞争很激烈。由于网络效应的存在,这种竞争往往呈现出“赢家通吃”的局面。随着LST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实用性随之提高,市占率也会逐步上升,LST的货币属性在多个方面都将得到加强,例如链上和链下的集成度、流动性、抵御治理攻击的能力等。

在高质押率的环境中,如果某单一SSP控制了大部分的质押比例,很可能会被视为“大而不倒”。如果大多数ETH都质押在该SSP处,很难有办法对其进行有效惩罚。如果一个占据主导地位的SSP渗透进以太坊协议治理的核心,但却不必对用户担负相应的责任,这种集中化的治理风险,无疑会对以太坊的去中心化产生深远影响。

ETH质押经济学研究:质押收益率曲线该如何设计

如果大部分ETH都参与了流动性质押,实际上在除Gas Token之外的多数场景中,真正作为货币的将会是LST。然而,无论是由ETF、CEX还是链上质押池发行的LSTs,都伴随着不同的信任假设,具有显著风险。最终,用户将不可避免地承受来自运营商、治理、法律以及智能合约等方面的额外风险,这显然不是理想状态。

此外,LST虽然自夸可以还原被质押ETH的流动性,但其在DeFi中作为抵押物的效果肯定不如原生ETH。以太坊网络想要实现真正的经济可扩展性,其货币必须尽可能去信任化,最好是使用ETH本身。

最小可行发行量——服务于用户体验

以太坊的最小可发行量MVI是以太坊网络在维护其安全性和功能性前提下,所需的最低发行量,旨在平衡网络的安全性和ETH通胀率。根据MVI原则,必须确保有足够的质押参与来保障协议的安全性,但质押量不宜过多。

当质押水平达到某个临界点时,协议的安全性已经足够稳固,此时额外质押带来的边际效用会逐渐递减,甚至可能出现负面效应(例如,增加网络负载、稀释ETH持有者的权益等)。此外,质押是一项协议所需的基础服务,协议应为质押支付合理的报酬吸引用户参与,而不是因资产稀释压力使用户被迫参与。

若ETH发行量继续增加,会导致所有ETH持有者和质押者面临更大的稀释风险,然而SSP却不会受到负面影响。因为代质押ETH的所有权并不属于SSP,SSP只是通过收取服务费来获取收入,ETH价值稀释与其无关。不但如此,如果更多人为了对冲通胀而参与LSD质押,SSP收的服务费用能水涨船高。

假设一个情境:以太坊质押参与率为90%,质押年收益率2%,流动性质押占总质押价值的90%,且平均SSP费率为10%,换算下来每年将有相当于以太坊市值0.16%的费用支付给SSP,约为20万ETH,按当前价格计算,约合5.3亿美元。这5.3亿美元,实际上相当于是对所有ETH持有者的一种隐形税收。

实际收益率:名义收益率 — 稀释效应

类似于金融学中的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实际收益率为剔除ETH名义质押收益中的稀释效应后得来的真实收益率。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质押,以及以太坊的通胀,由ETH质押带来的名义收益将逐渐被稀释,实际收益能更清晰地反映出质押的真实激励,而我们之前讨论的质押收益曲线,均为名义收益曲线。

ETH质押经济学研究:质押收益率曲线该如何设计

上图分别反映了稀释效应对质押者和非质押ETH持有者收益的影响。对于不进行质押的ETH持有者(图中红线所示),由于他们的名义余额保持不变,但承受了通胀带来的稀释效应,所以他们的实际收益显然是负的。为了清晰地描述这种影响,我们可以将质押比例“S”分为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当质押比例较低时(曲线左侧部分),实际收益曲线(绿色实线)与名义收益曲线(灰色实线)较为接近,这是因为质押者数量较少,协议通过增发ETH而分配的奖励也少,所以ETH通胀率很低,稀释效应较轻。在这种情况下,质押的主要激励来自于正收益,即图中绿色区域。

