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太坊和 L2 解决方案的争论

在 2024 年 9 月 19 日的 TOKEN2049 主题活动中,以“关于以太坊和 L2 解决方案的争论”(The Argument for Ethereum and Layer 2 Solutions)为话题,几位业内领袖进行了深入探讨。Global Coin Research 创始人 Joyce Yang 负责提出问题,引发思考。Offchain Labs 联合创始人兼 CEO Steven Goldfeder、StarkWare 联合创始人兼 CEO Eli Ben-Sasson、Polygon 联合创始人 Sandeep Nailwal 以及 Scroll 联合创始人 Sandy Peng 分别对以下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为提高可读性,我们对其内容进行了整理总结,保留了主要的观点。

正文内容

最近有观点认为 L2 在分裂以太坊,并从以太坊中攫取价值,这是真的吗?作为以太坊的生态系统,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Offchain Labs 联合创始人兼 CEO Steven Goldfeder 认为今天的 L2 和分层设计是以太坊的“超级力量”。他以历史上最成功的协议——互联网为例,互联网也是一个分层架构。90 年代我们也进行过类似的讨论,互联网的出现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事实证明,是一件好事。L2 也是一样,也是一件好事。

如今在 L2BEAT 上可查询到的 L2 和 L3 超过 100 条,得益于以太坊的分层架构,即以太坊位于最底层,为其提供共识,这些 L2 和 L3 不需要开发自己的共识机制,它们都是由以太坊驱动,并且可以在以太坊上进行创新,以太坊为其提供安全保障。

但是这确实带来了互操作性挑战,我们需要弄清楚它们如何相互通信和互操作。Steven Goldfeder 认为作为一个社区可以改进的一点是:有时人们过于专注于自己的技术栈,这种考虑有时候确实是出于技术的原因,但是他认为,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应该考虑“如何让所有以太坊链相互通信”,而不应该因为技术限制,把自己限制在自己的生态系统中。

关于 L2 是寄生于以太坊还是会为其带来价值,StarkWare 联合创始人兼 CEO Eli Ben-Sasson 认为现在讨论这个问题还为时过早。因为目前使用区块链技术的人比例非常小。我们真正的挑战是为人类提供扩展性、用例以及新的愿景,以便人类能够拥抱这项技术。在一切尘埃落定时,价值总会在某个地方聚集,或许这些价值会集中在目前尚不存在的地方。他坦言自己并不确定价值最终是否会积累在 StarkWare 这里,或是某个竞争对手那里,或是其他地方。但这没关系。最重要的是我们把时间投入到有价值的事情上,并推动技术进步。他毫不怀疑,通过各种方式推进 L2 和以太坊的发展,将为人类带来巨大价值。回顾过去,他对自己和团队所做的努力感到自豪,尽管不确定未来的价值归属,但他对正在构建的技术感到满足。

Polygan 联合创始人 Sandeep Nailwal 使用反证法解答了这个问题。假设从以太坊中移除所有的 L2,以太坊会变成一个非常慢的链,每秒只能处理 13 笔交易(TPS)。如果没有 L2,大多数去中心化应用(dApp)和活动可能已经从以太坊迁移到了其他L1 链上。正是因为有了 L2,所有这些开发者仍然在以太坊的生态中,现在的以太坊不再是一个单一的网络,而是一个“星座”(Constellation)。所有开发者可以在像 Starkware、Arbitrum、Polygon、Scroll 这样的 L2 上部署应用,并实现大规模的采用。如果只有以太坊,且 gas 费高达 50 美元,以太坊开发者将无法使用这些资源,链上活动会非常少。我们在过去的周期中也看到过,市场曾怀疑以太坊不可能成功并且认为其他的 L1 会取代以太坊。如果没有 L2,100% 的人会相信以太坊将逐渐被淘汰。“如果没有 L2,以太坊将无法像今天这样存在。”Sandeep Nailwal 这么说道。

Scroll 联合创始人 Sandy Peng 回忆起她第一次听说以太坊以 L2 为中心的路线图以及“无限花园”的概念(可参考往期文章:),给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认为,这种将不同技术变体与实验应用于以太坊扩展的方式是极具创新性且前所未见的。

当时,多个 L1 链已经在分裂链上体验、流动性和开发者。因此,从基础层的角度来看,她认为在以太坊中采用 L2 解决方案是一个务实的选择。不同的技术方案也在实验和探索如何扩展以太坊。现在,她认为整个生态系统处于一个非常健康的状态,很多有实力的参与者都在展示他们对扩展以太坊的理解。如今,我们有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以及众多的不同策略,

我们已经进入了下一个阶段,技术栈已趋于成熟。现在有很多现成的解决方案可以立即应用。她认为,以太坊在提出这些概念时已经走在了行业的前列,而其他区块链则尝试用不同的名字来描述类似的架构。但从根本上讲,以 L2 为中心的扩展路线图可能是唯一真正能够实现规模扩展的方式。

对于想要进入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开发者和新用户,在面对众多 L2 之间的跨链桥接和操作时,如何简化他们的体验?

Polygan 联合创始人 Sandeep Nailwal 表示,他们已经认识到 L2 生态系统之间的分裂问题。为此,Polygan 正在开发一个名为 AggLayer 的解决方案,能够与大多数 L2 集成,从而提供一个统一的界面,使得互操作性更加简单直观,用户不必经历繁琐的操作。开发者也有相应的库,普通用户无需面对复杂的技术操作。

他认为每个生态系统,特别是 L2 生态系统,都在以某种方式思考互操作性解决方案,或者与其他生态系统合作,为用户和开发者找到更好的用户体验路径。

StarkWare 联合创始人兼 CEO Eli Ben-Sasson 真正的难题是如何吸引那些非原生加密用户。在 StarkNet 上,采用了 100% 原生的账户抽象机制,钱包通过这一机制为用户提供类似 Web2 的体验,比如通过面部识别或生物识别登录,而不需要复杂的密钥、助记词等操作,同时仍然具备 Web3 的安全性。因为这是完全自我托管钱包,保证了安全性的同时,用户体验更加便利。以太坊也在朝着账户抽象模式等方向发展。他认为未来的方向是让所有操作更加抽象化和无缝化。随着区块链计算能力的提升以及标准的改进,用户将能够在保持 Web3 安全性的同时,享受到与其他领域类似的便捷体验。

Offchain Labs 联合创始人兼 CEO Steven Goldfeder 认为账户抽象功能固然重要,此外还不能忽略指定链地址的问题。现在用户在不同的链之间切换,很容易发生转错链导致资金丢失的问题。Steven Goldfeder 认为用户不应该费心关注这些链背后的技术问题,只需要关注应用场景,就像 Web2 世界中的打车软件一样,用户只需要了解如何使用才能打到车,而不是考虑它背后的网络堆栈(TCP/IP堆栈)。在区块链用户体验中,能够淡化这些技术背景是很重要的。

是否认为将来会有一个 L2 脱离以太坊,成为独立的链?

Steven Goldfeder 认为现在建立一条独立的 L2 链并不难,未来可能有人会这么做,但是对那些真正关心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严肃建设者们来说,这不可能会发生,这就像要把某个打车软件从互联网分离一样,可以这样做,但是这样做的话,就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无法叫到车。L2 需要依托于以太坊的支持和安全性假设(Security assumption)。如果把以太坊移除,所有的这些都不复存在。

Polygan 联合创始人 Sandeep Nailwal 认为将 L1 和 L2 分成两类其实过于简化。应该将 L1 理解为结算环境,而 L2 作为执行环境。以太坊作为结算层,提供去中心化、安全性和保障。如果想要在严肃的执行环境中实现高性能,就需要将某些去中心化和其他前提条件转移到结算层,而以太坊正是最强大的结算层。

未来,许多 L2 可能会逐渐去中心化,看起来更像 L1,因为它们会拥有自己的验证者和共识机制,但它们仍然依赖以太坊作为结算层。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的 L2 会像 L1 一样独立运作,但其核心依然是作为执行环境,而以太坊将继续成为主要的结算层。

此外,他认为比特币也有潜力成为可以与以太坊竞争的可信结算层。如果比特币能够开放更多的功能,未来可能会有一些 L2 选择在比特币上结算,而不是仅依赖以太坊。然而,目前来看,以太坊依然是最强大的结算层。

作为结算层的以太坊还需要在意识形态或技术上提供什么吗?

StarkWare 联合创始人兼 CEO Eli Ben-Sasson 认为以太坊必须追求最大的去中心化和广泛性,因为这是区块链中独特且核心的信任基础。不论是在 L1 还是 L2,去中心化和广泛性都是至关重要的。

Polygan 联合创始人 Sandeep Nailwal 认为除了去中心化之外,还需要抗审查。以太坊曾在 OFAC 审查压力增加时经历了冲击,虽然社区成功将其恢复到了可持续水平,但目前仍存在挑战,需要在这方面继续努力改进。另一个关键点是基础层需要为结算和 L2 技术提供更好的环境。此外,以太坊还需要有一个更加可预测的路线图。随着 L2 的数量越来越多,以太坊基础层应保持稳定而不应引入过多的功能,否则可能会影响 L2 生态的信任。

最近以太坊社区面临着价格和价值的压力,社区在讨论如何将更多功能整合到 L1 中。Sandeep Nailwal 认为这在长远来看可能是有问题的,L1 的用例应当简单。对于以太坊来说,最重要的是成为最好的结算层。

如何看待 Vitalik 目前在以太坊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Steven Goldfeder 认为 Vitalik 是一个非凡的领导者,有着强大的愿景,他是一个坚定的长期主义者,致力于从根本上构建能够革命性改变世界的技术。他坚持去中心化的治理,包容很多有争议性的想法。Vitalik 是推动去中心化价值观的领袖。

Sandeep Nailwal 认为 Vitalik 的角色是一个调解者。他没有把以太坊当作自己独有的网络,而是把以太坊看作是一个公共物品,欢迎任何人进行构建。在过去关于路线图的讨论中,他总是倾听反馈,进行了多次改变,并采纳了各种反馈。Vitalik 需要继续提供这种良好的调解方式,确保以太坊的核心不会因现在的市场周期和价格压力而受到影响。

Solana 会取代以太坊吗?

