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私募投资情绪降至冰点,未来该何去何从?

原文作者: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目前,私人加密风投的情绪是自 2022 年第四季度以来最糟糕的。

随着我们进入今年的最后筹资冲刺阶段,以下是一些关于当前局势的思考以及未来的关注点。

在过去的一个季度中,平均协议估值大幅下降。Pre-seed 阶段的估值现在稳定在 1000 万到 2000 万美元之间,而 Seed 阶段则在 2000 万到 3000 万美元之间。

这些估值水平与 2024 年第一季度相比大相径庭,当时的估值几乎是现在的两倍。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呢?

  1. 风投资金短缺

  2. 持有资金的风投变得谨慎

  3. 风投币在公开市场表现不佳

  4. 投资者感到创新不足

  5. 选举带来了显著的风险因素

1. 许多风投已接近基金的使用期限,要么尚未筹集新基金,要么在筹集过程中遇到困难。许多有限合伙人(LP)在重新投资前等待收益分配。

由于风投对收益分配没有明确的预期,他们对剩余资金的使用变得非常挑剔。

2. 在 22/23 年保持谨慎的风投在 23 年第四季度市场回暖时感到错失机会。他们在 24 年第一季度的火热市场中过度投资,如今正在承受后果。

即便他们手中有资金,他们仍然对市场持观望态度,等待更好的投资时机。

3. 风投币的表现远逊于主流币(甚至是 memecoin),这让风投对投资方向感到困惑。

加密私募投资情绪降至冰点,未来该何去何从?

  • 私人市场吞噬了大部分收益

  • 低流通量和高 FDV 带来了极大的通胀风险

  • 风投币的 Token 价格在公开市场上持续低迷

4. 投资者感到创新不足

CT 时间线上的讨论围绕网络扩展与 L2,模块化与单片,L1 与 L2 费用等进行,这些都是零和博弈的信号。

如果生态系统在不断发展,我们会努力吸引新用户并寻找融资机会以推动创新。

5. LP 和风投正在观望选举结果

Gensler 并未显示出放缓的迹象。当即将上任的政府有可能继续对你的行业施压四年时,这并不是一个好兆头。

加密私募投资情绪降至冰点,未来该何去何从?

加密私募投资情绪降至冰点,未来该何去何从?加密私募投资情绪降至冰点,未来该何去何从?

如果我有一个好主意并想筹集资金,我该怎么办?

不要犹豫,但要谨慎筹资。

最终,筹资是建立订单簿需求侧的过程。作为创始人,你需要在估值、稀释和合作伙伴质量之间取得平衡,但你并不知道市场上你的项目的最终定价会是多少。

很多创始人在与投资者交流之前就已经设定了他们的估值。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这样做非常危险。

如果你对估值的期望过高,你将浪费大量时间去发现市场的实际定价低于你的预期,这过程中会错失很多风投机会,最终可能不得不接受更低的价格和不理想的合作伙伴。

以更低的估值回到理想的投资者那里是一个失败的策略。

95% 的风投会在你降低估值后自动拒绝,因为 1)这传达了一个信号,即其他投资者已经看过并拒绝了, 2)他们已经在寻找下一个机会。

相反,你可以设定一个比预期更低的估值,或者让市场来决定。

当你开始获得关注时,价格总是可以上涨。有趣的是,那些已经承诺的投资者会觉得支付更高的价格是值得的,因为他们“赢得”了这笔交易。

有些创始人可能会说“我会等到筹资环境更好”。

好吧,但这可能需要 6 个月、 12 关于甚至 18 个月。当你可以筹集一些资金,测试你的想法,并在不成功时继续前进时,等待并浪费时间是不值得的。

很容易关注消极面,但仍有很多理由保持乐观

1. 稳定币、去中心化基础设施(depin)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等领域已经走出了幻灭的低谷。这些领域都花了超过 5 年的时间才成熟。

2. 我们正处于利率下降的边缘,这将显著增加市场的流动性。比特币和以太坊的 ETF(很快可能还有 Sol 的 ETF?)准备接受新的机构资金流入。

3. 创始人开始重新考虑以高估值筹集巨额资金并启动协议是否对长期社区有益。

我知道一些知名项目正在积极地拒绝新资金,并以合理的估值启动。

3a. 这是对第 6 点的回应,也是对私人市场供需平衡的健康调整。

我希望这是一个不断增长的趋势,创始人能够认真考虑以确保项目的长期可持续性。

4. 消极情绪已经排除了所有的加密投机者,去除了杠杆,剩下的都是长期的建设者(大多可以通过邮件联系到!)。

现在正是与志同道合的人合作,并在众多优秀人才中激励自己的最佳时机。

观点:为什么我对BTCFi持怀疑态度?

原文作者: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投资者常引用的比特币主要上涨理由是“数字黄金”情景,即 BTC 将作为对抗通胀的对冲工具。在传统金融中,黄金被用作通胀对冲工具,因为其价值通常随着通胀而上涨。黄金并不产生收入;其回报仅来自于价格升值。事实上,由于储存和保险成本,黄金甚至可能带来负收益。投资者购买黄金是为了保持购买力,而不是为了获得收入。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你不能两者兼得。

回到比特币,大多数 BTCfi(BTC L2s 等)投资者共享的主要理论是,即使只有 5% 的流通 BTC 进入收益生成协议,也可能使该领域扩大 100 倍。因此,大多数投资者押注于自上而下的增长:这个领域相对于其他领域的增长速度更快。

虽然 BTCfi 的故事引人注目,但我认为 BTC 更像黄金而不是收益生成资产:至少这是许多投资者坚持的理论,他们将 BTC 视为宏观资产和通胀对冲工具。即使只有 5% 的 BTC 进入 BTCfi 生态系统,这个预期也可能过于乐观。

第一个结论是:如果这是基本情况,一些估值可能已经偏高。

第二个结论是:如果你已经接受 BTC 是对抗通胀的工具,那么可能需要重新审视你的 BTCfi 理论。你可能同时看好两个相互矛盾的观点。从哲学角度来看,BTC 持有者和收益追求者之间的重叠很小。

反方观点

尽管我对 BTCfi 理论持怀疑态度,但也有必要考虑相反的情况。上一个周期中 wBTC 的供应量以及 Celsius、BlockFi 和 Voyager 的 BTC 持有量可以很好地反映 BTC 持有者和收益追求者之间的重叠情况。目前,wBTC 占 BTC 供应量的约 0.7% ,而 Celsius、BlockFi 和 Voyager 共持有约 50 亿美元的 BTC,占总供应量的约 1.1% 。无论是这些平台的衰退还是 wBTC 供应的停滞(见下文),这些指标都没有显示出 BTC 收益需求的积极变化。

观点:为什么我对BTCFi持怀疑态度?

(来源:)

最后,有人可能会认为,由于 BTC 比黄金更容易存储和交易,可能会因为其更高的流通性而产生对收益生成机会的更高需求。然而,自 2012 年以来,BTC 的活跃供应一直在下降。

观点:为什么我对BTCFi持怀疑态度?

总之,在当前估值下,我仍然对 BTCfi 理论持怀疑态度,因为在哲学和经济上,BTC 持有者与收益追求者之间的重叠很小。

观点:为什么我对BTCFi持怀疑态度?

感谢  提供的帮助和数据。

浅谈MATIC代币升级影响:POL代币未来价值如何?

原文作者:hitesh.eth,加密 KOL

原文翻译:金色财经 xiaozou

MATIC 升级为 POL 之后,代币经济学会发生什么变化,对 POL 代币的未来价值有何影响?本文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

Polygon 在去年的路线图中宣布了两个主要计划。第一个计划是将 Polygon PoS 链升级为 ZkEVM Validum 链,以获得更高的可扩展性、更快的最终确定性,同时可连接 AggLayer。另一个计划是通过 1: 1 的 MATIC-POL 代币迁移来启动 POL 代币。

浅谈MATIC代币升级影响:POL代币未来价值如何?

从 2024 年 9 月 4 日开始,持有者就可以将他们的 MATIC 1: 1 迁移为新的 POL 代币。币安、OKX 等 CEX(中心化交易所)将代表用户处理迁移。

你只需遵循他们的公告,取消所有未结订单,如果你持有 MATIC 的话,那么你将收到的是 POL 代币。

浅谈MATIC代币升级影响:POL代币未来价值如何?

一些 DEX(去中心化交易所)和 DEX 聚合平台将使用自己的 UI 进行 MATIC 到 POL 的迁移,你也可以使用 Polygon 迁移门户或智能合约地址来自己完成此迁移。

有趣的是,代币升级还给代币经济学带来了重大改变,其设计考量还涵盖了未来路线图和价值捕获。

浅谈MATIC代币升级影响:POL代币未来价值如何?

带来了哪些改变?

Polygon 验证者的 Matic 代币通胀奖励在 Polygon 完成通胀周期后于去年结束。

我们都知道,在没有代币奖励的情况下维持网络增长有多么困难,因此他们需要解决这个问题,来保持网络的有序运行以及维持验证者的热情。

每年将有 2 亿枚新代币 POL 投入流通中,用于未来 10 年对验证者的奖励,如果 1 POL = 0.5 美元,那么这 2 亿枚代币的价值就相当于 1 亿美元。

这是他们将获得的标准报酬,但 Polygon 也提供了一些额外奖励,鼓励他们扮演更多角色支持其他链。

Polygon 已经建立了一个 L2 创建技术栈,他们还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流动性层,称为 AggLayer,这将帮助 L2 通过 Polygon 网络为自己的生态系统提供充足的流动性。

浅谈MATIC代币升级影响:POL代币未来价值如何?