当质押比例较高时(曲线右侧部分),实际收益与名义收益曲线之间的差距渐渐增大。随着越来越多的质押者参与,ETH的增发量增加,稀释效应更明显。除了实际收益的减少外,质押者的一部分激励来源于“稀释保护”,即通过质押对冲通胀。极端情况下,当质押比例接近100%时,质押的实际收益将仅由MEV收益构成,此时以太坊的通胀率将非常高,因为要不断的增发代币奖励质押者。

总结下来就是,质押比例高与低的最大区别,是质押收益的构成不同。低质押比例下,用户会获得实际的正向收益,质押比例提高后,由于通胀率较高,用户最后只能获得较少的收益用来抵消稀释效应,即“稀释保护”。以太坊质押比例越高,新发行的ETH就越多,质押用户的名义收益就越高,然而名义收益高并不意味着实际收益高。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收益构成的变化并不会降低质押的激励作用。如果只看结果,稀释保护和真金白银的正收益,对于用户来说同样具有吸引力。然而,两种不同性质的收益对用户的意义截然不同:当质押比例较低时,质押是一项由以太坊协议为之买单的、有利可图的服务;相反,当质押比例升高时,质押变成了一种对冲通胀的无奈之举。

因此,如果质押比例向右移动到最高,我们可能会陷入一种最差的局面:质押提供的实际收益极为有限,还对那些不愿接受LST的人构成资产稀释的威胁。

任何质押者在同一质押政策下,一定会选择对自己来说实际收益更高的策略。但在以太坊的协议设计中,用户根本无法选择,因为协议的发行曲线决定了质押的最终均衡状态(长期质押供给曲线固定的情况下),出于收益考虑,任何用户只能选择参与质押这一种策略。

独立质押的可行性较差

SSP成本固定,质押越多单位成本就越低,天生具备规模经济优势。随着SSPs管理的ETH数量增加,其边际效率也会提升,能压低成本收取更低的服务费用,吸引更多用户,并实现更高的利润。基于这些优势,成功的SSP可能被视为“大而不倒”的存在,这降低了其面临的尾部风险,并进一步强化了规模效应。

(尾部风险:极端事件的发生风险,这些事件概率极低,但一旦发生往往会导致极大损失)

相反,独立质押者需要自行承担所有成本,成本不会因质押量的增加而减少,反而会因网络负载的增加而有所上升,这正是以太坊通过EIP-7514提案的原因之一。

按照前面的分析,随着越来越多的质押收益被用于对冲通胀,而非获取实际收益,质押者的实际收益越来越依赖于MEV,而MEV收益具有高波动性,会让独立质押者的总收益产生波动。相比之下,SSP能够将总的MEV收入按比例分配给其管理的所有Validator验证节点,有效降低了质押收益波动对其整体运营效果的影响。

随着LST的使用率上升及其货币属性的增强,独立质押和LSD质押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开。换句话说,随着质押率上升,独立质押相较于LSD质押的竞争劣势愈加显著。

在许多司法管辖区,政府对质押收入征税时以名义收入为基础,而不是经过稀释效应调整后的实际收入。通过某些结构设计,LST能够为持有人提供一定的保护,避免这种税收影响,而独立质押通常无法做到这一点。随着名义收益与实际收益之间差距越来越大,独立质押者的收益水平也进一步被LSD质押者甩开。

ETH质押经济学研究:质押收益率曲线该如何设计

基于此,我们提出以下观点:

1. 持有原生ETH应具备经济可行性,确保良好的用户体验,并避免因安全风险导致的价值稀释问题,从而更好地保护ETH持有者的利益。

2. 为了实现真正的经济可扩展性,以太坊的通用货币应尽可能免信任/无需信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健和广泛的适用性。

3. 资产价值的稀释保护成为质押的主要激励构成,对质押者和ETH持有者来说都是不理想的结果。依赖稀释保护作为激励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市场波动,削弱了质押机制的初衷。