Sandeep Nailwal 表示以太坊在崛起初期也遭到比特币社区的强烈攻击,但以太坊社区对此保持开放的心态,并思考如何推动整个行业变的更加开放和包容。以太坊社区承认 Solana 社区可能也在做一些有趣的事情,并对此保持关注。

Sandeep Nailwal 认为 L1 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构建一个长期持续有机增长的社区,这才是决定一个 L1 成功的关键。而且,以太坊和 Solana 的核心目标不同。以太坊致力于成为结算层,而 Solana 更专注于构建快速的执行环境。二者的竞争只是市场营销策略的不同,并不是直接竞争。

Eli Ben-Sasson 认为当前加密货币领域内部的竞争在宏观视角下毫无意义,真正重要的是为外部世界日常生活提供实际价值。

Steven Goldfeder 认为 Solana 的存在促使以太坊社区加快对 L2 扩展的推动,尤其是在安全性、去中心化和可扩展性方面的改进。

总结

总体来看,L2 解决方案在以太坊发展中得到了广泛认可。尽管面临互操作性、去中心化和抗审查性等方面的挑战,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期待可以看到更好的的解决方案。

对话交易员Jason:基本面分析失效了吗?

为什么要对话交易员?因为构建交易策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跟在周期中有结果的人学习。本期嘉宾:Jason,独立研究员(Twitter@jason_chen 998)

FC:

先说一下为什么想邀请 Jason 来 Twitter Space 聊,我们私下交流很多,我觉得作为 KOL,你对于交易有很多思路和逻辑是不一样的。第一个问题想从轻松的先开始,就是你怎么想到要做 KOL 的?

Jason:

至少以我个人来说,我是机缘巧合,一开始的时候我也没想着做 KOL,因为我一开始我是写公众号的,那个时候我的公众号叫这个今天有更懂世界一点嘛,其实相当于我自己的一个学习笔记,鞭策我每天要写一篇公众号,每天对世界懂一点,有的时候写完了这个跟朋友分享一下,互相探讨看有没有什么一些新的想法或者是错误,然后慢慢的机缘巧合,也许是写的越来越多或者是怎么样,传播出去了,然后有那么一两篇还成爆款了,我当时也没意识到自己可能就是个 KOL,就觉得就是个写文章的,然后通过这个方式去认识更多的朋友。

后面因为微信公众号对这个 Crypto 内容封杀得非常严重,导致我很多文章发不出去了,我就转战 Twitter,然后从那个时候开始慢慢的有点感觉了,开始对 KOL 这三个字母有一些具象化的认识,是在于我会认为到了一个临界点,就是这个临界点从我一开始只是想单纯的去单向的输出,单向输出就是有分享欲,然后这个分享欲的背面是我希望能够得到反馈,我希望能够我写完一个东西之后,比我牛逼的人看完之后,觉得这小子写的真扔垃圾,给喷我两句,或者给我给点这个建议,让我知道自己错在哪,就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获得一些对外交流的反馈。

然后慢慢的到了一个我记不清有多少,可能有个 3 万 followers 的一个状态的时候,这个时候我突然,比较少或者比较难从外界得到反馈了,反而是逐渐的变成别人的反馈,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别人的判断,甚至甚至有可能一篇文章会影响某一个币值的变化,那到了这个时候我开始对 KOL 这三个字有所感受了,就是 Key Opinion Leader,海外叫 influencer,影响者,就你开始去影响一些人,影响一些事情。到了这个阶段我才对 KOL 有所感受,但是我在一开始从 0 ~ 3 万粉丝的时候,我真的没想着说什么,我就是要冲着什么我要当 KOL 我要去的,因为我当时对于这个东西没什么特别大的概念,但是当我开始逐渐的有一些这个影响的时候,我会突然发现我好像成 KOL 了。

当然到了这一个阶段它有利有弊。那个弊呢,就是这个你被更多的曝光在这个视野范围以内,喷你的人也更多了,因为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喜欢你的,你写内容会损害到别人的利益,比如你说一个项目不好,那整个这个项目所有的信徒就全部围攻我,然后天天给我发私信骂我妈,骂我祖上三代。你写一个项目好,那一旦这个项目要是它价格很拉垮或者是跌了,那么别人可能还说你是不是和这个项目有什么好处,你借机帮项目方出货。所以反而到了这样一个程度的时候,一开始想去写文章,去提升自己,得到一些正向的反馈的效果已经完全没有了,反而你得到的一些都是可能你出乎意料的一些反馈,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当然的好处,这个说实在的那也显而易见嘛,大家都明白,就先甭管什么这个 KOL 轮,当然我说实话,我在整这一轮里,我有且也只参加过一个项目的 KOL 轮,而且还是在去年熊市的时候,就是 10 月份的时候,在整个今年这一轮牛市,我是没有参加过任何一个项目 KOL 轮的,这个话题我觉得有机会我们可以单独聊,到底这个 KOL 轮赚不赚钱,这个我不扯远了,所以这是一个好处嘛,至少大家会认为这是一个好处,你可以有一些低价的筹码,你可以用这个和项目方搞好关系,拿到一些所谓项目方的一些一手信息。

但我再说回来,我一直还是倾向于以研究为主题的突出去呈现一个我 KOL 的所谓的人设,为什么这样呢?第一点,说直白点可能就是所谓的虚荣心,让大家觉得这个你这个懂得挺多的,点个赞,这是一个人之常情;第二个更重要的是我之前我在写文章的时候,我的目的是希望得到一些别人对我观念的一些反馈,那么我成为所谓的 KOL 之后呢,我依然得到一个反馈,但这个反馈是另外一种,就是大家会给我推一些信息,不管是他们道听途说一些信息,还是说他们也是经过自己的研究等等的乱七八糟,他们觉得 Jason 哥你能不能帮我看看这个项目,这个项目好像挺好的,有没有机会,(通过这样的方式)自己可能会发现一些很好的标的。

这个时候其实我觉得是对我收益相对来说更大的。因为在这个行业里这个消息实在是太多了,项目也太多了,根本看不过来,那么我的很多的 followers,他们某种程度其实相当于是帮我去看了很多项目,他们帮我先过滤了一遍,然后再这个把项目发给我,那么第一就是我相当于多了很多很多的项目的信息源,比如说我有 6 万个 followers,那可能就有 6 万个人帮我去找一些信息;第二点就是他们已经筛选过一遍了,那里面有的朋友可能也是机构的或者是项目方的或者是老韭菜,至少他们给我的时候也能说出他们一二三个理由,我基于他们这一些内容,再去进行深入的调研,或者是我再去扒一些这个找一些相关的信息进行一个二次加工,那这个是我觉得这个所谓的反馈,从一个对我观念是否正确的反馈,到了一个对我有效信息的一个反馈,这个就是我成为 KOL 的一个过程。

FC:

没想到一上来你就这么直接和坦诚,很多问题我是准备留在后面问你,比如说这个信息的问题,那我们要不然就开始我们这个主环节,还是聊交易这件事情。想要请你先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认为你的交易策略大概是什么样的?一个交易策略里面可能包括你的预期收益,你如何配置,你赛道选择的方法论等等。

Jason:

首先我认为我还是处于一个基本面分析的交易策略,尽管上一个星期大家都说什么基本面分析基本不赚钱。我也说在币圈找基本面就像在洗脚城找爱情,但是我觉得这个真挺重要的。首先可能要看基本面你怎么去定义基本面,这个直接拿我看项目的模型来说可能会比较直观。我一般看项目会有几个维度,就是看天和看地。

看地就是我要确保我脚底下踩的这块地板是实心的,或者至少不是一个踩两脚会掉下去的地板,所以我一定先看这个项目的支撑有多强,就是我买完之后,就算是我看走眼了,它也不至于跌哪去,甚至归零。当然我也有反例,我这一轮我有买了一个跌了 90% 的币,疼死我了,其实就是因为地板不够结实的原因。所以说这是我的核心,我一定要确保我买这个币它向下没有特别大的下探空间。而看天就是它有比较高的这个上升空间。

展开说看地,一个项目,MEME 币除外,我们就姑且把它统称为价值币。第一就是看一下它的机构,尽管大家对于 VC 这一轮有很多的情感,但是我认为那至少好的 VC,牛逼的 VC,他已经帮你去把这个项目的团队,就像 FC 你说的可能酒桌上已经喝过酒了,知道这个项目就是干嘛的了,把整个项目全部背调过一遍。另外就是牛的 VC 它有一定的托底能力,只要这个 VC 可能还没有完全的撤出来,他也要对自己的 Portfolio 的价格负责。

第二个是项目的业务数据是否足够的坚挺,比方说一个 DeFi 项目,我就直接去看它的 TVL,看它的交易量,如果是一个 Infra 项目,我就去看它的生态,有多少项目接入了它,它链上可能发出多少请求等等的。我要确保这个项目它不是一个已经死了的空壳项目,它还在做事。

第三个就是基本面分析和看 k 线不冲突。K 线也是基本面的一类。基本面它是一个涵盖很大的词,它的意思就是说你尽可能对于整个项目的全盘的信息有一个充足的获取和加工的过程。很多朋友说这个看 k 线玄学,什么看 k 线的瞧不起看基本面的,看基本面瞧不起看 k 线的,我觉得不冲突,我也会看 k 线。我举个最简单例子,比如像 Curve,那这一轮 Curve 表现很垃圾,但是我在上面用了差不多一个星期就翻倍了,就是因为当在一个熊市的状况下,Curve 也就才 4 毛钱,都已经到牛市了,再加上它上面(生态、交易)还可以,除非这项目直接归零了,崩盘了,不然 4 毛钱支撑位还是很强的,所以我是在它第一次触及 4 毛钱的时候买了一些,然后很快到了 8 毛, 9 毛卖掉了。

所以这个也是看 K 线的一个方向,首先就是看项目当前的价格是否可能处于历史的低位,或者是否已经涨得比较夸张了,看完之后你对这个项目的估值,你觉得至少在你内心里毛估一下你可能觉得这个项目有 10 倍的潜力,但现在已经也就才翻个倍而已,是不是可以上车?但如果你对这个项目的这个潜力可能有三倍,那现在已经两倍多了,你有没有必要为了接下来这一点点的,至少在你预期以内的一些剩余的利润去冒这么大风险,因为你一旦上了车了,这个向上一倍向下,向下三倍的一个跌幅,那是受不了的。