这里的想法非常直接,作为一个质押者,你将把你的权益委托给验证者,验证者将通过通胀周期铸币,他们将从聚合者那里收取费用收入,他们还将从作为 Polygon 网络一部分的 CDK 链中获得额外的代币奖励。

浅谈MATIC代币升级影响:POL代币未来价值如何?

奖励分为两种:

  • 为质押者提供 CDK 链代币奖励

  • 与质押者分享 AggLayer 的费用收益

更多奖励形式还在筹备中:

  • 共享排序收益

  • 零知识证明收益,等等……

这就像是一个验证者支付网络,鼓励他们在不同的时间扮演多个角色。

浅谈MATIC代币升级影响:POL代币未来价值如何?

我们已经讨论了新代币经济学的基础。

代币需求端:

我认为这非常简单——这将是一种由质押驱动的需求。MATIC 持币者只有不到 3.3 万人参与质押,而且由于缺乏奖励,最近的整体质押率一直很低。

浅谈MATIC代币升级影响:POL代币未来价值如何?

目前的质押收益率在 5.65% 左右,比 ETH 好,但要低于 Solana 和 Avalanche。在 POL 迁移及新的通胀政策激活之后,收益率应该会上升到 7-8% ,并且随着 AggLayer 和 CDK 获取更多的采用,收益率可能还会继续增加。

浅谈MATIC代币升级影响:POL代币未来价值如何?

最终,最好的情况是那些 POL 质押者开始以空投的形式获得额外的代币奖励,类似于 Celestia……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也相当高。

AggLayer 上已有十多个资金充足的项目,它们可能会在合适的时候进行一些空投。

浅谈MATIC代币升级影响:POL代币未来价值如何?

这类行为将推动 FOMO 的形成,并可能使质押者数量从 3.3 万增加到至少 10 万。Celestia 拥有 40 万名质押者,从中你可以看到质押需求的上升潜力。

总体而言,我认为这是 MATIC 代币升级的好时机,随着 Polygon 的整体技术部署,他们可以通过在他们的关键基础设施产品(AggLayer)上建立更多的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对该代币的更多需求。

Odaily编辑部投资操作全记录(9月4日)

本新栏目为 Odaily 编辑部成员真实投资经历分享,不接受任何商务广告,不构成投资建议(因为本司同事都很擅长亏钱),旨在为读者扩充视角、丰富信源,欢迎加入 Odaily 社群(微信@Odaily 2018 ,,)交流吐槽。

Odaily编辑部投资操作全记录(9月4日)

推荐人:秦晓峰(X:)

简介:期权疯狗,Meme 接盘侠

分享:“九四魔咒”再次应验,今天比特币短时再次下跌 4% 。实际上,从上周开始,比特币低点不断下移,持续测试 58000、 57000 关口,但数次均未跌破,每次急跌后迅速收回, 58000 美元线重新积累了多头头寸,今天上午成功清算了一部分。目前短期仍然看跌,比特币可能继续测 55000 美元以及 5 万美元大关。如果未来两天能够震荡盘整,并且周五晚上美国劳工部公布的非农数据趋于利好,行情有望再次反弹。

操作方面,市场宽幅震荡加剧,波动率增加,多空双开更加划算,推荐 ETH——数次想要雄起都被再次打回原型,涨跌幅数次都强于比特币,振幅更大。

Odaily编辑部投资操作全记录(9月4日)

推荐人:南枳(X:)

简介:链上玩家,数据分析师,除了 NFT 什么都玩

分享

  1. 已在周一分享的 55800 抄底,当前 90% 购入为现货,认为九月会是右侧更低的 V 字走势,个人选择猜底。

  2. 在昨日的文章里选定了长期做空标的,包括某些还没跌的 Restaking 和 AI。详见《》。

推荐人:Wenser(X:)

简介:交易所心碎玩家、群里只有我没出货

分享

  1. BTC NFT 开始回暖,目前观察中,前两天的 Aneemoos 的画风,以及 CryptoKitties 团队的 Egg 系列以太坊 NFT 地板价表现都不错,特点就是总量少、画风好或者有背景,纯文化消费或者搏高点回报;

  2. CryptoKitties 也把手伸向了 Telegram,出了一个小游戏 All The Zen,可以先进官方频道等后续体验资格开放;

  3. 苹果发布会 10 号开始,iPhone 16 要搭配 apple intelligence,虽然市场整体看跌,但是 AI 板块还是有一定的反弹预期,我个人会比较关注 RENDER、ARKM、WLD,之前也有巨鲸抄底 PEPE、FLOKI、WLD,权当下跌时的一点调剂;

  4. 九月魔咒目前来看无解,结合世界局势来看,动荡还是主基调,可能等 10 月下旬甚至 11 月美国大选结束后会稳定一点。

往期记录

推荐阅读

Web3游戏投资回顾:昙花一现的过去,浴火重生的未来

原文作者: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2020 年不仅对游戏行业是关键的一年,对加密货币市场也是如此。比特币的价格从年初的约 7200 美元飙升至年底的 29000 美元,激发了人们对区块链项目的广泛兴趣。随着游戏和加密行业的交汇,Web3 游戏市场应运而生,许多项目在“边玩边赚”的模式下蓬勃发展。

尽管我们自那时起一直关注 Web3 游戏的游戏部分,但尚未深入探讨加密货币动态与该领域投资活动之间的紧密联系。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探讨了几个关键问题:

  • 比特币的价格波动如何影响加密游戏领域的投资活动?

  • 投资者在内容导向和平台导向的加密游戏初创公司中表现出的兴趣有何不同?

  • 哪些初创公司获得了最显著的投资,其退出潜力如何?

比特币价格对加密游戏投资的影响

我们的数据追溯至 2020 年。年初,加密游戏领域的投资活动相对低迷,主要由于市场对加密货币的兴趣普遍不足,加上 COVID-19 大流行引发的市场波动,以及缺乏有效结合游戏与加密的项目。然而,随着 2020 年底牛市周期的启动并在 2021 年初达到高峰,局势发生了显著变化。

比特币价格的飙升不仅重新激发了对加密市场的广泛兴趣,也吸引了新的创作者和投资者,推动了加密游戏领域的新趋势。在 2022 年第一季度,共有 85 笔交易筹集了高达 16 亿美元。我们的分析仅涵盖私人投资,不包括加密公开上市和代币销售。

Web3游戏投资回顾:昙花一现的过去,浴火重生的未来

2022 年是加密市场进入寒冬的开端。3 月,Axie Infinity 所属的区块链服务 Ronin ,约 6.25 亿美元的资产被盗。5 月,LUNA 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困境。年底,又传出一则震惊业界的消息——大型加密货币交易所 FTX 倒闭。尽管这些事件接踵而至,投资活动的减少并未立刻显现,下降趋势在几个季度后才逐渐明显,这与交易公告的时间滞后和市场反应的延迟有关。

到 2023 年,交易活动依然疲软,并在第三季度跌至最低点,这与比特币初现复苏迹象的时间相吻合。值得注意的是,投资活动的增长与比特币价格的波动并不完全同步。尽管新一轮牛市已经开始,比特币在 2024 年上半年超越了此前的高点,但加密游戏领域的投资活动尚未恢复到之前的水平。这部分原因在于许多项目关闭,以及 Web3 游戏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尚在探索其客户群体和业务模式。

加密游戏领域的投资活动

在深入分析交易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背景。加密游戏初创公司大致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类别:

— 内容:包括开发利用区块链技术的游戏和互动体验的公司。

— 平台和技术:包括提供加密游戏所需的基础设施、工具和技术的公司,如游戏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开发工具和社区平台。

2020 年,NFT 概念——大多数 Web3 游戏的核心——仍然相对小众。当年共有 9 笔交易宣布,筹集了 4600 万美元(其中 4 笔在内容领域, 5 笔在平台和技术领域)。如此低的活动水平反映了该行业处于早期阶段,且当时主流认知有限。然而,这种情况在 2021 年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着 NFT 和元宇宙概念逐渐进入主流,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媒体关注,投资活动显著增加。2021 年,我们看到内容领域有 79 笔交易,平台和技术领域有 46 笔交易,总交易金额达到 29 亿美元,与前一年相比大幅增长。这种增长部分归因于“边玩边赚”游戏的普及,以及像 Axie Infinity 这样的早期先锋的,这些项目迅速成为加密爱好者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Web3游戏投资回顾:昙花一现的过去,浴火重生的未来

注意:为了更清晰地展示,内容与平台混合的项目已被排除。

对内容创作者的投资最初在 2020 年占总融资轮次的 40% ,近年来明显超过了平台和科技初创公司,无论是在融资数量还是总资本投入上,都占据了 Web3 领域总筹资金额和交易数量的 60% 以上。这可能是因为游戏开发工作室相比于游戏生态系统的其他参与者,具有更大的规模潜力和/或更快的回报速度。在 2022 年上半年,投资热潮达到顶峰,内容初创公司完成了 96 轮融资,而平台和科技公司则完成了 62 轮。

在此期间,一些最受关注的风投主导的投资包括 Forte、Sorare、Yugalabs 和 Mysten Labs。这四家初创公司共吸引了近 24 亿美元,占 2020 至 2024 年迄今为止加密游戏总投资额的近 30% 。

在最活跃的投资者中,香港的 (ASX: AB 1)尤为突出,几乎参与了所有重要交易。Animoca Brands 参与了 109 轮融资,总金额达 23 亿美元,已成为该领域的领导者。另一位重要投资者是 (a16z),这家常见于我们的基金,通过 28 笔交易投资了 27 亿美元。 和  同时涉足 Web3 和游戏领域,而 、 和  则主要关注加密领域。如今,市场不再仅由加密公司主导;主流风投公司也愈发热衷于发掘和投资新兴技术,寻求超额回报。