4. 高质押参与率会进一步加剧独立质押者在市场中的竞争劣势,可能让更多用户倾向于利用SSP进行质押,导致质押的集中化,不利于网络的去中心化和安全。

以太坊未来能达到的质押比例仍不确定,我们需要主动采取措施,确定一个最优的质押比例,防止比例过高产生负面影响。即使高质押比例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有利的,这个选择也应当是经过充分考量后做出的,而非受到市场外部因素的随机影响。

质押参与比例的最终目标

我认为,以太坊的质押政策应当以质押比例为基准,而非ETH的质押量。ETH的供应量受到EIP-1559和发行机制的影响而波动,以质押比例为标准能够适应这种供应变化。虽然目前ETH的供应变化非常缓慢,自The Merge以来每年下降约0.3%,但其长期影响不可忽视。设立以质押比例为基准的政策,能够在更长时间范围内保持稳定,无需频繁调整。

如前文所说,当前的发行曲线虽然确保了最低的质押水平,但缺乏限制质押比例上限的机制,这可能会导致质押比例过高。我们认为,一个完善的代币发行政策应当设定质押比例的上下限,来确保网络安全,并维持合理的参与度具体而言,该政策应努力将质押比例保持在一个“既能确保网络安全,又能避免负面外部效应的最佳范围”内。

为此,以太坊可以对过低的质押比例设置超高奖励,对过高的质押比例设置超低奖励、甚至是负奖励,来调节质押比例。通过这种方式,以太坊可以调控质押参与度。这种政策设计的曲线可以参考Vitalik所提出的示例,该曲线展示了如何在不同质押比例下调节奖励,以引导质押行为。

ETH质押经济学研究:质押收益率曲线该如何设计

如图中的发行曲线所示,质押参与度较低时奖励丰厚,与当前的政策一致。随着质押参与度的提高,质押收益逐渐减少,直至转为负值。换句话说,质押的收益最终将减少到不再具有任何吸引力,从而抑制质押行为。然而,这种负收益状态不会长期持续,质押参与度会因为这种机制的调节逐渐降低,并在某个合适的水平达到均衡。因此,呈现出这种收益曲线规律的模型,能够确保质押比例维持在合理范围内。

事实上,要达到合理的质押比例范围,并不需要选择一条收益迅速转为负值的曲线,那些在某个临界点之后仅将质押奖励控制在零或接近零的曲线,可能已经足够达到同样效果,既能抑制过度质押,又能维持系统的稳定性。

确定合理质押比例范围带来的影响

确定合理的质押比例的优势在于,能有效避免高质押率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不过,这种策略并非没有缺点,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独立质押者在此情况下面临的奖励具有波动性。与高质押率的环境类似,在确定合理质押比例的策略下,激励来源有很大一部分是MEV收益,这会加强其波动性。

因此,尽管确定质押比例范围的优点很多,但也可能加剧本就存在的收益波动性。MEV风险可以通过引入Execution Tickets或MEV Burn等机制来解决,或设置质押费用的方式来缓解,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收益的波动性。也有一些人反对将质押比例确定在某一范围内,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这样做可能会降低整体的均衡收益,从而加剧独立质押者与SSPs的竞争,以及不同SSPs之间的竞争。

反对者的逻辑是,整体均衡收益降低导致资金供应不充足,一些SPPs采用的质押形式可能对以太坊协议更有益,但由于其项目竞争力不足,难以持续盈利而存活下去,导致以太坊的整体效用更低。要应对这一问题,仍然要分清名义收益和实际收益。

虽然确定质押比例范围的策略可能降低名义收益,但实际收益未必会受到影响,。以下示意图进一步了说明这一点。

ETH质押经济学研究:质押收益率曲线该如何设计

ETH质押经济学研究:质押收益率曲线该如何设计

上图表示采用确定的质押比例范围时,系统达到长期均衡的情景,下图则大致展示了当前以太坊代币发行曲线下的情景。这两个例子都基于相同的假设:约1亿ETH参与了质押,即长期质押供给保持一致,这样的对比才有意义。