所以说前面三点,投资机构、业务数据、K 线直接决定了我是否敢踩在这块地板上。我觉得每一个做交易的人他就像是玩跳格子这个游戏,你不断的往前跳,你可能啪一跳到前面那个格子,格子地板塌了你掉下去了,你可能跳到另外一格子,这个地板是坚实的,把你撑住了,所以我要确保我向下跳的这个格子,它相对来说是安全的,它不会让我摔得很惨。

再说看天,就是这个项目它向上弹的空间有多大。大家相信我,有很多的财富密码都是明牌的,直接被项目方写出来的,比如我昨天刚买的一个项目,叫 Connext,改名叫 Everclear,我会去看项目方在文档里,medium 里,或者是论坛里,项目方对于今年的规划,有没有一些里程碑的规划,比如说有类似于上测试网,上主网,品牌升级,或者是重大的合作的一些推进,或者希望自己的数据能到怎么样的程度,就只要不是在吹牛逼的,相对合理的把这个规划写在这里,甚至是把时间写的比较明确。我这一轮有三个项目都是这样的,就是吃到很不错的收益的都是这样,就是写得很明确,于是我知道这个项目它在未来它是有比较明确的一些利好出现的,它有利好在这放着,那么我去判断一下这个利好可能会有多大的量级,这个利好可能会对这个项目带来怎样的一个价格的改变。

不过我一定是以安全为主的,我觉得这可能是我性格使然,也是我吃不到百倍或者 50 倍币的原因,我一定要确保安全之后,再确保它向上有多大空间。刚刚说的看项目的 roadmap 或者是官方流露出来的一些信息,它除了能够让你知道这个项目在未来可能会不会有一些利好的发生,除此以外它还会给你(预期),相当于是让你拿得住。当这个利好没有兑现或者兑现了之后,你会发现唉不对呀,这个利好按理来说应该是很大的,但为什么价格没什么变化?你就会耐心的拿,你就会拿到,至少在你的预期达到之后你再跑,而不至于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我在山脚下了,我怎么不知道接下来下个月有这么大的一些变化?

其实很多人也好奇,这个行业怎么到处都是所谓的这个内幕消息和老鼠仓,但我觉得也有很多都是公开在明面上的,只要用心的去寻找,只要用心去寻找评估,都能找到这种信息的,所以这个是我站到单个项目的维度,就是我可能会通过这么几个方式去判断向下和向上的一个空间。其实我觉得和我很多去做 k 线的朋友逻辑是一样的,我看他们画 k 线,就咔咔画了几条线,最后给我算一下盈亏比是什么几比几,然后告诉我这个很划算,我买了之后向下可能 20% 跌幅我就撤,向上就是盈止到多少,那我觉得所谓的基本面分析也是一样逻辑,就大家都是追求盈亏比,只不过如果单纯做 k 线的话,你是从这个复杂的 k 线里面去找盈亏比,那么我们做研究的分析,我们是从大量的这个一些外界或者是内部的信息里面去算一个盈亏比出来,所以这是我对于项目的看法。

FC:

你刚刚提到估值,我想聊一聊,估值便宜和贵,你是怎么判断的?

Jason:

我觉得会有很多维度。第一个,比如像 Connext,他们最后一轮投资人的成本价是 FD V2.5 亿美金,这是公开出来的,不太确定到底里面是不是真的,我们就按公平披露的 2.5 亿美金来看,现在 Connext 价格,昨天的时候我最低是在 0.18 的时候买的,当时 FDV 才 1 亿多一点,这种对于投资人来说肯定是亏钱的,尽管他在 4 个月后才开始解锁,但至少他账面上现在是亏损的。那么如果他到了 4 个月后解锁,他至少账面打平,甚至是盈利,那至少站到这个角度意味着这个项目,在投资人当时投进去成本价的估值角度,它是完全被低估的,只要这个项目不是什么特别恶心的垃圾项目,它至少能够让投资人回个本嘛,那上下可能就有 1 亿美金的一个级别的涨幅。至于这 1 亿美金涨了,再向上再能涨到多少,那可能就是走一步看一步了,或者是看整个这个项目和整个赛道的一个估值空间和这个项目在这个赛道里面能占多大的市场份额,所以这是第一个,我觉得这个还挺好用的,就是你就去看投资的成本和现在这个项目的币价,当然有一点要注意,你得确保这个投资人,没有完全解锁退出,有的投资人早都跑完了,这个项目跌成屎了。

第二个就是我觉得还是站到赛道逻辑,就是你觉得这个赛道有多大?能够容纳的龙一的天花板有多大?你要先估这个赛道的值,再估这个赛道里面龙一的值,那么你再去判断当前这个项目有没有可能成为龙一的潜力,它不能成为龙一,它是不是龙二或者龙三?通过这样一个方式,我觉得也大概能够毛估出来一个项目,它现在是否可能处于低估状态。除此以外,我觉得其他的都是一些相对比较碎的内容,比如说你就去看看这个项目的数据,这个当前 TVL 或者交易量能不能对得起它这个估值。或者是你看同类型的项目,比如说这个项目看着明显比它更垃圾,数据上也不怎么好看,人家拉这么高,先甭管拉这么高是不是庄家在撑着,那至少对于其他散户来说,你心里面有一个对比嘛,我们觉得这个也可能是一个情绪估值的一个方式。

FC:

这块我可以补充一下我的想法,我首先推荐一本书叫《估值原理》,这本书还是挺有意思的,就是它其实站在不是什么 pe、ps 这些数据角度,他其实站在更多的是社会学的角度来去分析这个估值这件事,挺有意思。然后我认为可能我们内部用的更多的是,对比估值,但对比估值里面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在于关键指标的拆分,比如说游戏赛道,到底什么是关键指标?是链上数据,还是独立钱包地址,还是转账数,包括钱包也一样,我觉得其实可能是要把这个拆分得很清楚。然后另外一个就是确实 Pima(Twitter @LeePima)老师那个对比估值的那个逻辑其实写的挺有意思,他其实拿以太坊为锚点嘛,然后每个生态上比如 DEX 占比是多少,他用过往的数据做了一个平均值,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逻辑。

Jason 刚才你还说了一个关于向上的空间,roadmap 这个事,我们在去年的时候看到了一个项目叫 BEAM,因为我们投了 YGG,然后我们再扫游戏公会这个赛道的时候,发现其实整个赛道除了 YGG 以外,还有 merit circle 以外,基本上所有人都不做了。这个不做指的是什么?你发现他们基本上 Twitter 的更新,Github,当然他们有的没有代码,discord 等就不太做了,这时候只有 YGG 和 merit circle,然后 merit circle 当时发了一篇文章,说我们要在 Avalance 上面做一条子链叫 BEAM,其实发完了以后,市场是没有任何反应的。然后我们当时其实就跟团队聊了一下,买了他们 token,现在涨得还是挺好的,应该我们买的时候从不到 1 亿,现在应该十几亿美金,所以这个我认为是比较典型的,就是说你说 roadmap 的变化,我认为本质是重塑它的估值体系,以前它是工会,现在它其实变成了跟 Immutable 和 Ronin 去对比估值了。所以想问一下你,你怎么去判断 roadmap 的改变或者它重塑它的故事,市场是不是认的?

Jason: 我自己毛估一下,就是我通过看 roadmap,然后等到 roadmap 兑现,它的价格到了一个还不错涨幅,胜率可能有 70% ,我觉得还是属于一个胜率很高的一个方式,但是肯定还是有 30% ,就是即使到了 roadmap 兑现,大家也没什么反应,那不管是这个项目本身,本身预期不足,我印象最典型的我给你举一个反例,Polygon 要搞换币,一般来说大家会觉得换币至少 100% 的涨幅呀,换币拉盘呀,Polygon 还要搞什么各种叙事,什么链聚合,其实就链抽象那一套了。他其实做的 roadmap 他都兑现了,换币已经开始换了,链聚合也开始去搞了,但价格没有变化,所以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反例,当然这个反例的逻辑就我们现在事后诸葛亮,可以说这个 Polygon 是已经百亿美金天花板了,他还能怎么样?而且我们从那个所有公链的交易的比例来说,Polygon 交易发起的数量一直在被不断压缩,所以它也许这个原因导致了它即使 roadmap 到了这样一个位置,那它价格依然没有任何的变化,这是一个反例。

刚好再补充一下,BEAM 也是一个我非常有幸买到的项目,但是当时因为自己的认知极其的不足,两倍多吧不到三倍我就跑了,没想到后面是一个十几倍的一个项目。还有比如像是,这是我这个印象最深刻的一个项目,当时 0.07 的时候一直在底部磨,磨了很久,然后它的 roadmap 明确的写出来,就是要在今年的 4 月上测试网, 6 月上主网,太直接了。那当时我就一直跟着庄也不断在下面吸筹嘛,就是有空没空我就买一点,买了很多,然后咔咔往上拉了几次,所以这是一个很正面的案例,包括 Vanary 今天中午刚公布说他们要上主网了,又拉了十几个点嘛。Connext 也是一样,他们这个 roadmap 我前面在 Twitter 已经给大家预告过了,我就直接把他们的官方公开的论坛里面,他们写得很详细的,对于这一次升级的态度,准备的时间,升级的时间,包括他们拨了多少的预算,在这次升级要去给市场造势,都是公开写的,那我们也能看到这个价格相比于第一次提案已经翻了一倍多了,现在还在稳步的涨。