Web3游戏投资回顾:昙花一现的过去,浴火重生的未来

Web3 游戏初创公司的退出

然而,并购市场的情况有所不同。这个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许多初创公司尚未发展到成为收购目标的程度。P2E 和元宇宙趋势虽然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但这些概念在大多数情况下的实施并不理想。

尽管市场上有一些收购者,但此类交易仍相对少见。例如, 以 1.15 亿美元收购  是该领域最大的一笔。同时,Animoca Brands 至少参与了六笔并购交易,但大多数交易的财务细节并未披露。

Web3游戏投资回顾:昙花一现的过去,浴火重生的未来

相比传统游戏行业更为普遍的并购活动,加密游戏市场的退出案例较少。比如, 以 600 万美元   或  以 400 万美元 Bark Ventures,这些都是该领域常见的小规模并购。我们记录了从 2020 年到 2024 年至今的 33 笔并购交易,总披露金额为 1.46 亿美元。

高额投资与有限退出之间的鲜明对比突显了加密游戏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虽然预计并购活动可能会增加,但该行业首先需要展示其成熟度。

关键要点

  • 比特币相关投资激增: 2021 和 2022 年的比特币牛市显著推动了投资活动。然而,目前的牛市未能像以往一样激发投资者的兴趣和信心。

  • 加密市场寒冬效应:尽管比特币价格下跌并未直接影响投资活动,但一系列负面新闻加剧了这一趋势,削弱了加密爱好者和投资者的信任。

  • 内容为主的投资优势:内容创作者持续吸引比平台和科技公司更多的资金,并且在 Web3 领域中实现了最大的退出。

  • 高投资与有限并购的反差:尽管投资额很高,但并购活动仍然较少,这表明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随着加密游戏市场的成熟,我们预计并购活动的频率和规模将增加,逐步接近传统游戏行业。

没有一种通用的成功之路。投资者和开发者都认识到,随着新兴技术融入日常生活,新机会正在不断涌现。然而,目前市场上还没有被广泛接受的商业策略来创造独特的游戏体验,现在的做法大多是投资者的猜测。各大工作室正在尝试不同的商业模式:有些专注于“玩赚”机制,而另一些则主要依靠一次性 NFT 转售或 Token 上市来获取收入。

2024 年上半年,Web3 游戏相关的融资活动开始逐步回暖。这一趋势会持续下去,还是会成为过去?我们是否会看到顶级游戏利用区块链技术来增强玩家的积极参与?这些问题依然悬而未决,它们将影响市场的未来走向以及比特币的价格。

OKX总裁Hong:新加坡之旅与未来发展

9 月 2 日,OKX 总裁 Hong 发表最新 blog 《》,具体译文如下:

今天,我们宣布了在新加坡的两项重大发展。这两项发展都表明了我们对在狮城进行负责任地建设的长期承诺。

首先,继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获得大型支付机构执照的原则批准后,我们“很高兴现在 已经获得了 MAS 对 MPI 执照的批准,非常荣幸有机会继续以安全、透明与周到的方式为本地社区做出贡献。新加坡是我们全球战略的重点市场,获得 MPI 执照是我们对新加坡的长期承诺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其次,我们非常高兴任命 为我们的新加坡 CEO。我们的信念和做法就是聘用最好的本地领导人并赋予他们充分的权力,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服务于本地客户。 Gracie 是一位非凡的领导者,她在公共政策、投资管理、资本市场和初创科技企业方面拥有广泛的相关经验。我们很幸运由她掌舵,以推动市场增长和投资。

我们正在努力根据当地法规为新加坡客户优化我们的产品套件。目前买卖/转换交易已经上线,此外,在获得 MPI 执照后的第一个产品升级是与当地银行账户的无缝连接, 使得新加坡客户能够轻松存入和提取资金。请继续关注进一步的更新——团队正在努力工作。

我们在新加坡的长期愿景不仅体现在产品层面,还将致力于通过与监管机构、合作伙伴、更广泛的社区和客户密切合作来推动负责任地创新,并成为当地数字资产行业发展的关键贡献者。我们将调整产品以满足本地客户的需求,同时积极发展基础设施、人才和教育,进而为行业的增长作出贡献。

长期愿景

我们的使命是为客户提供负责任地创新。并通过以下两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这一目标:

1. 本地建设

过去几年,我们的重点是在可持续增长潜力巨大的国家进行本地建设。

包括雇用并授权最优秀的本地领袖。加深我们与客户联系,了解并优先考虑本地需求。我们在本地提供产品创新,并努力成为当地社区的建设性贡献者。

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Crypto 的力量一直有——并且永远会——来自基层社区。如果我们不接近真正的加密用户,我们就会失去焦点和相关性。出于这个原因,我们已经在欧洲、中东、美洲和亚洲等关键地区建立强大的本地团队进行了大量投资。我们为过去几年当地领导层的质量感到自豪。

Gracie 担任新加坡 CEO 是我们致力于在重点市场深化我们的全球领导班子的一部分,她将加入、、、、、和的充满激情的 OKX 领导人团队。我感到非常幸运能与如此强大且多样化的领导团队合作。

2. 负责任地建设

我们战略的另一重要部分是负责任地建设,这一原则指导着我们的工作。原因在于我们需要与大众建立信任,并为客户提供加密货币和 TradFi 之间的无缝转换。

我们致力于投资创新所需的资源,以长期造福我们的客户。因此,我们的全球本地化领导层在过去几年中一直共同努力,在日益监管的加密货币环境中寻找世界各地的商业机会。

最近,另一个重要里程碑是,这将使我们能够向数亿欧盟客户提供加密资产服务。

展望未来

我们在加密领域已经走过十年之久,对当前取得的成果感到自豪的同时还将继续前行。从长远看,实施本地化和负责任地建设战略是推动客户负责任创新的关键。

通过加强在新加坡的布局,我们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我们期待新加坡继续成为与客户及合作伙伴紧密合作的关键地点,同时推动负责任地创新,积极回馈社区。

展望未来,我们将在 2024 年及之后持续分享新加坡及其他地区的更多进展。

Web3 投资机构为行业发声:好事总多磨Crypto 仍在进步

原文标题:《Good Things Take Time》

撰文:Gaby Goldberg,TCG Crypto、Bridget Harris,Founders Fund;编译:Yangz,Techub News 

当前 CT 上的悲观情绪比以往更加浓烈。诚然,在这个由价格主导情绪的行业中,人们对行业前景及其应用场景感到困惑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如果我们退一步观察,会发现大部分的 FUD 其实并没必要。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到行业已经取得的成绩。毕竟,好事总是多磨。 

 「但是加密货币行业没有用例!!!」 

行业是有用例的,只是你没注意到而已。许多从业者希望行业的发展能以某种特定方式进行,要么与他们所期望的完全一致,要么与其他行业长期以来的发展方式并行不悖。然而,对每个行业来说,发展都是不同的,尤其是考虑到一个全新的资产类别从 0 到 1 的发展过程。在面对自身行业的泡沫时,我们很容易对行业的停滞不前感到愤慨。但事实并非如此,下面我们将尝试为大家介绍一下加密货币行业的现状,以及它是如何变得越来越好的。

加密货币行业已找到产品市场契合点 

从行业整体来看,超 66% 的加密货币用户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而中低收入国家的用户则继续显现出对加密货币的持续需求(截至 2024 年 3 月,印度、巴西和越南的加密货币采用率位居世界前列)。美国的加密货币采用率同样很高,但美国人并不一定需要使用加密货币来避免通货膨胀,或者获取相对于美元更为稳定的货币。反观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用户,加密货币对其而言是一种必需品,是一种能够保护他们免受本国政府和金融体系(往往是残缺不全的)影响的机制。例如,在拉丁美洲,人们拿到工资后「立即换成 USDT 或 USDC」的情况非常普遍。此外,超过三分之一的拉美人使用稳定币进行过日常消费,表明许多公司已开始接受加密货币。在全球范围内,Tron 上的 USDT 表现尤为强劲,其流通量约为 600 亿美元,拥有约 4400 万个独立地址。简而言之,在全球范围内使用美元支持的稳定币已成为加密货币的杀手级用例。 

就像 Scott Alexander 在《为什么我对加密货币没有无限敌意?》中指出的,「如果人们尝试进入行业,但只看到猴子 GIF,那不是加密货币的错。」 

加密货币的竞争优势 

在上述例子中,加密货币被视为是一种技术产品,倘若单纯将其视为一种「轨道」,其上存在整个应用和用例生态,能带来比 Web2 时代更好的用户体验。全球最大的预测市场 Polymarket 就是这样一个突破性应用。Polymarket 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所依托的加密基础设施。对于这样的应用来说,加密货币具有竞争优势,这其中有很多显而易见的原因,也有很多不常见的原因: 

  • 全球可访问性:如果市场不是全球性的,就会产生巨大的流动性和准确性问题。

  • 退款风险:人们不可能用信用卡下注 10 万美元,如果赌输了,他们可能要求把钱退回来。对于未采用加密货币的博彩网站来说,这种风险是巨大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些网站历来收取高昂费用的原因。反观 Polymarket,目前是零手续费的。

  • 复杂的协调:对于未采用加密货币且跨境运营的预测市场来说,银行、监管辖区和外汇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协调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除了给用户带来额外成本外,这也使得这类预测市场平台发展缓慢且困难重重。

 作为加密货币如何解锁此前无法大规模运行用例的一个强有力新兴范例,Polymarket 在很大程度上比传统新闻来源更快,且正在向一种全新的媒体形式发展。这种新形式的媒体既是真相的来源,也是一个点对点的社交平台,还是一种激励正确性(至少在现有信息条件下尽可能接近正确性)的参与机制。

Web3 投资机构为行业发声:好事总多磨Crypto 仍在进步

我们甚至可以在 Substack 上看到实时更新的 Polymarket 嵌入(原文中为网页嵌入形式):