下图中,大部分质押激励用于稀释保护,因此实际收益率仅维持在约0.5%左右。而在左图情境中,系统会达到一个较低的名义收益率均衡点,但由于通胀率较低,实际收益率会提高至约1.4%。

这一例子清楚地说明了,确定质押比例范围会合理地提升实际收益率,可以缓解质押者之间的竞争压力。此外,这也有利于不参与质押的ETH持有者,因为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稀释风险。

开放性问题

本文提出的策略是确定合理的质押比例。然而,这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质押比例的理想范围是多少?

对于质押比例,我们已经讨论了不理想的范围,但并未明确提出理想化的质押比例区间。其实这个问题相当复杂,需要在社区内进行深入讨论,并会参考Vitalik和Justin的一些意见。

该问题的核心在于权衡——较低的质押参与度会增加协议受到攻击的风险,而过高的质押参与度则可能带来负外部效应。为了更好地确定质押区间,我们可以对不同质押比例下的效用进行建模。一种可能的效用曲线如下所示:

ETH质押经济学研究:质押收益率曲线该如何设计

2.如何选择合适的质押收益曲线以达成目标范围?

确定合理的质押比例后,设计者还要选择合适的质押曲线,来实现以太坊质押参与度的均衡。设计者要仔细评估不同曲线的优缺点,挑出最合适的方案。同时,设计者可以继续探索其他机制,例如类似于EIP-1559的反馈控制系统,根据网络状况动态调整质押发行曲线,以确保曲线与网络需求间的匹配度达到最优。

3.如何确保在近零或负发行情况下的激励相容?

激励相容由诺奖得主利Leonid Hurwicz提出,是机制设计的重要原则,具体是说如果某种机制可以将系统内的个人利益与系统整体利益统一起来,该系统就是激励相容的。

以太坊PoS发行的初衷是通过经济激励吸引验证者参与共识,然而在某些质押参与率下,发行收益可能趋近于零,甚至出现负值。尽管在这种情况下,验证者可能为了MEV收益继续质押,但如果缺乏常规的质押奖励,验证节点可能在出块和验证时缺乏足够动力,也就是说当质押发行量过低时,共识机制可能面临失效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太坊协议可以对所有验证者收取一定费用,并根据验证者是否称职进行再分配,重新建立激励相容性。然而,这种方案的实施将增加协议的复杂性,因此需要进一步探讨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4.如何以相对(质押比例)而非绝对(固定ETH数量)方式来设定目标范围?

其实也可以将质押发行水平设置为某一绝对的ETH数量,比如3000万枚,或4000万枚ETH,然而为了让发行政策更具前瞻性和适应性,最好直接把质押比例作为考核参数。为了让发行政策以某一特定的质押比例为目标,协议需要掌控ETH质押量和供应量。

5.当质押参与率超出目标区间,如何使其恢复到目标值?

如果当前的质押参与率就在目标区间内,当然是最理想的情况,但如果超出该区间,就必须采取一定措施降低质押参与度,使一部分质押者收益不足进而退出质押。即使我们用最温和的手段降低参与度,这个过程也会对一些质押者产生不利影响。如何尽量降低这种影响仍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结论

我们讨论了当前的以太坊质押激励政策与代币发行方案,详细解释了该发行方案存在的负外部性,探讨了一种可以解决问题的新政策,就是将质押比例设定在一个目标范围内。

然而,鉴于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验证者费用机制和链上MEV捕获机制上的缺失,实现该政策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我们提议在这段时间内,对现行的ETH质押与代币发行政策进行革新,作为迈向目标政策的关键一步。

为此,我们在即将到来的Electra升级中,提出了一项关于改革质押发行政策的提案(相关内容可以参考文章Electra:Issuance Curve Adjustment Propos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