那我们综合一下,姑且就看这几个反例和正面案例。第一,就是这个项目它还不大,它还不大,就是我们一般来说 roadmap 的兑现,roadmap 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它直接去改变了这个项目的估值模型,比如说像是 AO 之于 AR,从一个存储的项目直接变成了一个 AI 项目,AI 计算的项目。那你可能之前对于存储的估值就是 10 亿,你对 AI 的估值是百亿,那这一下子让你对于整个项目的估值结构进行了改变,它从 a 变成 b 了,那这是一个对于项目估值有很大的提升的一个变化。另外一种呢是你对于它的结构没有改变,它依然在做之前的事情,只不过它做到这个位置之后,它整个从一个小 a 变成了大 a,那么尽管它的做的事情的天花板依然在这里,可能就 10 亿美金,变成大 a 它意味着它从 1 亿美金迈向了 3 亿美金的一个转变。那你的估值一样在 10 亿美金。

那我们看反面例子,可能有两种极端,一个极端是比如像 Polygon 这样的,就是它做的事情好像没有对它的估值结构产生了改变,依然是一个链应该做的事情,尽管是在叙事上,那你对于一条 Layer 2 的估值该是多少呢?百亿美金,OP,ARB,大家都是在这个位置的。所以是不是他现在的这个市值是不是已经被透支了,或者已经完全被兑现了?就是就一瓶的水, 500 毫升我已经装了 450 毫升了,再装 50 毫升,我把这瓶装满了,也就那样。所以这可能是一个反面案例,以及包括刚才提到它交易占比在不断被压缩嘛。

那还有一些项目它就不断的在大家面前搔首弄姿,这个项目本身就没什么量,也不怎么知名,然后扯着嗓子喊大家快来看,我要怎么样我要怎么样,这个就没什么用,本身也没多少人去理他,自己可能实力也不怎么强。所以我们从 BEAM、从 Vanary、从 Connext 这三个项目我们能看到,它们有共同的几点特征:第一,它在发布这个 roadmap 或者它在即将兑现(预期之前),它不是属于那种已经人尽皆知的,但它也不是那种默默无名的,它属于还可以的项目,还可以项目可能就是市值在牛市能有个 1 亿美金,熊市 5, 000 万美金这么一个级别;

第二,这个项目它有点实力,比如像 BEAM, 我印象特别深刻,这个是我在卖了之后我才拍大腿,我才发现我怎么没早点看到这个数据。BEAM 的国库里面我印象中有大几亿美金,而且不是自己的币,是正儿八经的除自己币以外其他资产,就他这么有钱,不需要靠卖币来赚钱了。再比如 Vanary,我觉得很有意思,它是一个很典型的很能营销自己的一个项目,或者说很能去对外展示一些所谓的自己实力的项目,比如申请了英伟达的计划就说自己和英伟达达成官方合作伙伴,然后上了一个主网,谷歌成为一个它的节点了,就对外说它和全球最大的那个科技公司达成官方合作,就还挺能吹牛逼的。但不管怎么说嘛,他能蹭上这个东西。

再说 Connext,我看他在改名之前在这个行业里面很有声誉的一些这个大佬都关注了这个项目,那至少证明这个项目不是无名小辈,这个还是有很多人去关注它,只不过不怎么出名,就是虽然说不是那么广为人知,但是有实力。Connext 和 Renzo 合作了, TVL 干到 12 亿美金了,自己的市值才 2, 000 万美金,然后 polychain、paradigm 都投了,都是顶流的 VC,市值这么点,然后明牌说自己要发利好,这种不拉盘都打他们投资人的脸。而且更重要的是什么?他们直接在自己的官方的论坛里面,把这一次活动要花的钱晒出来了,直接把所有的预算全部放出来,我就是要在这一次花 300 万美金去为这事做准备。三百万美金你不拉盘你 300 万美金花哪去了,被贪污了吧,那肯定得拉一拉。所以这是这几个项目的一个共同特征,同时可以对比 Polygon 这样已经把水瓶装满的一个项目和一个完全默默无闻的这样两个极端,在这样一个中间点,这样一个策略是很有效的。

FC:

ok。我接着问一个问题,因为我记得你在 Twitter 上写过,你的获取信息的路径,你是强烈建议大家一定要看一手信息。这个问题在于说,当你看到了 roadmap 公布的时候,其实所有人都看到了,或者说我认为他已经是相对共识了。所以这个问题我很好奇,你怎么知道你是在整个传播链条的第几层?当然因为你是 KOL,你跟我们没有信息的人还不太一样,当然有可能我是他投资人,我比你知道还早一点,所以那你怎么知道你是在第几层,因为第几层决定了其实你赚的谁的钱。

Jason: 首先我一定不是在第一层,因为当他把对应的内容已经半公开的写在一些媒体上或者是社区里面的时候,那意味着我肯定不是第一层,但即使如此,我们刚才聊了好多好多项目,人家把 roadmap 挂了半年没人理了, roadmap 兑现之前拉盘,大家发现我靠我怎么当时没看到这玩意。所以这就是在一开始就聊到的,这个行业有好多好多明牌财富密码,不需要每天去各种这个打听你就能发现到的。我再举一个例子,这个让我印象太深刻了。当时 Vitalik 在 Mask 旗下的一个社交软件在里面,发了一个推文,在那说什么这个很重要,我们一定要支持这样的产品,我很看好。然后在他发的一篇自己的博客的文章里面,在最下面引用的一个很偏技术的一个截图里面也截到了这个项目,但是当时因为这个项目比较小众,我看到的时候只有 200 个阅读,没有人理他,而且因为这个项目非常 Crypto Native,都是一些我们姑且称之为非炒币人群,所以这个也没传播出去。那我梭了一把,然后截了个图发出去说兄弟们,Vitalik 都很看好这玩意,这个币也是涨了挺多的。

所以总结一下就是有很多内容,即使是已经处于半公开和公开状态了,但是因为内容整个行业的信息量真的是过于庞大,再加上更重要一点是你看到内容是一回事,你理解内容更是一回事。一句话不同的人看到他能有不同的解读,这边有一个怎么样的事情发生了,但是如果你往下再多深想一层,你就会发现这事不一样,他背后可能会拔萝卜带出泥,有其他的更多内容产生。比如说我今天下午看了以太坊接下来的布拉格升级里面有一个提案,现在是 32 个以太坊去质押形成一个验证节点嘛,他要改成 2024 个,相当于把每一个节点的这个质押量直接扩大多少倍,然后我就立马去找了两个我认识的做 Staking 的项目方的朋友,以及还有其他对这个比较熟悉的朋友,拉了个群去探讨这玩意可能会对哪些项目产生一些变化,是好的还是坏的,立马去解读,这是公开的,发在以太坊每周的开发者周会的会议纪要里面的,所以这个是我想说的,核心就是看到的内容和解读内容是这是两层。

然后另外就是我也经常和我社区里面朋友分享,称之为吃席理论。就当我决定我要上一桌吃席的时候,我得基本上大概判断清楚,我是第几桌上来的,我有没有可能是最后一个来结账的?这个很重要。我今天看那个有一个数字藏品,他们非常嚣张的发了一个截图,说什么天下总有不散的宴席,对不起我们跑路了,你恰好又是那一个来结账的人,所以这个很重要,就是你对于整个信息传播的链条,你要明白即使是公开信息,自己在第几层,我觉得最显性的判断指标有两个,第一个是你看到这个信息的时候币价有没有变?如果没有变,那说明两点,第一这个信息是无效信息,它不会影响币价;第二是这个信息有效信息,但是还没传出去,或者没有人意识到。第二个你要判断一下,就是这个信息它是一个远程的还是近程的,比如像布拉格升级那在 200 天以后,你现在的信息也不一定能影响 200 天以后的价格,如果你觉得这个信息比较重要,可能会直接的去影响一个项目,但是你发现这个项目币价没有变,你就要去立马判断逻辑,这个很重要,你立马去判断,是无效信息还是没有传播出去,如果是币价没有变,并且你觉得是第二种,那么你要立马尽可能用最短的时间,抛开各种冗长的解读研究,去快速判断,如果一旦传播出去就是一个有效信息。

UNI 也是很遗憾的一个例子,因为真的没有那么多时间,但凡有时间的话,也许当时看到他们发了提案说要去改变他们的经济模型,要让质押人去有收益,这个提案是在发布在他们公开的论坛,一个小时以后媒体看到了,然后媒体发出来,价格还是拉了,立马从 7 块钱拉到了 15 块钱,中间隔了整整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这个帖子就扔在这个公开的官网上,没有人理。下面有几个回复的,大多是工程师或者是不怎么考虑币价就只是针对这个问题的一些讨论。那如果时光倒流,我当时看到这个帖子,我一看这么重要,UNI 这么牛逼项目要改经济模型了,我再打开我发现价格没变,你说我该怎么办?

FC:

那我会觉得我错了。

Jason:

我属于第二种,就是我觉得这样就甭管错不错,这个东西消息发出来了,但是价格没变,你买了就没错,就总不至于消息发出来,你觉得是个好消息,结果价格还跌,大不了占用一下资金嘛。我觉得任何问题都要分情况讨论。第一,我个人认为在牛市的上升期是不需要设止损的,因为其实回过头大家也经常会发现,可能当时有一段时间,比如某几段时间突然震荡了一下,这个可能还跌了,你卖了之后过了两个星期发现又涨上去了,就也挺难受的。如果你认为是在一个上升期阶段的话,我个人觉得不止损相对来说更好。当然也有反面教材,我买了一个项目,没想到在牛市能给我跌 90% ,当然这个项目有它自己的问题,就是我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它的经济模型的解锁机制,这个就不扯那么远了,但这是个例,至少我觉得你对于项目有相对足够了解,之后在上升空间是不太需要设置锁的,当然你内心要有个预警线,我个人是从来不会挂单的,我从来不挂单,我只是现货买和卖,因为我无法,就我如果一旦挂单之后,我很难睡得着。第二就是我也没办法去确保,就刚好我挂的那个单就在它应该在的位置,我挂个 3 块 5 ,他咔一下拉到 5 块钱我难受死了,类似于大概这样。

FC:

其实我们喜欢所谓基本面分析去买币的原因,是因为我想睡得着觉,因为我们一直 Buy Hold,但就是不怎么涨,这是问题,我刚才听到其实你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我觉得你对于信息的捕获是有一套自己的流程。第一,你怎么去寻找?有两个岔路,一个是你的粉丝给你反馈,另外一个其实我觉得你是有一些固定的网站和信息源的,而且非常一手。第二个就是你找到这些信息以后,你会做一件事,就是你会找到你身边很重要的关键的人,就是这个领域最懂的人来进行讨论。我们做投资也是,你经常问一个项目,现在你问了很多人,这个事其实是会让你可能信息的更完整。第三个其实是结合你自己对于整个赛道的判断进行一个自我的解读,你会发出来,我觉得发出来的过程也是跟市场的一个交互嘛,我不知道这个链条里面还有哪些我没有说到的?我觉得这个其实对大家还是挺有用的。

Jason:

这样我完整的把这几层我全部捋一遍。第一,我看到一个项目之后,首先我会去看这个项目的 Twitter,我一定会先看 Twitter,我看这个项目 Twitter 和我共同关注的有多少人,这个我觉得还是很重要的。如果我关注了一些非常 OG 的一些人,这帮人的赚钱能力太强了,或者这帮人就是很核心的人,我打开一个项目发现我关注的这些人里面, 3 个 5 个 8 个人关注了这个项目,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大家会看到我 Twitter 关注的人的数量是非常少的,就是我一定要确保我关注的人真的是很有能力,因为我会拿这个指标来去衡量项目,它有没有这个实力,这是第一个,我觉得特别重要,这个我非常非常的受用。第二,如果这个项目我发现有些共同关注很牛逼,我会快速捋一下这个项目的币价 K 线,至少心里面有一个底嘛,这个项目涨没涨,之前怎么样现在怎么样。第三,我会上 Rootdata,我觉得这个网站做得真的特别好,是链捕手他们做的一个专门去看项目投融资信息的网站,我会去通过这个网站看一下这个项目的历史的一些投资情况,有没有我认识的,或者有没有这个很牛逼的投资人,这几点我大概心里有个底了。第四,我再去看这个项目它是做什么的,做这个事情在不在叙事上,还是说是一个老掉牙的等等,这就到基本面研究了。

好,这一套研究完我内心有个底了,这个项目我觉得有跟进的潜力,我会把这个项目的名字直接复制在我的微信里,搜一下,看看我所有加的各种群或者是各种点对点聊天,有没有人曾经提到过这个项目的名字。也许有人之前会推过这个项目,我没在意,我现在又第二次把这个项目捞出来了,这个过程我在找到这个项目相关的社区的供应者,甚至是这个工作人员,通过这个方式我去判断一下这个项目,判断两点:第一点是这个项目离我有多远,我周围有没有这个项目相关的一些信源产生?如果离我非常远,就是我搜完这个项目之后没人讨论过,我可能反而大概就会 pass,因为我认为自己可能不是第一个去捕获到的,或者说我觉得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容易被夹,我也不想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尽管他可能没准真的是一个天王级项目,那我就放过了;第二,我会去看一下别人对这个项目的一些评价和讨论,比如在群里面,如果某个人就是投过或者参与过这个项目,我就说哥们我看你聊过这个,我可能打听一下这个项目情况,这个是第二个路径了,大概把这几个项目收集信息全部拿到之后呢,有了这个对于项目的相关的这个共同的一些声音等等,我再投入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去把这个项目所有的官网、 Medium、白皮书、论坛、DC、Twitter 这 6 个主要的信源全部过一遍,然后我再去找一些中英文的媒体,看一下媒体有没有对这个项目有一些相关的评论。那这可能是对我来说,比较成体系的结构化的筛选方式。

FC:

我认为这一套流程就非常基本面研究了。我想知道,这些信息源进来的时候,你是按照赛道去寻找的?还是说你只是以项目为维度?

Jason:

说实话我这一点做得不好,这一点做的不好。因为我没有团队嘛,就只有一个人。但是即使是我个人的话,当我看到一个项目,我下意识会还是先把这个项目把赛道给它归类。赛道分三种:第一种,空间很大的热点型赛道;第二种,饱和型赛道;第三种赛道里面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过去式的赛道,其实也可以称之为饱和型吧,另外一种类型是吹牛逼赛道或者是虚无缥缈赛道,我这么说可能会伤害一些朋友的感情,但我是如果站到交易角度呢确实是这样,什么去中心化科学,这个人类永生,这种听起来很牛逼,但是算了吧。我通过这几个我也大概能够去过滤和筛选一下相关的内容。

FC:

价值投资有一个叫做能力圈,你是不懂不投吗?会有自己的一个能力圈吗?

Jason:

我觉得我的能力圈很明显,这是个好事也是坏事。我的能力是我对 Infra 项目还是看得很多,因为我自己本身又是程序员,相对懂一点技术,然后我自己个人投了,也参与了挺多 Infra 项目,这个是我的能力的核心,但同时也是我的能力的边界。所以其实大家能看到,我从来没有在 Twitter 上,或者几乎非常少的去分享过一些社交呀,或者是游戏等等,这种赛道,因为我确实不熟悉,不熟悉我不敢投,即使投的话我就把它当彩票买。

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两个小分支,第一我认为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对,是每个人只能赚到自己认知以内的钱,我觉得就大家经常会把这句话当做一个这个贬义,但我觉得应该这样。人就应该赚到自己认知以内的钱。认知以外的钱,你觉得自己认知还没达到,我宁可还是选择先不要赚,我去拓一下我的认知,或者我找一个能和我认知互补的人由他来赚,由他来赚之后,哥们我们分一下这个你利润。

第二个就是我觉得我并不会为此感到焦虑。比如像 Memecoin,我玩的特别差,我好难受,好多我都没抓住,这个很难受,看了大家每天 3 倍 5 倍的,你说焦虑吧也焦虑,但是我觉得还好是在于什么呢?我觉得这个行业有一个很神奇的现象,就是大家每个人都会讲各种理论,但是大家都能赚钱,只不过赚的多和少罢。可能很多理论还是相斥的,很多理论也不一定有道理,所以我觉得我就像在一个大果园里面,每个人都来这里面摘果子的,有摘桃子的,有摘苹果的,有摘西瓜的,适合自己的你摘走就好了。比如有一个人很瘦,他就喜欢爬树去摘樱桃摘苹果吃,没问题,但是你别去抱大西瓜的,你抱不动;但也有人呢他就是力气很大很壮,他能扛大西瓜直接走,但樱桃什么这种更美味的也更贵的水果那也不一定就能吃到了,因为你去爬个树,说不定后面自己摔下来。

FC:

这个能力圈其实有一个陷阱,就是你的怎么去接纳新东西?比如说你肯定去复盘过,你有错过一些东西,那你现在有什么机制能够让自己不再错过这个东西?

Jason:

我觉得最好的机制就是找一个外部的朋友,合伙人,不管用什么词,这就是为什么我做了一个自己的小社区的原因,我尽可能的让我的社区里面的人多元化,比如有玩 Meme 非常厉害,也有看 k 线的很牛逼的朋友,就是那我看不懂,大家来看,大家在群里面去分享,我大不了我就先跟着买一点,买完之后被套,再研究,跟着大家学习,我觉得是最快的方式。如果在某一个能力边界以外,又很难让你去及时补充的,就去想办法,通过各种方式去找一个这样的朋友,大家一起来补充,这是最直接的,先把当下最重要的问题解决了,后面你有时间再花时间去学,但我觉得解决问题是最重要的。另外就是确实不要过于排斥一些新东西,尽管这个新东西可能和你的价值观是相悖的,不要从内心过于抵制,去排斥它就好了,这个是我的想法。

FC:

就是一个从心理层面,一个从这个操作层面。我记得你介绍里面也当了很多项目的顾问,那就意味着你跟项目其实走得会很近,比如说你当了顾问以后,你从内部去看一个项目的成功,我们这里的成功就狭义的定义为它的价格好,你认为你有什么新的理解吗?

Jason:

我觉得这样。第一,这个项目还是要整活,不能太乖,我参与过一些项目,这个项目创始人会说我都看不起什么所谓的拉盘,这种什么各种消息,很多这种散户会比较在意的内容,他会鄙视,但是市场会教育他,我参与了很多这样的项目,也是让我很无语很无奈,所以这是第一个,就是我和创始人接触过程中,我得看一下这个创始人他是否会过于的清真。我不喜欢那种很清真的创始人。第二个这个项目能否在这个赛道里面去占住一个位置,占住一个位置,这个很重要,这很重要,比如说像 Puffer 在 Restaking 赛道里面也是属于头牌,这个赛道有好多项目,这一轮至少有 30 个项目,那其他项目都默默无闻,你就再怎么去整活,也不一定能占这个位置。那占了这个位置的这个因素有多种多样了,这个团队是否牛,是否有强劲投资人去助推你,那这个就是另外一套这个方式了。

就是你能站住位置,意味着至少你有一个打底的一个市值在这撑着,相对来说不至于太拉垮,然后你能整活,或者是能去拥抱市场,我不说整活叫拥抱市场,那你的定价相对来说会有弹性的,不至于一潭死水了。

FC:

其实我看到比较好的创始人,首先我觉得他本身认识到,Crypto 是一个有很强的金融属性和自然属性的事情,他首先有这个认知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个其实我有一个小技巧,我会问创始人你买过什么币,你什么购买理由,或者我会让他把他链上地址给我,我就看看你真的去做过什么交互。第三个就是说我觉得他跟社区的关系是什么样子的,他有没有知道社区语言以及有没有进入过。还有一个就是他有没有特别强的自我意识,有很多人其实刚才你说的,比如说你跟他说这个他就觉得不行对吧?或者说哎呀这我不搞这个对吧?这个太垃圾,但很多其实是主动学习。比如当时我们投一个项目印象特别深,名字我就不说了,当时他刚从大厂出来嘛,第一次聊的时候就特别Web2,然后我们给了他大概 10 篇文章和几个白皮书,然后一个月以后,你发现这个人在聊的东西就不一样了,所以就是他有没有 Hungry 也很重要。

刚才你说那个位置,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对于叙事的判断,这一块你有没有什么见解,比如说什么样的叙事你认为是有潜力出现的?或者你怎么确定哪个叙事是大概率出来的,你有没有一些指标的判断?