Web3 投资机构为行业发声:好事总多磨Crypto 仍在进步

这些小成就不断积累,慢慢地将加密货币带入主流。

Web3 投资机构为行业发声:好事总多磨Crypto 仍在进步

关于 Polymarket 的最后一点是,该团队为同一个愿景努力了很长时间。在近五年的时间里,他们的交易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而他们却坚持不懈地努力着。即使公司差点因为 CFTC 的 140 万美元罚款而倒闭,他们也没有动摇。加密货币行业总是固有地偏向于「当下之事」,人们往往意识不到,「一朝功成」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

Web3 投资机构为行业发声:好事总多磨Crypto 仍在进步

胖企鹅(Pudgy Penguins)是另一家成功破圈的加密货币公司,其产品目前正在美国 Target 、沃尔玛 和 Walgreens 出售(迄今已售出超过一百万件玩具)。胖企鹅并不是「默默 build 然后等待用户到来」的那一类,相反,该公司积极地为现有用户群提供产品。具体来说,胖企鹅正在开发一条易于使用的 L2、一款基于区块链元素的游戏,以及一档节目,所有这些都围绕其可爱的品牌形象(最初只是一个 NFT 系列)展开。值得注意的是,胖企鹅在为其堆栈构建底层基础设施之前,首先在社区分销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这与目前大多数 L2 的做法恰恰相反。大部分 L2 会选择先构建技术,然后再试图引导社区,吸引应用在其生态中构建。 

为吸引用户,胖企鹅想出了一些创意方式,例如,每个实体玩具都会带有一个二维码,可以在 Pudgy World 游戏(Webkinz 风格)中兑换。通过慢慢地向用户介绍加密货币,并确保他们在此过程中获得乐趣 ,这些用户更有可能保持参与并更深入地探索加密货币。 

Web3 投资机构为行业发声:好事总多磨Crypto 仍在进步

为应用搭建桥梁 

Bridge 为消费应用领域的许多项目提供了关键的基础设施。该公司的重心是稳定币 API,特别是发行和协调(在 Bridge 将其模块化之前,这是一个公司规模的问题,各项目必须在内部解决)这两个层面。Bridge 已经证明,做好一件(重要的)事情是加密货币领域的一条稳健之路,也正因如此,他们有着一份令人印象深刻的客户名单。看似简单的应用程序接口在后台其实相当复杂。Bridge 需要负责处理所有的 KYC 和合规事宜,而企业只需与他们整合,就能在法币和稳定币(或不同形式的稳定币)之间进行即时转换。尽管稳定币是加密货币的核心用例,但一直以来都很难找到既能快速又合规地进行转换的解决方案。此外,稳定币种类繁多,每个平台通常都偏爱其中一种。Bridge 以灵活易用的方式解决了这一问题。 

钱包不是难题 

加密货币领域(尤其是对新人而言)被普遍吐槽的一个问题是钱包。选择哪种钱包,如何选择一种能连接最多 DApp 的钱包,以及是否有替代品,是许多用户的困扰。好在,像 Dynamic、Privy、Capsule 和 Coinbase WaaS 等供应商正在为加密货币应用及用户解决该问题,允许个人在不下载第三方钱包应用或托管助记词的前提下进行链上活动。不断修复集成、管理更新并在发布时添加新钱包(确保 TAM 不受限制)是耗费公司重要工程资源的一个问题。而在用户方面,痛点也显而易见。如果没有这些嵌入式钱包,用户可能就没有受支持的钱包(或者,如果他们是行业新人,他们可能根本就没有钱包)。简化新用户的入门流程是行业实现大规模采用的关键。在这方面,这些公司(其中许多是最近几年才成立的)发挥着关键作用。 

Web3 投资机构为行业发声:好事总多磨Crypto 仍在进步

拥抱陌生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了一路上取得的成就。归根结底,如果你认为金融体系应该是快速、全球化、低收费、可访问和为人民服务的,那么加密货币就是唯一的终极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新事物在成熟的过程中都会经历成长的阵痛,或者遭到彻底的反对。印刷术最初问世时就遭到了宗教权威的极力反对,因为这会削弱他们对信息的控制。伊斯兰教直接禁止印刷,而瑞士学者 Conrad Gessner 「要求欧洲国家的当权者执行一项法律,规范书籍的销售和发行。」因为在他看来,普通人不应该接触到如此多的书籍。15 世纪末,意大利作家 Filippo di Strata 曾写道:「笔是处女,但印刷机是妓女」。 

如果说印刷机是妓女,那么以其来类比公众对加密货币的看法可能不是很妥当。但为了进步,我们愿意接受这种抨击。拥抱陌生,就是要知道新技术在开始时往往看起来很「怪异」。 

我们也承认,加密货币领域的绝大多数实验可能都不会成功。但如果你一直坚持这种观点,那你就从根本上误解了突破性技术的发展过程。这一理念并不新奇,互联网的成熟就要求我们告别内部服务器群、网络环路和索尼的 AIBO 机器狗。在人们尝试新技术的过程中,这是一种自然而健康的演变。成功产品的「幂律」正是投资者在进入这些领域时所遵循的。  

基础设施为应用铺路 

本周期的许多突破性应用都得益于新的基础设施,而这些基础设施在上一周期根本不存在。是的,基础设施似乎比应用多,但如果没有强大的底层框架,应用就无法真正存在或扩展。由于大部分基础设施已准备就绪,应用方面的创新也在加速。 

Joel Monegro 在 2016 年提出了著名的「胖协议」概念,即在区块链网络中,大部分价值来自协议而非应用层。

Web3 投资机构为行业发声:好事总多磨Crypto 仍在进步

我们认为,协议层的模块化压缩了该层的价值获取份额,为应用层留出了更大的回旋余地。应用可以利用协议层的模块化组件,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组合和搭配,最终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同时也能获得更多利润)。现在,用户基本上是通过前端向应用付费,而这些前端越来越多地抽象出了协议层。 

有趣的是,由于基础设施的模块化,以太坊应用开发者如今面临的许多问题往往不在技术,而在文化。对于这些构建者来说,他们选择构建的生态对其品牌、社区和可持续性至关重要。有时,这些应用会称自己是「构建在 xxx L2 上的项目」,但如果 L2 不能持续下去,就会降低其产品和品牌的价值。在 Solana 上构建是统一的,因为每个人都默认在同一个单一平台上构建,而以太坊则为开发者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我应该在哪里构建?由于大多数链抽象协议尚未准备就绪,「任意部署」也不是一个真正的选择。当生态变得比应用本身更重要时,两者之间就会产生寄生关系,应用和生态会争夺同样有限的注意力。  

这一切的起因可能是以太坊在市场营销方面的零投入,迫使 L2 创建自己的品牌和风格。这种可信的中立方式造就了丰富多样的 L2 生态,但也导致了分裂。Vitalik 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强调了这一点,他将 L2 比作以太坊本身的文化延伸,「对于亚文化来说,L2 是行动的终极竞技场」。实际上,这些亚文化可能是新兴应用的最佳孵化地。在这些孵化地上,用户会被低费用等优势吸引,社区紧密团结,构建者也大量涌现。此外,底层 L2 的文化也能帮助其应用加强和壮大自己的文化。当然,从基础设施的角度来看,以太坊上的许多 L2 正日趋成熟,使更多的应用得以存在和扩展。

Web3 投资机构为行业发声:好事总多磨Crypto 仍在进步

总结

我们已经经历了多轮牛熊转换,知道基础设施会催生应用,而应用也会催生基础设施。循环仍在继续,我们抱怨的新兴技术正是实现低收费链、更好的分销和更高质量用户体验的产品,而所有这些最终都会推动采用。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值得肯定的是,尽管行业经历了 FTX 等巨头的崩塌、面临不断的监管阻力和市场的剧烈波动,我们还是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的行业还很小,还处于发展初期,我们所做的工作应该是正和的。是时候重新点燃心中的壮志了。正如老话所说,好事多磨。

黑神话第一个投资人谈Web3游戏:不热爱游戏怎么可能做出好游戏

米哈游大伟哥在一条朋友圈下面评论,「我就在这里暴言一句,过去五年中国游戏行业最强投资人:Daniel,没有之一。」

发这条朋友圈的人叫吴旦(Daniel),他是第一个投资《黑神话:悟空》的人。七年前,他担任总裁的英雄游戏以 6000 万投资游戏科学,占股 20%。直至 2021 年腾讯入股前,英雄游戏是其唯一的投资方、最大的外部股东。

所有人不知道的是,除了 6000 万的股权投资,英雄游戏在《黑神话:悟空》这个项目上又至少追加投了一个亿。这一个亿也让英雄游戏成为了《黑神话:悟空》唯一的联合出品方。

黑神话第一个投资人谈Web3游戏:不热爱游戏怎么可能做出好游戏

Daniel 的朋友圈

事实上,从投资维度来看,上半年全球重磅发行《鸣潮》的库洛游戏可能是 Daniel 更为成功的投资案例。从 2017 年第一笔投资起一路加注,他一度持股高达 49%。

他是眼光独到的谋士,更是陪在创始人身边真正的朋友。游戏科学立项《黑神话:悟空》,他在第一时间跟进了一个亿,并帮着黑神话项目组搬迁到杭州,在杭州找了一座山里僻静的工作地。他甚至借了一辆他父亲在杭州的车,供创始人冯骥(Yocar)使用,方便他在杭州出行。

黑神话上线,Daniel 在朋友圈写道:很多人来问,怎么投的黑神话,怎么投的鸣潮。「我其实答不上来,因为这里面的方法论简单到没啥可说的(多说一句都是装逼),就是:事在人为….. 人对了就行。如果真有什么方法论,其实还是带我入投资行当的老师,徐老师,王老师,和 Anna,给我植入在内心深处的一些对人的感觉,和对人的信任。每到有点小成绩时候,都会格外想念真格的老法师们。」