Jason:

叙事分两种,一种是远期的,一种近期的,那我一定要判断当前这个叙事它是否有可能就会在这一轮周期发生,如果是下一轮周期发生,我到了下一轮牛市我再买吧。我一定要尽可能的去判断这个叙事是不是这一轮的叙事,就一定不能被架在两轮周期中间,那个难受死了,这个我觉得非常重要。那如何筛选叙事在不在这一轮呢?几个点,我只能还是按 Infra 角度来说,我这一轮 Infra 我只参与了两个赛道,我指的是自己投资的和做顾问的,一个是 staking , restaking,一个是链抽象到跨链互操作性。那 Staking 是在于我整天都在泡以太坊的他们的论坛,这个里面逻辑不展开了,就大概当时感觉到了这个以太坊接下来这个 staking 怎么样了,下一阶段就是 restaking,Eigenlayer 要出来了,这是第一个。

链抽象也是一样。这一轮整个,我个人认为有两个赛道是唯二的创新赛道,就是完全从 0 ~ 1 出来的,全新的叙事,一个是比特币生态,一个是模块化区块链,模块化区块链 Celestia 不停拉盘也证明了这个赛道是能撑得住的。那模块化区块链我们就推导,这么多链,各种资产都散落一地,那还是需要有一个东西把它聚在一起,这个可能以前叫跨链,现在叫链抽象等等的,就是需要有这个东西。所以这两个当时是我判断完之后,第一是符合我最擅长的 Infra 赛道,第二又是在对应的叙事上的,并且都是你能很明显感觉到就憋了那么一股劲,这个时候就大概率是在这一轮要发生的

然后当然有一个非常显性的指标,看一下投资人的一个业绩的情况,在这一轮里面,我刚才讲到的两个项目,还是有一大堆 restaking 项目,包括在币安 listing 的跨链项目,一级项目的喷涌爆发,直接决定了在这一轮周期,二级肯定要砸出点水花出来的。所以这个就是一级项目的喷涌爆发,就直接决定了这个叙事可能就是在这一轮里面的一个主升调。包括游戏,我在去年 11 月份的时候发篇 twitter,我觉得写的逻辑还是比较全面的,去讲我为什么在这一轮很关注游戏赛道,所以我也买了挺多游戏公链的,因为在币安研究院发布的一篇报告里面,我看到上一轮一级市场有一半的资金全部被投入到了游戏赛道,那么如果说某一个机构在币圈 4 年一个周期,一个机构两个周期还没把钱退出来, 8 年这机构要完蛋了,LP 也不同意。那在上一轮里面有一半的一级的资金全部被砸到这个赛道里面,就算这个赛道起不来,投资人也急死了,天天催着这个项目方赶紧干活,那个这个搞一搞,这个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

FC:

我觉得这块我有一个经验分享,如果做二级交易,咱们就说基本面层面,我觉得有一个排序,就是宏观大于赛道大于基本面,就是宏观择时你发现是最重要的,你只要买的相对低点,你只要去年买,你买的别太差,你基本上倍数都还可以。第二个就是赛道,你只要在一个正确的点买到正确的赛道里,相对来说比那些冷门赛道要好。那最终基本面其实选择什么呢?其实基本面其实本质是决定谁是你这个赛道里的阿尔法,我觉得这个是给我非常大的一个启发。我觉得当时我们也是按照这个逻辑去做的,但实际上我们第一步就在择时的时候,我觉得虽然买了大部分,但是其实当时不够坚决。那再回来说关于赛道的选择,当时我们有几个观点,第一个就是关于游戏,我觉得就跟咱们今天聊的是一样的,我认为大家不论是亚洲还是欧美,大家花了很多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定是有很多优秀的选手在里面,好的选手在赛马的时候,这些压住的人一定会制造声量,那制造声量一定会传递到二级。

而且我觉得游戏当时有基本面支撑的,比如数据,比如说正外部性,这是游戏。第二点就是 AI 为什么我们当时买,因为 AI 这个不是行业叙事,这是世界叙事,只要这个世界上所有最优秀的人都在做这件事情,一定会对这个赛道有比较深的赋能,但是问题就在于说我们太在意基本面了,当时我们全都扫完了,AI 说实话就是我们没看好的那几个都涨的特别好,那我觉得这个就是一个教训嘛,所以这个是我为什么要追赛道的问题的一个原因。

下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希望是大家听了你的交易方法是能够用的,所以好奇你是因为谁而形成这个交易策略?或者你看到什么东西形成这个交易方法,而且让它稳定下来的。能分享一下吗?

Jason:

我觉得首先就是你听了再多道理,都不如自己去亏点钱和赚点钱。我之前炒币炒的很惨,所以找了很多的前辈朋友大量去跟他们聊,他们是怎么赚钱的,然后每个人都会讲了好多道理,那我把道理融会贯通,最后通过亏钱和赚钱这两个结果,不断的给我反馈去修正我的思路。所以没有哪一个人是突然灵光一现点拨了我,一下成大师了,都是自己亏出来的。

FC:

我其实从外面看你,我觉得你做对了很多事情。第一就是你找很多人聊,我特别喜欢冯仑说过一句话,叫做抱大腿学先进走正道对。实际上你得先把这市面上基本上好的东西都看到了,这也是现在是我想做的事情。第二个就是你刚才说亏钱这事,但实际上你不光是亏钱,你还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做交易笔记的,其实你每发一个 Twitter 都是在做交易笔记,我为什么买和购买理由是什么,我觉得这个事儿这两点我觉得都很重要,尤其是我觉得交易笔记对我很重要,就是我们很多时候回头看,比如你挣了钱,你回头看你会觉得我靠当时我太屌了对吧?实际上你当时买和你以为你为什么买是完全不一样。

Jason:

确实。因为我觉得最核心的一个点是交易思路是要去修正的,那修正的过程你要去记住它,然后每一次你对它进行一个复盘,甭管是赚了还是亏了,你去对它进行复盘,然后逐渐的去修正的思路,而不是一直无序的横冲直撞,每一次亏了拍大腿,赚了这个很嗨,我觉得都不应该,要去修正,去做交易笔记的记录这个很重要的。

FC:

因为你是 KOL,我相信很多人好奇,有哪些信息,比如说 Twitter 上,我们是应该认真对待,哪些信息其实是可能是噪音?你是怎么去判断的?

Jason:

我只是回答这个问题,我不是伤害任何人的感情,我也不攻击某些朋友。第一个就是你要去筛选真的是优质的人,吴说他整理了一个英文区和中文区的一些比较优质的博主,你可以去关注的,或者你去找一些那种很早发现阿尔法都可以。我这个很难有一个具象的一个这个标准,总之就是你关注的人的本身要不错,他是能够去输出内容的,尽管它不一定会直接去在 Twitter 发阿尔法信息,我相信 99% 的 KOL 当你发现一个阿尔法的时候,一定不会直接把它发给 Twitter 里,一定是自己买,然后再告诉身边的朋友,等到它稍微开始涨了,你觉得安全了,再出来把它再发在公开媒体上,然后让大家去买,一定这样一个路径。第二个就是有哪些不建议关注呢,我前面发了一个 Twitter,就是牛市就是不要吃瓜,然后更不要撕逼,就是专心做自己的事情,所以对于那些每天事儿特别多的一些博主就别关注了,占用你的精力,任何一个耽误你时间的人都在阻止你赚钱。

FC:

倒数第二个问题,你认为你的这种交易逻辑,就是基本面分析什么时候会失效?

Jason:

这个问题特别好。我觉得当我懒的时候会失效。现在我觉得我还挺饥渴的,我实事求是说,我需要在这个行业里面继续向上爬,我需要有更多的东西,于是我不断的在修正我的交易思路,比较勤奋的去修正它,但是也许到了某一天我满足了,当我一旦停止修正我交易思路的时候,那就一定意味着我落伍了,我这个就失效了。所以这是第一个,从个人角度出发的。

那第二个角度就是时代变了,当你所熟悉的这个赛道或者你的交易思路已经被这个行业产生了结构性的改变,比如说这一轮有不少朋友很伤神,就是因为 ETF 进来的原因,现在和传统金融的这个挂钩越来越耦合,很多朋友说不对呀,比特币现在应该在 3 万呀,怎么能干到 7 万呢,不对了,这个这世界不是我想的这样的,然后开始怀疑自我,就是当外部的极大的因素可能直接导致你所在这个有序的世界变得混沌的时候,但是你又暂时离不开,这个交易思路也会失效,所以这是我回答两个角度,第一个是从内在的自己的问题,第二个是外在的问题。但不论是内在还是外在,最终只要你不断的去修正思路,一定能把它修到对应的轨道上,让它继续有效。

FC:

我觉得有句话就是,市场永远是对的。第二其实我觉得很多交易的问题就是他动感情了。一方面说的是对他的 token 有感情,我觉得还有一方面就是他对于这个交易的理解有感情,比如说我基本面分析应该是 ABCD,那我就一直觉得他是对的,我觉得唉我怎么能错呢,但实际上,我们玩的游戏就是一个绝对理性和市场永远是对的一个游戏,如果从交易上来看,咱不从价值投资来看,就是比如说 Meme 也好,或者说这些铭文符文也好,其实如果一个我认为理想中的交易员,他应该不去做判断,或者叫不做好坏的判断,他应该做的是,是不是有交易机会的判断,这个是我认为一个相对理性的交易员应该做的。还是会像有些人一样,我对这个世界是有想法,我的钱是在为这个世界投票,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风格,其实我也在打架,我不知道你会怎么想?