2012 年,在德勤做审计的 Daniel 在一个饭局上遇见了 Anna(方爱之,真格基金创始合伙人兼 CEO)。

Anna 说,「吃完饭他就说想来真格,还要找我谈话。我就觉得我们没有预算,还要付房租,这帅哥来我们这干嘛呢?但正好我们天天在做表,缺个财务,工资还能付得起。那行吧,就来帮我们做点报表。」

那时候 Daniel 喜欢穿大裤衩和拖鞋上班,天天痴迷打游戏,memo 也不写。徐老师(徐小平老师,真格基金创始人)就对 Anna 说,那就不要让他做那些财务了,你就让他看游戏好了,他能变成中国最好的游戏投资人。

入职一年半后,Daniel 升任真格基金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他在真格的三年,投出了《超级英雄》、《全民枪战》、《虚荣》,一度占整个市场上成功创业团队手游的 70%。后来他从投资人转型成为了一名创业者,与应书岭一起创办了英雄游戏。

上周,Daniel 回到了真格,和我们谈起了《黑神话:悟空》和《鸣潮》投资决策中的投人哲学。游戏行业做了这么多年,关键还是「从人本身出发」。

以下为访谈节选。

黑神话第一个投资人谈Web3游戏:不热爱游戏怎么可能做出好游戏

很爱做饭的 Daniel(左)在 Airbnb 做早餐

大一暑假,他曾在杭州一个酒店厨房里学习

王老师(右)表示,

「Daniel 的葱油面是真格早期看项目必吃的」

01「撇开所有商业的条件,我想他成」

Q:回到那个时间点,Yocar 带着老同事从腾讯《斗战神》出来。这是一个所有人都在抢的白马项目吗?

Daniel:说实话,他们当时是一个肯定有人看得上,但也肯定有人看不上的团队(笑)。比较两极评价的团队。客观回想,当时应该也有别的公司给了 offer,但是估值和给钱速度,都没有我的 offer 更让团队心动。当然,我的决策速度和给钱速度,肯定也是受了真格的影响。在真格的时候,徐老师推过一个改革叫做一页纸 TS(Term Sheet,投资意向书),给我的投资风格带来了很深的影响。

现在回头看,很多人说黑神话团队很厉害,做过《斗战神》。但假如你了解游戏行业,《斗战神》是一个在当年花了那么多钱,但商业回报不够好的项目。那时候所有人考察一个游戏团队厉不厉害,只有一个指标,叫做「能不能赚钱,商业化能力强不强」。这个一定是受很多人质疑的。但同时,他们的内容能力,制作经验,又让很多人心动。

Q:为什么会轮到英雄投?《斗战神》当时在行业内是很有名的,但腾讯不投,网易也不投。

Daniel:我觉得是个双向选择。两位大厂不投,要么是决策慢,要么是不想投,要么是给不到我给的估值,背后都有可能性。

我相信很多人会觉得这个团队商业化能力不行,太理想主义。但结果最后赚钱它也不是靠商业化能力,它是一定程度的靠理想主义。或者创始人说的,务实的理想主义。

但我当时聊完,是坚决地,决绝地,想立刻,第二秒钟,就和团队签约打款。英雄当时并不是很有名,我们也只是一个初创公司,有点像真格早期作为一只新基金的状态。但真格过去给我的培训,让我在那一瞬间,知道,我只有足够快足够「狠」足够有诚意,才能达到我想要的。

Q:当时「坚决地,决绝地」决定投资的原因是什么?

Daniel:当时我和 Yocar 聊完,太罕见了。这样的人才。

首先那时我已经在做英雄了,过程中就会深入研发,深入研发就会理解「工业化水平」能力,就是怎样让很多很多的人在一个项目上发挥足够好的耦合能力,安排好流水线,让生产能力很高效。

当时我有一个浅显的判断,假设游戏往后走,工业化水平是最重要的。工业化水平一定是基于项目经验而来的。你没有经历过两三百人的项目,你就不会有这样的工业化的经验。这里面很复杂,有对管线的理解,对工具的理解,等等。

全中国能有这样大项目经验的,是很少的,腾讯的《斗战神》和《天涯明月刀》,网易的《逆水寒》,就这三四个大的 MMO 项目,很少很少。这样的项目经验是 100% 稀缺的。

其次,当时聊完的第一感受是,他是个全才。游戏行业的制作有从技术、美术、策划、运营出身,都有。某种程度上都会有短板。但 Yocar 真的都懂。他既有很强的审美,也懂策划,也懂些技术,都有很强的理解。

然后他还很高知。和他讲话有种在和生物学家讲话的感受,理论上他是可以读到生物学博士的人。但同时他又很人文,能和你聊数学、聊哲学、聊创作表达,聊宏观环境,就和王老师一样(王强老师,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什么书都读。

我不知道这些东西最后会折化成什么。当时你不会想象到他所有的这些,最后都会在《黑神话:悟空》这个产品里折现出来。但那一瞬间我很被吸引。就是天才,全才。

Q:见第一面聊了什么?据说只聊了不到半小时。

Daniel:第一次见在深圳,Yocar 和我讲团队的历史,和当时做《战争艺术:赤潮》的思路。他的聊天方式非常战略,你不会觉得他是个游戏制作人。他永远会先讲,我举个例子,今天有个《流浪地球》,这证明了什么?理论上中国应该有什么样的市场?宏观到微观的一种讲事情的方式。

还有个聊天细节很有意思。《斗战神》和《百将行》的宣传片质量非常高,像电影一样。我问他,为什么这些片子可以拍得那么好?他说你知道我大学干嘛吗?我大学每天就在寝室里沉迷看广告片,看了几百部。

他就是这样的人。Yocar 是个什么样的人?你看他的朋友圈,每隔几天就推荐一部动画,隔几天推荐一部电影,隔几天又推荐一本书。他永远在各种各样的内容作品里遨游。他所有的推荐都是用押韵的打油诗来描述,但凡哪天朋友圈突然不押韵了,底下还会一堆质疑,今天怎么不押韵了?

Q:2017 年英雄投了 6000 万,占 20%。在那个时代也是很贵的钱了。

Daniel:这哥们毕竟还是一个师出有名的人。当时想一想,无论如何还是得投。这样的人才太稀缺了,这样的团队太稀缺了,这样的项目经验也太稀缺了。

其实突然碰到一个 6000 万的项目,还是要咬咬牙的。原来在真格做的 deal 都是几百万几百万的。。。相当于一直做天使投资,突然遇到了一个天使项目但要 B 轮融资的金额在当时。

Q:其实英雄投资时是奔着《战争艺术:赤潮》去了,团队还没有开始做《黑神话:悟空》。确定要立项做单机,这个决定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又给了 1 个亿?

Daniel:到 2018 年团队在正式做《黑神话:悟空》之前,做过 3 款产品,从《斗战神》,到《百将行》,再到《战争艺术:赤潮》。简单来说,大概是 12 年, 三四年一款产品,也可能更久(斗战神的实际开发时间不详)。

其实当时的情况是,做完赤潮了,团队处在一个相对迷茫的状态,那时账上的钱已经不多了。我们就在深圳的湘赣农庄聊,这地方巨好吃,安利。我问他以后怎么办?

那时候经过仔细地讨论,Yocar 说了他的想法。也就是他新华社采访里说的那些,其实都是真实客观的情况。他怎么看待单机市场,怎么看待这个机会,等等。对我来说,当时最打动我的,还是他展现出来的那种状态吧。就是一种时刻先自省,面对困境或者失败,向内寻因的能力。

大概的意思是,他说:我们首先要先了解自己。我这个团队就不能做纯商业游戏。我们有自己审美的坚持,和玩法的坚持。我们对很多纯商业游戏的热爱和体验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做更打动自己的产品。

对我来说,既然这个团队做不了商业游戏,也不那么想做了,那就还是做自己喜欢的再试一把。

其实当时我主要是基于几个判断,也就是这件事情要成立的几个大的假设。1)假设单机市场真的存在,有这样的大机会。2)假设讲好中国故事,有大的时代红利。3)假设团队能真的做好中国故事,以及有实力制作出 3A 水准的游戏。

这里面,1),2),有电影行业已经跑在了前面,验证了这样的大 story 的成立。

而 3),其实是我最最看重的。也就是,我深刻的相信,这个团队有真的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以及有制作出 3A 游戏的能力。我记得 Yocar 当时的原话,「人一定要把自己的事业,与国家民族的崛起绑定,才能获得最大的动能,这是最朴素的情怀也是最基本的理性」,这是他对这件事情的态度。

而他们历来的游戏作品里,所体现出的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以及如何把中国文化用一种自己的审美能力所产品化的能力,也让我坚信,虽然 3A 游戏制作很难,但他们有这个能力去实现。

讲好中国故事是个大命题。很多人是假的,但他是真的。

Q:英雄内部怎么看?

Daniel:公司大部分还是反对我。其实做完赤潮,公司内部对这个团队的反对声音还是有的,至少参与赤潮项目的团队。。。大部分都离开英雄了。。。

而且某种程度,投入这样级别的项目,也是和公司内部的项目团队抢资源,毕竟公司的钱是有限资源。

Q:但从你的角度来看,世界上商业模式更好的游戏有那么多,赚钱的路有那么多条。即便他能做出第一个像《流浪地球》一样的单机游戏,为什么不去投资其他能带来更高回报的项目?

Daniel:某种程度上就是你希望他成。对 Yocar 这一个人,我撇开所有商业的条件,我想他成。

他不成,我也替他不甘心。其实是有这样的情绪在的。这也是真格人文的部分带给我的,我也很想一个中国文化的东西在某个时间点以这样的形式出来。我也很想玩这样的一款游戏, 且我深信不疑这个团队能做出来。

02「最难的是他的心性」

Q:很多人说黑神话的成功是一场天时地利人和。

Daniel:他的天时太关键。当时我们立项的思考出发点,就是《战狼》加上《流浪地球》的火爆。我们判断假设有突破技术和品质天花板的作品出来,国人自豪一定会带来很大的商业成绩。

西游是中国故事。这支团队做过《斗战神》,本身就是一帮西游学家,西游学家这个词也是团队教会我的一个词。做一个 IP,花时间最多的其实是世界观和美术怪物的设定上。比如今天我画一只怪物,它长什么样?需要大量的研究。所以理论上他们一直做一个风格的游戏,就会越做越顺。

在那个时间点,中国市场上卖过最多的单机是 10 万套,我们当时判断《黑神话:悟空》是 1000 万套(上线仅三天,黑神话全平台销量即破 1000 万)。

最难的是你要真的能做成《流浪地球》,那就是团队的实力。但我们判断他有实力。

再往后就都是走一走、试一试,不断吃苦,在无人区里探路的过程。第一个片子出去,b 站就有 5000 多万的播放,就很好。

Q:有没有想过发售后最差的结果?

Daniel:最差的是平淡无奇,你卖了,举个例子,一两百万份。

我最担心的,其实从投资人角度来看,你卖了十万份,那无所谓,你就知道这个市场不存在。你卖了一两百万份,不上不下,钱也不够做下一款游戏,成绩也不足以融钱做下一款,你就卡这儿了。这其实是最难受的。

Q:Yocar 作为创始人,最关键的特质是什么?

Daniel:一方面,是他真的深刻地爱国,这个上面也提了。想做这件事情,和能把这个产品做好,都离不开他深深地热爱祖国的方方面面带来的。另一方面,我的角度看,创始人的特质,最难的其实不是研发实力有多好,最难的是他的心性

泼天的流量进来,很多人会飘的。第一支片子出去之后,5000 多万播放,就开始有很多人都来找他。他对我说,Daniel,你帮我全挡住。我们现在要屏蔽所有外界的干扰。

当时他们还专门从深圳搬到杭州,为什么?就是因为判断,团队的心性也很重要。我不能今天在深圳,做一会儿一个人过来挖你。杭州是安静、合适的城市。其次,闭关在杭州的一个山里,其实是很「苦」的。有一次我去杭州看他,坐他的车,他说他加一桶油可以开三个月。你想,我一桶油没几天就能开完。

黑神话第一个投资人谈Web3游戏:不热爱游戏怎么可能做出好游戏

游戏科学杭州工作室

他们内部永远有一句话,完成比出彩更重要。也是每次我去看他们,Yocar 不断跟我强调的一句话。

做游戏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做减法,一定要有项目的边界感。很多时候项目一做就是十年,或者一做就无止境地花预算。其实今天从专业的游戏角度去看,这个游戏可能还是有很多问题,玩家也有很多挑剔的地方。但我们很清楚,完成本身就是突破。

《黑神话:悟空》组织结构上有 7 个合伙人。所有采访都说这 7 个合伙人一起吃苦。吃了那么多年苦,从来不散。最后那么大的内容量,是所有人齐心协力的结果。

他甚至杠杆了英雄所有的能力。上线之前,英雄整个发行团队几十号人是自愿住在杭州,陪他一起发行。你很难让一个人在别的城市住一两个月,但《黑神话:悟空》有这个团结你的能力。他让你觉得你在为一个理想奋斗,是这个理想的一部分,有很燃的感觉。

我还想到徐老师当年跟团队说的一句话,忘了是在什么场合。他说他投了那么多公司,往往那些真的做得好的创业者,都是心怀对他的感恩的。

今天《黑神话:悟空》这个游戏打完,玩家会看到一长串的名单。名单里有很多很多英雄的人,都是在他做《战争艺术:赤潮》时英雄团队帮过他的人,这些人有些在《黑神话:悟空》的上线过程中是不起作用的。但他感激这些人。这可能也是他的心性的一部分,让人很温暖。

03「我关注的是自洽的天赋」

Q:你在判断要不要投一个游戏团队的时候,你会问什么问题?

Daniel:嗯,是这样,(欲言又止地笑了一下,战术性喝水)原来我在真格的时候,我也很好奇别的投资人会问什么样的问题。当时最开心的事就是和 Anna 去见大佬,我也去听听大佬们都在聊什么,就感觉是一个很好的吸收嘛。

但当我自己真的开始做英雄之后,我发现投资人和团队看重的是两件事情。所以我觉得最终不在于我会问什么,而是你已经有了水平。

你的水平一定来自于你和创始人泡在一起,你了解他在想什么。他在想什么,就是你要问什么。你还不了解他在想什么的时候,你问什么都是错的。

因为我只在游戏这一个行业,我太了解这个行业所有人的想法。我在英雄研发也管,发行也管,投资也管,理论上游戏涵盖的所有方向我都管。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这能在真正意义上驱动你很多东西。

Q:判断一个游戏制作人的能力有哪些标准?

Daniel:一个游戏制作人最需要的能力是宏观的思维。无论是单机还是网络游戏。

游戏有很多玩法,系统、数值,彼此之间都是嵌套耦合的。上来就要想好,怎么耦合,我的目标用户是大还是小,所有的立意、美术、技术都会围绕这个中心去做延展。最完美的状态就是我今天做了一个立项策划案,列了一二三四五条目标。三年做完了回去看,这几个目标没有变过。这是最厉害的,一上来就想得特别清晰。

大部分人只会停留在第一层,「我要做一个好玩的东西」。但他讲不清楚用户群体、系统结构,那就说明想得不完整,是赚不了钱的。游戏最怕想不清楚返工。

再就是看他的游戏审美。游戏审美会趋同于他要做的游戏方向。因为他的游戏审美就是他喜欢玩的游戏类型,游戏类型的经验决定了他制作游戏某种程度的倾向性。你一天到晚读王朔,写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这种风格。魂系游戏某种程度上你觉得它小众,但它增长率足够快,也可以支撑你的投资逻辑。

我投资库洛也是因为发现《鸣潮》的制作人是一个天才。他 90 年,游戏制作经验在当时算是非常非常浅的。但我发现他的审美和画面感非常适合做很酷的二次元的游戏。

如果你了解这个领域,当时成功验证的二次元游戏,大部分都是日式赛璐珞。但相对硬核,带一点点写实感的风格也是二次元一个很大的赛道。当时没人做。这个制作人他虽然年纪很轻,也没完整做过游戏,但对这个文化非常熟悉,很痴迷。更重要的是,他想问题的方式,也是宏观完整,微观惊艳,所以就很坚决地投了。

Q:有哪些事情是见第一面的时候就可以确定的?

Daniel:某种程度还是过程接触。其实我后来觉得,比如你今天和一个人谈投资,我会突然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杀到他公司底下,说下来抽根烟或者下来喝杯茶。你要在不经意之间,在非正式场合去聊天。这样能聊出更多东西。

Q:在和创始人长期的过程接触中,对你来说看到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Daniel:我真正时刻观察的是他们有没有聚焦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坚持不变。

第一要务是战略层面一定要非常确信,不能瞎变。游戏行业有个最大的特点,一个战略至少影响你三年。今天确定要做这个游戏了,假设一年 10 个亿的成本,第二年换战略方向了,这 10 个亿就白烧了。这个过程一定要提醒自己,不能因为任何情况产生变化,不能追热点。

第二要务就是看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必须符合你的生产要素。其次就是看创始人和管理层之间,因为什么事情在高兴?因为什么事情在不高兴?很多小事情在内心里藏着,压抑久了会不好。很关注这种事情,因为这种事是直接影响组织稳定性的。

Q:从一开始在真格进入游戏投资摸爬滚打到现在十多年,你看一个游戏团队的角度有没有发生变化?

Daniel:原来在真格,我最关注的事情是团队的天赋。事在人为,因此那时候只想着人。

我现在关注的是自洽的天赋。这个自洽很关键。它来自很多层面,比如你对这件事情的认可、你和投资人之间的耦合、组织结构,比如这个项目需要很多人,那管理能力就必须得跟上。还是围绕一个事儿要成,它背后一定有几个要素。把要素拆明白,看他这个人能不能搞得定。

Q:对于游戏制作人,从 good to great(从优秀到卓越)的最后一公里是什么?

Daniel:最后一公里就是你的野心。最后一公里一定不是为了钱,是为了你的愿景,你的产品野心。这背后的能量超大。

你必须有这么强的野心才行。因为做的过程是很苦很苦的,游戏行业是全世界最加班的行业,真的永远在加班,永远在试错,永远在无人区迭代。

Q:你怎么识别一个人有没有这样的能量?

Daniel:就跟他聊天的感觉。他在他什么都不是的时候,他会想成为谁,举个例子。

Q:你投资的原则是什么?

Daniel:必须特别早期,这可能跟在真格待过有关系。

第一款产品的发行权要给我。然后持续加注,深筹很关键。只有这三个点结合在一起,你才能利润最大化。

Q:所有人都说不好,只有你觉得好的项目 VS 所有人都说好的项目,你更倾向于前者?

Daniel:一个事情是非常辩证的。假设你问了很多人,所有人都说不好,但你就是觉得好。你就可以吃死它。

我往往最担心的是所有人都说好。你就会觉得这个机会为什么是你?为什么这个项目属于你?一旦形成很强的竞争关系,我一定往后撤。

基本上我的每笔投资,问别人,都有很多的质疑,这会让我觉得更有安全感些。当然,前提也是,我有过真格的经历,我对自己做的投资决策本身有自信和逻辑。

Q:听起来你只投黑马。在游戏行业投白马成立吗?