Jason:

我和你的想法一样呀,就有的时候感性告理性告诉我这个东西,我管他那么多呢能赚钱就行,我应该理性的去看待它,但有的时候呢我内心必然会出现一些偏好和厌恶,所以我也在打架,我觉得这个不断在去左右摇摆去修正自己,然后也为此付出了很多代价。

FC:

那我们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你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或者一个内容的话,你觉得大家应该去看什么呢?当然除了听我们的节目以外。

Jason:

这我推荐一本书,这个书是我特别特别喜欢的,它回答了我很多在商业世界的疑惑和问题,但不一定和币圈有关,但是我很受启发,叫《创新者的窘境》,这本书让我回答了我以前一直没想明白的,比如怎么这么大的公司就没了,类似这种问题,所以我推荐大家读这本书《创新者的窘境》。

探索MEV:OEV解决方案的设计方法与挑战

本文大部分素材取自“Exploring the Design Space and Challenges for Oracle Implementations in DeFi Protocols”,在此基础上有大量改动

摘要:预言机在DeFi生态中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由于智能合约只能访问链上数据,无法直接从链外获取信息,需要预言机充当媒介,将链下的数据引入链上,智能合约才能基于链下数据进行自动化交易处理。大多数DeFi协议依赖于预言机喂价来处理衍生品合约、清算不良资产等。

目前DeFi生态内的资金体量超过8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与预言机有着某种关联。然而,传统预言机在价格更新方面具有迟滞性,这衍生出了一种预言机专项的MEV:OEV。OEV的常见场景包括预言机抢跑交易、套利以及清算获利等,现在有越来越多方案被提出用于减轻OEV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现有的各种OEV解决方案,分别讨论其优劣之处,并提出两种新思路,对它们的价值观、待解决问题与限制因素进行阐述。

因预言机而产生的MEV (OEV)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先对推送式预言机和拉取式预言机进行简要科普。推送式预言机指的是,预言机主动将数据发送到链上智能合约中,如Chainlink就以推送式为主;拉取式预言机则由DApp主动请求数据,预言机收到请求后再提供数据。

这两种模式的差异在于,推送式预言机的数据实效性较强,适用于对实时数据较为敏感的场景,但这种模式下预言机要频繁的向链上提交数据,会消耗更多的gas。拉取式预言机更灵活,只在DApp需要数据时才提供新数据,这样做消耗的gas较少,但数据有迟滞性。

由于Defi平台需要预言机提供喂价数据,如果喂价更新具有迟滞性,则可能被套利机器人捕获MEV,这种依赖于预言机而形成的MEV被称为OEV。与OEV相关的主要获利场景包括抢跑交易、套利和清算等,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们将概述由OEV引发的各种获益场景,并探讨不同的OEV解决方案,以及其优劣。

OEV的产生与捕获方式

根据实践中观测到的结果,OEV有三种主要实现途径:

1. 抢跑交易。比如以太坊网络中的MEV Searcher会实时监控待上链的交易数据,寻找MEV机会。预言机更新喂价要向链上提交数据,这些数据上链前会堆积在交易池中,Searcher会监控这些Pending交易,预知链上资产即将发生的价格波动,在价格更新前抢先埋伏一些买卖单。

探索MEV:OEV解决方案的设计方法与挑战

很多衍生品平台曾遭受抢跑交易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GMX因频繁遭遇抢跑交易,利润减少10%,直到协议更新,GMX将接入的预言机交由KeeperDAO进行统一调度,OEV捕获的问题才得以缓解。后面我们会对GMX采用的解决方案进行简单解释。

2. 套利:利用预言机数据更新的延迟在不同市场间进行无风险套利。举例来说,某链上衍生品平台的资产价格更新有10秒延迟,如果币安的ETH现货价格突然上涨,而链上的ETH价格没有及时变化,套利机器人可以立刻在链上开做多合约,等Chainlink喂价更新后再把仓位平掉,以此获利。

上面的案例简化了实际情况,但它说明了价格更新延迟会产生的套利机会,套利者可以从Defi平台处捕获OEV,当然这些被捕获的OEV最终会导致LP的损失(羊毛出在羊身上)。

预言机抢跑交易和套利现象,在衍生品协议中通常称为”有害的交易流 (toxic flow)”,因为这些交易背后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套利者可以捕获无风险利润,但会损害Defi协议中LP/流动性提供者的利益。自2018年以来,Synthetix等老牌DeFi协议一直受到此类OEV攻击的困扰,并尝试了很多方法以减轻其负面影响。后面我们会对此类应对措施进行简要解释。

3. 清算:对于借贷协议而言,如果资产价格更新延迟,对于部分反应快的清算人而言有利可图,捕捉不及时的价格更新导致的低效清算,获取额外收益。这些行为会削弱市场效率,并对Defi平台的公平性产生负面影响。

清算组件在任何涉及杠杆的DeFi协议中都是核心,而喂价更新的粒度在清算效率上起着关键作用。如果推送式预言机是阈值性的,也就是价格变更达到一定幅度才更新喂价,就可能影响到清算过程。假设链下ETH价格下跌,某借贷协议上的仓位已达到清算线,但价格波动率不满足预言机更新喂价的阈值,所以预言机没更新数据,此时就会影响到清算工作的执行,这可能进一步引发负面影响。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某抵押品头寸由于价格紧急下跌面临清算,但由于预言机更新数据不及时,链上价格还未变动。在这个窗口期,Searcher提前发送清算交易请求并支付较高的Gas,获得优先上链打包的优势。当链上价格更新后,Searcher直接成为清算人并获利,同时由于价格更新的迟滞,原抵押品持有者来不及补仓,遭受了额外损失。

通常DeFi协议会把部分清算抵押品作为奖励,送给清算人,Aave等大型DeFi协议在2022年仅在以太坊上就分发了超过3800万美元的清算激励,这不仅过度补偿了第三方清算人,也对用户造成了伤害。此外,gas战会将MEV捕获机会从有MEV效应的地方扩散到整个MEV供应链上。

其中,抢跑攻击和套利行为中捕获的OEV会损害DeFi流动性提供者的利益;而清算中捕获的OEV,对于借款人来说,在清算过程中损失相当的资金, 对于贷款人,预言机报价存在延迟导致收到抵押品价值低于预期。

总而言之,无论以何种方式捕获的OEV,都会对市场上其他人造成损失,最后只有OEV捕获者自己受益,这对DeFi的公平性和UX产生了负面影响。

当前OEV解决方案

下面我们将在前述背景下讨论推送式、拉取式和其他模式的预言机,以及当前市场上存在的,建立于其上的OEV解决方案,并分析其有效性,深入探讨这些方案为解决OEV问题做出的取舍,包括增加中心化程度或信任假设,或是牺牲UX等。

如果只使用拉取式预言机会怎样?

前面我们提到过拉取式预言机,它的特征是需要由Dapp向预言机主动请求数据。Pyth作为拉取式预言机的代表,优势之一是可以利用Solana架构的高TPS与低延时,创建Pythnet网络对数据进行收集、聚合和分发。在Pythnet上发布者每300ms就会更新一次价格信息,有需要的DApp可以通过API查询最新的数据,将其发布到链上。

这里需要说明,发布者每300ms更新一次价格信息,这听起来像是推送式预言机的逻辑。但是,Pyth的逻辑是“推送式更新,拉取式查询”,即尽管数据是通过推送式更新的方式进入Pythnet,但链上应用或其他区块链网络可以通过Pyth API或跨链桥Wormhole的消息传递层来“拉取”最新的数据。

但只使用拉取式预言机并不能完全解决抢跑和套利,用户仍可以选择满足特定条件的价格进行交易,导致“对手选择”问题。具体到预言机的场景中,由于预言机更新价格存在延迟,Searcher可以通过监控链上价格更新的时间差,主动选择一个对自己有利的时间节点进行交易,该时间节点的价格往往是过期但未来得及更新的非准确价格。这种行为导致了市场价格的不公平,使得searcher能够利用信息不对称获取无风险利润,但损害了其他市场参与者的利益。

也就是说,在拉取式预言机中,价格延迟导致的套利攻击仍然存在。在Pyth 的文档中,提出了通过“staleness check”来防止这种攻击。“Staleness check” 是一种用于确保在交易中使用的数据或价格信息即时性的机制。

具体来说,staleness check会验证所使用的价格数据是否在一个合理的时间窗口内生成,以防止交易者利用过时的价格信息进行交易,从而减少套利和不公平的交易行为。

但具体实施中,确定最佳时间阈值是一个很难的事情。我们可以重新看一下之前的例子来理解staleness check,假设永续合约交易所使用Pyth的ETH/USD价格源,并设定了20秒的staleness check阈值,这意味着Pyth价格的时间戳与执行下游交易的区块时间戳只能有20秒的时间差。如果超出了这个时间范围,价格将被视为过时,无法使用。这种设计旨在防止利用过期价格进行套利。

探索MEV:OEV解决方案的设计方法与挑战

缩短staleness check的时间阈值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但这样可能导致在区块时间不确定的网络上出现交易回滚,从而影响用户体验。Pyth的价格源依赖跨链桥,仍用Wormhole举例,其Guardian节点被称为“Wormhole Keeper”,预言机必须有足够的缓冲时间来让Wormhole Keeper确认价格,并让目标链处理交易并将其记录在区块中。

预言机订单流拍卖 (OFA)

为应对MEV带来的负面影响,一种新的解决方案——预言机专属订单流拍卖(OFA)逐渐兴起,效果十分显著。OFA是一种通用的第三方拍卖服务,允许预言机将最新的喂价信息盖上签名,发送至链下拍卖平台,由别人代替自己把喂价信息提交到链上。这类更新喂价的操作一旦上链,就会导致MEV机会出现,所以MEV Searcher会监听预言机提交到拍卖平台的喂价信息,充分利用这里面的机会。

Searcher往往会愿意竞拍,申请代替预言机把喂价消息推送到链上,然后Searcher趁此机会构造MEV交易,让自己成为从中获利最大者。当然,Searcher要参与竞拍才行,竞拍过程中他会付出一些资金,这些资金会由拍卖平台分发给预言机或更多人,这就相当于把MEV玩家的获利分发一部分给别人,以此缓解OEV问题。

OFA的具体流程如下:

1. 交易提交

所有待定交易流都会被路由到一个私有的OFA交易池,而不是直接发送到链上。为保证公平,该交易池保持私密,仅供拍卖参与者访问。

2. 拍卖竞标

交易池就是OFA进行拍卖的平台,Searcher在这里参与竞拍,获得执行订单的权利。竞拍的价格基于预期从订单中可提取的价值,包括交易类型、当前 gas 价格和预期的 MEV 利润等因素。