Daniel:完全白马在游戏行业跑出来的不多。

因为假设你是白马,代表你一定有很强的成功作品。你有很强的成功作品,就代表你一定有路径依赖。你有路径依赖,就代表你一定还是和传统大厂擅长的领域在竞争。

一个行业发展到成熟期代表着什么呢?代表你所有要卷的东西,大厂会花一万倍的时间或者资源跟你去卷。

Q:你从 VC 出来进入产业,现在会给纯 VC 的机构投资人什么样的建议?

Daniel:投资是一个去掉 ego(自我)的过程。你必须是一张白纸,才能真正了解别人。我的好处是我天然是张白纸,我的性格是这样的。

有时候你已经想过一百遍一个方向不靠谱,可能只是他当下想的方向不靠谱,但是人靠谱。就要避免因为 ego 而错判。

看人有三个角度。你可以仰视地看人,俯视地看人,平视地看人我个人比较喜欢,永远保持一开始平视地看人。如果慢慢地你开始仰视地看这个人了,这可能就是你要加注的时候了。

Q:你说过自己现在其实没什么时间打游戏,只打一点作为消遣。当你把自己作为一把尺子去量团队的时候,你是如何保持这把尺子的敏锐度的?

Daniel:提炼的尺子其实不是对产品的尺子,还是对人的尺子。这把尺子一旦形成了,就形成了。我现在很少花时间在提炼这把尺子。

产品审美好的前提是人的审美。对人还是要想明白很多维度。

04「下一个时代的游戏投资机会,两三年之后才好判断」

Q:游戏行业这么多年,最大的爆款都做对了什么?

Daniel:我觉得最大的爆款都是因为你做了别人做不了的事。当年《原神》是这样,《黑神话:悟空》今天也是这样。

因为游戏行业它不是 rocket science(造火箭),花个很多年都能做出来,难的是你有没有这个胆子和耐心去做。

Q:《黑神话:悟空》的投资成功可复制吗?

Daniel:我觉得是不可复制的。主创团队也是很难复制的。这个团队人能做,别人做不了。游戏行业是非常吃天赋的,和吃导演一样。

从我个人的判断来说,今天的年轻一点的开发者很难做出这种单机游戏。为什么?

黑神话这样的游戏,这对一个人整体的人文层面的沉淀要求就很高。年纪相对大一些的开发者,经历的时代变化更多,经历的人生事情更多,沉淀也就更多。而年轻一代的成长环境相对顺遂幸福,做不出这种带厚重感的游戏。往后走,再过十年,看今天被《黑神话:悟空》启发的年轻一代可能才十五六岁,他说我要做这样的东西。那有可能。

下一个时代的游戏投资机会,其实在两三年之后才好判断。眼前我基本全部不投了。

Q:你现在不投(外部的游戏初创公司)了,那在做什么?

Daniel:我现在就在非常专注地做英雄游戏。我一直在做自己的项目,现在 2000 多人。

因为你在投资中有很大的正反馈,反而就会想有一个作品是自己做出来的。当然,这也和客观规律有关。英雄游戏在经历的阶段,也许是黑神话团队当年在做《斗战神》时经历的阶段一样。游戏行业跳脱不出的规律就是需要积累,需要沉淀。我现在会花更多的时间让英雄的团队在正确的事情上积累和沉淀。

Q:这两三年你在等什么?

Daniel:两三年之后 AIGC 会成为一个很大的变量,到那时应该会带来新一轮的投资想法变化。但眼前 AIGC 没有真正意义上形成,它提升了一定效率,但还不够。

Q:我们看见一个新技术兴起时往往会出现「技术+游戏」的趋势,比如 Web3 游戏、AI 游戏,但最后好像都很难出来。

Daniel:我觉得任何时候都是游戏加别的。

任何时候。就是我刚刚说你要关注团队,不要被一些新的方向给骗走。我见过大量的游戏行业创业者在 Web3 出来之后去做 Web3,那些人我就死都不投。首先他就不热爱游戏,那还怎么可能做出好游戏?很浅显的道理。

很多人问我,要不要去做一个 Vision Pro 游戏?我说我们不用做 Vision Pro 游戏,因为我们每天在吃苦锻炼的能力是内容制作的生产能力。它一方面是质量,一方面是效率。

假设 Vision Pro 真的普及了,依托于我的质量和效率本身,就提供最好的内容。不是做得早,就能提供足够好的内容。它是两种逻辑。像早年所有人都说要投一个移动游戏公司,未来颠覆腾讯。不会的。最终还是腾讯碾压这个市场,因为它的生产质量和效率摆在那里,只是这个市场成熟了。

你要抓住的是大厂做不出的。要么是大厂吸引不了这样的人才,比如二次元人才不喜欢进大厂,要么就是大厂没有这个组织效率去做的事,其实你只需要关注这些。

05「自己足够痛苦,但要给所有人希望」

王老师:以前在真格,我们觉得你是一个性情中人,一个很温和、闪着光的孩子。但就是那样一个人,后来到了英雄,现在管 2000 多个人,成为了独当一面的一号位。从进入真格做游戏投资人,到创立公司、做 CEO,你最大的成长是什么?

Daniel:最大的成长其实是足够痛苦。

我原来是一个很随和的人,一起开会就是翘着二郎腿,团队就没有压力感。现在我不是这个状态,我会逼自己尽量不笑。

你会意识到有很多事情都要做得很残酷。公司转型时我上来就开了几百个人。那段时间我手机后来都关机了。那种痛苦在于团队的某个人的老婆会给你发短信说我小孩才几岁,你凭什么这么对我?

转型这一刀下去,慢慢你会找到一些感觉。开人只能一刀,不能今天开一些,明天开一些,后天开一些,会让整个公司的士气不断降低。一刀下去,留下来的人就知道不会是我了。

在整个公司管理过程中,你最后发现最难的其实是找到自己的弱点,或者说,最难的,永远是如何更了解自己,以及怎么和自己合作。比如,今天我虽然表面上相对严苛了,但我内心不是一个很能给团队施压(push)的人,那我就交给会 push 的人。

假设在这个公司我是一个刘备,配合我的人必须是关羽、张飞、赵云这种抽鞭子的人。谋士根本就不搭我,你必须是个武将。另外,因为我不是一个严苛的人,我不会抽鞭子,这代表和我长期合作走得远的人,他必须自驱力特别强。我不喜欢花太多的时间教人带人。

这几年我在英雄经历了一个很大的周期转换。很大的内部调整、思维模式的调整。对我来说,先要确定具体方向,再去调整思维模式,让小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去用小部分人卷剩下的人。在公司内部去慢慢形成这种感受和正面的、积极向上的卷。我的投资,对我来说,就是让小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内部团队的卷,是一种标杆,当然这些标杆现在很大了,可能对行业都是标杆了。。。

我现在每年给公司写一封内部信。春节我不出去的,在家闭关写内部信,慢慢会感觉到自己思考的变化。

其实这也是我在真格学的。徐老师原来不也写信吗?文字的力量远远大于嘴的力量。写多了之后发现自己还可以,还真能写。

17 年写为什么我们今天不能做发行商,我们要转型。18 年写为什么我们要做某几类游戏,我们怎么做?19 年写我们的组织怎么从小团队变成工业化管理团队。20 年写,我们转型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东西,以及外部的世界的变化,诸如此类吧。每年坚持写。

为什么大公司特别好管?王者荣耀的所有人每天都在加班?游戏行业所有人都卷不过大公司,因为它有明显的先富带动后富的效应。一个项目组赚那么多钱,全腾讯的人都知道,那所有人都跟他一样拼命。

创业团队是没有这种能力的,因为你没有一个先富在前面,你就得自己造一个先富。对我来说,我是靠投资,用生态的力量。其实某种程度,腾讯可能也是这样,他们也是先靠投资做的好,当年的四小龙,英雄联盟,dnf,穿越火线,都是投资的。再带动内部实现了研发转型,成就了现在的霸业。其实最早开始做英雄的时候,研究了很多他们的策略和思路。

必须这么一层层往下来,首先不能急。你得找到这个事物发展的规律,得特别耐心。得去观察他们,陪伴他们,这样发展起来。

Q:《黑神话:悟空》对英雄之后会有什么影响?

Daniel:没什么影响。我们在过程中提炼出了很强的发行能力,作为联合出品方,发行工作很多都是我们在做。比如 KOL、KOC 怎么选?怎么做异业联动?这些做下来,我们其实也是有很强的经验提升的。

这个过程学到了很多。比如我们现在整个 KOL 的管理有一套算法,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算法,基于播放量、人次等背后的逻辑,我们可以精准地算出哪些 KOL 的直播带货效果最好,这其实对我们后面做所有游戏都很有帮助。你必须经过一个这样的游戏产品的上线发行,去试,才能试得出来,来打磨你的算法。

Q:你自我成长的方式是什么?有人是读书,有人是思考,有人是聊天。

Daniel:我的方式就是多找人聊天,想尽一切办法和最厉害的人聊。当然我也挺爱读书的。

Q:你最大的天赋是什么?

Daniel:我觉得我最大的天赋就是不要脸。

我讲个故事。大家都不知道这个故事,我今天第一次讲。原来我刚来真格呢,给我的名片是分析师。但当时游戏行业已经兴起了,我的难处是我要见到行业的大老板,把游戏卖给他们。我就自己去印了个名片,叫真格合伙人。这个名片我到现在还有,哈哈。你是还得自己想办法。

比如我最早遇到 Anna,我就主动地说你能不能把我招进去?死皮赖脸地销售自己给 Anna。

王老师:我知道名片这事,你知道为什么?当初有一次你带我去上海见一个留学生,你就给我亮出了这个名片。我说你就悄悄地用,哈哈。徐老师也不知道。

Anna:?(一脸震惊,转头对大家说)你们可别学坏了!

Daniel:对,我当时就用这样的方式认识的周亚辉。所以你还是得自己想些招的,这个很难亲授。哈哈。

王老师:Daniel 本身也是真格投人哲学的一个案例。所以 Anna 当时你把 Daniel 拉进来,那时候怎么判断的?

Anna:我一直开玩笑,因为他工资便宜。

但肯定不是因为这个。首先我真的觉得在那个时候,有任何人特别想进真格我都会愿意。直到现在我们所有人还是眼里只有真格,肯定不会去申请别的工作。你说你想赚钱,那你可以去大的机构。你肯定是要热爱这件事情,热爱天使投资。

Daniel 当时来了真格之后老打游戏,memo 也不写。徐老师就让 Daniel 去做游戏投资,我是通过徐老师学会了看人,学到了跟随天赋找到每个人的闪光点。人就完全别干自己不想干的。

徐老师真正改变了 Daniel 的方向。我后悔的是他被老应挖走去做自己真正擅长的事情:创办游戏公司。

(随后 Daniel 继续分享了两小时未公开内容)

黑神话第一个投资人谈Web3游戏:不热爱游戏怎么可能做出好游戏

2012,刚成立两年的真格在美国加州团建

Daniel 在 C 位

猜测区块链未来五年发展的几个潜在方向和目标

来源:闪电HSL

最近区块链行业有点低迷,价格低迷,但和担心价格相比,我觉得整个区块链大社区好像失去了发展方向,这才是更令人担心的。

我感觉今年x上讨论时间最久、最剧烈之一的主题是meme币是不是合理的讨论,包括V神、各大主流VC、KOL等都加入了论战。

主要的观点是,一方认为meme是区块链的噪音甚至是负面的东西;另一方则认为meme才是代表了加密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的本质。

另外一个大焦点是,美联储、sec和华尔街等等这些组织机构已经成为了币圈核心焦点了。且不论加密数字货币的初心是不是反这些机构的,但行业都围绕这些机构转来转去,似乎也意味着行业失去了主心骨,而是自甘沦为美帝的一种政策工具。

我并不想参与这两个大焦点的是非讨论之中,我只是拿这两个现象来论证区块链大社区好像失去了发展方向,正在陷入一些不重要的细节纠纷当中。

在n年前(2016年前后),比特币扩容几乎成为了整个区块链行业的唯一重要的事,但以太坊却偷偷猥琐发育成功完成了区块链最重大的一系列创新,包括智能合约、defi、rollup这些重大改变行业的发明。

从现在回顾当时比特币的扩容讨论,其实那根本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就是行业发展道路上的小插曲。而那几年里,智能合约、defi等的发展才是正宗主旋律。

我感觉,现在区块链大行业集中精力搞的meme,和花如此之大精力围着美联储转,都是行业发展道路上的小插曲。主旋律是下面这些。

我认为行业真正的大方向,并且大概率未来5年会成功实现的目标是下面三个。

1.稳定币会在全球经济活动当中占据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非得找数据来猜的话,我觉得可以是。

1)稳定币的总量会超过1万亿美元;2)稳定币的交易量能占到全球贸易结算的10%。

链上的稳定币实在是太好用了,有区块链和法币的双重优点,并且还剔除了法币的重大的缺陷。

稳定币对比最重要的优点有效率高,远远高于银行转账,特别是在面对国界这个限制时链上稳定币的优势几乎是秒杀级别的。

稳定币的交易成本对比法币也是非常明显的。

还有一个重大的优点就是nokyc这一套,当然这个有点政治不正确。

我觉得这些优点,在国际贸易当中,对比法币是好10倍以上的。

一方面稳定币的总量会大幅度上涨,5年内达到1万亿美元的数量应该不难。

另一方面,稳定币的种类也将会变的更多,大概率会复制现有国际贸易的主流货币的种类,如除了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美元稳定币外,还会有欧元稳定币,人民币稳定币,英镑日元等稳定币。

这是区块链大行业非常值得去追求的目标。

2.我觉得区块链行业未来五年会有大发展的另一方向是会有更多的现有资产上链,就是RWA。其实就是把股票、基金、债券和保险这些在现在的证券交易所交易的产品弄到链上来交易。

对标现在的BTC和ETH的ETF来定义,我觉得与其称之为RWA,不如称之为股票债券等的反向ETF。

BTC和ETH的ETF是将链上的资产变成现在的证券交易所能交易的产品,而股票token化也可以采用类似的ETF机制,只不过是和ETF反过来,将股票等托管在某个基金公司,然后发行对应的token上链。

链上资产的好处 vs 证券交易所的资产,前者也是十倍级别的好。

链上的资产可以在defi里如鱼得水。

股票发展了几百年了,积累了一些内生性问题,买股票在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只能以更高价卖出去,股票没有别的用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引入外部创新,区块链就是可借用的力量之一。

币,可以参与defi的种种机制。特别是用户可以铸Lptoken这样的流动性资金池来赚取交易手续费,可以将币注入借贷资金资以赚取利息。

试问,你的股票啥时候可以借给别人赚点利息呢?

其实在用过区块链后,目前的证券交易所这一套玩法是完全过时的。

纳斯达克就应该自己在以太坊上发行一个rollup,然后构建一个链上的纳斯达克dex。

3.我觉得第三个行业大方向和目标是强化隐私保护,这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区块链在透明性上是做到了极致,但这给保护隐私带来了麻烦。

随着ETF的落地,现在整个行业越来越有美国化的倾向,区块链有可能就成为了美元的一个工具,美国执法力量很可能会完全渗透进链上。区块链许诺给用户的去中心化、抗审查、无须许可等特性可能会在美元化的背景下被强制性剥夺。

一个隐私保护的方向是zk,这是以太坊生态的强项。

但,其实我主观感觉,以太坊生态在这一方向上投入越来越敷衍。现在它们拿zk来做rollup,这不是保护隐私。真正的保护隐私是拿zk来隐藏或搞混交易细节,让交易变得更难追踪,让交易内容变得不那么透明。

自从龙卷风项目被执法后,以太坊生态好像还没有涌现出真正的扛起保护隐私大旗的项目了。反而在配合审查方向上越来越乖,比如makerDao的Dai,升级成了sky的usds后就具备了黑名单功能。

另一个隐私保护的方向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UTXO生态发展起来,UTXO技术整体在隐私保护上还是优于以太坊的账户制。起码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看到UTXO黑名单技术。

隐私保护是bitcoin core开发者特别注重的,但Core的保守同时也带来了比特币的可编程性太弱的缺点,也就是搞不了tokenize和defi。

虽然经常我们都能看到在比特币生态上冒出来各种发行资产的方案,各种二层啥的以提高可编程性。但我觉得这些都属于是社区表达了强烈的愿望,至今还没有看到真正去中心化的解决方案。

其他UTXO链,也就BCH生态愿意发展这些技术,还有微弱的希望,而其他如LTC,doge等,都毫无竞争的意识。

没有token化技术和defi,那整个生态就不够繁荣了。

总的来说,UTXO派系技术并没有重视这一切。很可能,希望还得落在以太上。

以上三个方向,我觉得唯一值得担心的就是隐私保护,现在看来确实没有强大的力量在推动这个方向。

稳定币达到1万亿美元,反向ETF运动,我觉得这是接下来五年必然会实现的。

而且大概率隐私保护这个方向也最终会成功。

你要问为什么?答案就是对去中心化的信仰。

Odaily编辑部投资操作全记录(9月2日)

本新栏目为 Odaily 编辑部成员真实投资经历分享,不接受任何商务广告,不构成投资建议(因为本司同事都很擅长亏钱),旨在为读者扩充视角、丰富信源,欢迎加入 Odaily 社群(微信@Odaily 2018 ,,)交流吐槽。

Odaily编辑部投资操作全记录(9月2日)

推荐人:南枳(X:)

简介:链上玩家,数据分析师,除了 NFT 什么都玩

分享

  1. 如约而至, 8.25 清仓后一直在等 9.1 的基准价格,朴素抄底位置为 9.1 起始价×(1 – 十年平均跌幅)= 58900 × 94.8% = 55800 USDT。

  2. 个人进行套利抄底中,方案为选择抄底价值币,U 买入后在币安抵押借出不看好的 VC 币,卖出得到 U 转入链上生息。

例如: 1 w U 购入 SOL,借出 7800 U 的 ARB,卖出为美元并转入 Kamino 生息。

潜在收益:SOL/ARB 汇率对(基于 ARB 的解锁下跌)+差额的 SOL 上涨+链上利息 5.32% -币安借款利息 2.01% +Kamino 空投

潜在风险:汇率对大涨,差额 SOL 下跌,链上被盗

变量:价值币、VC 币的选择,链上生息的选择(例如 scallop 为 6% )、CEX 借贷产品的选择(详见新鲜出炉)。

推荐人:golem(X:)

简介:比特币生态捕手、撸毛练习生、永远吃不上热乎选手

分享

最近玩比特币生态的重点还是在 Fractal 上,有许多 pre-Fractal 概念和矿机概念的 NFT 发售。但是整体参与下来发现,并未有想象中的财富效应发生,多数 NFT 项目陷入无人打和打完即破发的命运,因此奉劝大家谨慎出手。

这说明两个情况,一是经过多轮迭代目前比特币生态用户质量已经显著提高,对于只玩概念的粗糙项目有了较高的筛选门槛;二是或许用户对于 Fractal 生态的期待过高,而实际在大盘下行和比特币生态整体活力不佳的情况,Fractal 很难吸引除 Unisat 用户外的更多人参与。

当然,也可能是 NFT 天然流动性和破圈效应不如同质化代币,Fractal 主网上线不久就会启动 BRC 20 ,期待生态到时能有较好的表现。

往期记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