3. 选择和执行

胜出的Searcher支付竞拍金额,获得交易执行权,他出于利己,会用能提取最大MEV的方式安排交易,并将交易提交到链上。

4. 收益分配

该步骤是OFA的核心,Searcher为了获得MEV机会,会付出额外的竞拍金额,该笔金额将存入智能合约中,并按照一定比例分配,补偿给协议和用户在OFA中损失的价值。

从数据来看,OFA对MEV和OEV问题的缓解非常显著,此类方案的采用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目前已有超过10%的以太坊交易通过私有渠道(包括私有RPC和OFA)来进行。可以预见,OFA在未来的发展潜力很大。

探索MEV:OEV解决方案的设计方法与挑战

但在实现通用的OFA方案时存在一个问题,即预言机无法预见更新是否会产生OEV,而如果没有产生OEV,OFA将引入额外的延迟,因为预言机需要进行额外操作,将交易发送至拍卖平台中。另一方面,优化OEV并减少延迟还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所有预言机订单流都交给一个主导的searcher,但这样做显然会带来显著的中心化风险,变相鼓励租金提取、审查制度,最终使用户的体验被损害。

探索MEV:OEV解决方案的设计方法与挑战

OFA通过拍卖价格更新不包括已有的基于规则的更新,后者更新仍然通过公共内存池。这样的机制确保了预言机价格更新,以及随之产生的任何额外收益都能保留在应用层内。与此同时,这种机制也提升了数据的颗粒度,允许searcher请求数据源更新,而不必让预言机节点承担更频繁更新的额外成本。

OFA在清算过程中效果尤为理想,因为它能够提供更精细的价格更新,最大化地返还给被被清算的质押者的资本,减少协议支付给清算人的奖励,并剔除竞拍清算人的额外收益以回馈给用户。

然而,OFA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抢跑交易和套利,但仍留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在完全竞争和一价密封拍卖的情景下,拍卖应使得从抢跑交易中的额外收益接近于执行本次MEV操作所需的区块空间成本,同时,价格更新的颗粒度增加也会减少套利机会的产生。

目前,要实现预言机专属的OFA,可以选择与第三方拍卖服务(如OEV-Share)集成,或直接将拍卖服务作为DeFi应用,让其自行搭建。

API3使用基于 Flashbots概念的OEV中继器作为API,在进行拍卖时提供DoS保护服务。中继器负责收集来自预言机的元交易,筛选并聚合searcher的竞标,并在无信任的环境下分配收益。竞标获胜者需将竞标金额转移到协议控制的代理合约,之后中继器提供的签名数据会更新价格源。

探索MEV:OEV解决方案的设计方法与挑战

另一种选择是协议不依赖中介,直接构建属于自己的原生拍卖服务,以捕获并剥离所有从OEV中提取的额外收益。BBOX项目计划将拍卖嵌入其清算机制中,以捕获OEV并将其返还给应用和用户。通过这种方式,协议能够更好地进行价值分配,并减少对第三方服务的依赖,进而增强系统的自主性,并提高用户的收益。

运行中心化节点或Keeper

在Web3早期,通过预言机驱动的永续合约交易所为应对OEV问题,提出了一种运行中心化Keeper(专门用于交易的节点或实体)网络的想法,核心思想是从中心化交易所等第三方来源汇总价格,并使用Chainlink数据馈送作为备用。这种模式由GMX v1推广,并在许多后续分支中得到应用。其主要价值在于通过单一运营者管理的Keeper网络,完全防止了抢跑问题。

当然,这种方法存在明显的中心化风险。中心化的Keeper系统可以决定执行价格,而不进行价格来源的验证。GMX v1中的Keeper并非链上透明机制,而是由其团队地址在中心化服务器上运行的程序,无法验证执行价格的真实性和来源。

对于OEV的提取,搜索者会通过监控内存池内的“预言机数据更新指令”,通过 MEV基础设施,将预言机数据的更新交易指令,与自己发起的交易指令捆绑在一起,最终执行以获取收益。当然,对于套利和清算交易,OEV Searcher只需要监控链上价格与链下价格的偏差,最终通过MEV基础设施,确保自己发起的交易先上链执行即可。

无论搜索者使用哪种流程,我们可以看到OEV的收益被分配给了 MEV 基础设施和 OEV 的搜索者,而“被捕获” OEV 价值的协议,并没有获取其应有的收益。(根据某些数据,OEV 问题此前曾导致GMX 平台的利润被抽走差不多10%)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贡献了大量OEV价值、身为链上衍生品交易平台的GMX采用了一种简单的方式:让自己指定的一些人来捕获OEV价值,然后把这些OEV价值尽可能返还给GMX平台。

探索MEV:OEV解决方案的设计方法与挑战

对此,GMX引入了Rook和白名单。简单来说,GMX的预言机更新通过Rook执行,而Rook会基于目前的市场情况,进行OEV的提取操作以获取市场内的OEV。这些OEV的80%会被返换给GMX协议。

总结下来就是,GMX通过白名单,赋予 Rook们更新预言机的权利,通过Rook提取OEV以避免被其他搜索者提取OEV,同时将 OEV 的80%返还给GMX系统。这个套路其实有点简单粗暴。

针对上述单一运营商Keeper网络所引发的中心化风险,可以引入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来构建更为去中心化的自动化网络,代表性的产品是Chainlink Automation。Chainlink Automation与Chainlink的新型拉取式、低延迟预言机服务 Chainlink Data Streams搭配使用,在2023年底宣布进入封闭测试,但其已在 GMX v2投入了实际应用。

我们可以参考GMX v2系统的逻辑,探究如何将Chainlink Data Streams 设计融入到是实际的DeFi应用中。

从整体来看,Chainlink Data Streams由三个主要组件构成:数据DON、自动化DON和链上验证合约。数据DON是一个链下数据网络,其进行数据维护与聚合的架构类似于Pythnet。自动化DON则是由与数据DON相同的节点运营者维护的Keeper网络,用于将数据DON中的价格拉取至链上。最后,链上验证合约用于确保链下签名的正确性。

探索MEV:OEV解决方案的设计方法与挑战

上图展示了调用开放交易功能的流程,其中自动化DON负责从数据DON获取价格并更新链上存储。目前,只有白名单用户有直接查询数据DON的权限,因此协议可以选择将维护任务交给自动化DON处理,或自行运行Keeper。然而,产品随着开发周期的推进,预计将逐步转变为无许可结构。

在安全层面,依赖自动化 DON 与单独使用数据 DON 的信任假设相同,这相对于单一Keeper的设计是非常明显的进步。然而,将价格更新的权利交给自动化DON,也意味着OEV将专属于Keeper网络中的节点,这种信任假设类似于以太坊对于Lido节点运营商的态度。Lido的节点运营商往往是具有较大社会声誉的机构,它们占据着以太坊质押市场的较大份额,以太坊利用社会共识的掣肘,防止Lido串通为卡特尔,形成垄断效应。

拉取式预言机:延迟结算

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所Synthetix  v2中引入了Pyth价格数据用于结算合约,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改进。用户的订单可以在 Chainlink 或Pyth的价格中二选其一,只要价格偏差未超过预定阈值且时间戳通过staleness check。然而,单纯改为拉取式预言机并不能解决所有OEV的相关问题。为了应对抢跑交易,许多DeFi协议引入了“last look”定价机制,这种延迟订单将用户的市场订单分为两个部分:

1.用户提交开立市场订单的“intent”到链上,附带订单参数如大小、杠杆、抵押品和滑点容忍度,同时支付额外的 keeper 费用。

2.keeper 接收订单,请求最新的 Pyth 价格数据,并在交易中调用 Synthetix 执行合约。合约检查预定义的参数,若全部通过,则订单执行,链上价格存储更新,头寸开启。keeper 领取用户支付的费用以补偿其使用的 gas 费和网络维护成本。

这种方式避免了对用户不利的价格被提交到链上,有效地解决了协议中的抢跑和套利问题。然而,这种设计在用户体验上做出了一定取舍:执行此类市场订单需要通过两笔交易完成,用户除了要支付gas费外,还要支付更新预言机链上存储的费用。

此前,更新预言机链上存储的费用是固定的2美元,但最近改为基于Optimism gas预言机+溢价的动态费用,根据Layer2的活跃状况而变化。总之,这种方案在提高流动性提供者利润的同时,牺牲了交易者一定的用户体验。

未来的OEV解决方案思路展望

拉取式预言机:乐观结算机制

随着延迟订单为用户引入额外的费用,且这些费用与L2的DA费用成比例增加,有人构思了一种作为替代品的的订单结算模型,称为“乐观结算”,旨在降低用户成本,同时保持去中心化和协议安全性。顾名思义,乐观结算机制允许交易者以原子方式执行市场交易,系统乐观地接受所有价格,并提供一个时间窗口,让searcher提交证明以揭示订单是否存在作恶意图。

本文将概述这一想法的几个迭代版本、在此过程中展示其思考过程,并简述该思路仍待解决的问题。

最初设想的是用户在开启市价单时,通过parsePriceFeedUpdates提交价格,然后允许用户或任何第三方提交结算交易,使用价格数据完成交易确认。在结算时,如果两个价格之间存在负向差异,该差异将作为滑点作用于用户的盈亏。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降低了用户的成本负担并减轻了抢跑交易的风险。然而,该方法同时也引入了两步结算过程,这是我们在Synthetix延迟结算模型中发现的一个缺点。额外的结算交易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能是多余的,尤其是在下单和结算期间波动不超过系统定义的抢跑阈值时更加显著。

另一种规避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允许系统乐观地接受订单,然后开放一个无需许可的挑战期。在此期间,任何人都可以提交证据证明价格时间戳和区块时间戳之间的价格偏差,存在可盈利的抢跑机会。乐观机制通过引入挑战期,有效地减少了系统中潜在的套利行为,并增加了交易过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具体过程如下:

1. 用户以当前市场价格创建市价订单,并将此价格以及嵌入的 Pyth 价格数据一起作为订单创建交易发送。

2. 智能合约乐观地验证并存储这些信息。

3. 订单确认上链后,会有一个挑战期,期间Searcher可以提交交易者有作恶意图的证明。此证明需包含交易者使用过去价格意图套利的证据。如果系统接受了该证明,价差将作为滑点应用于交易者的执行价格,原本的OEV收益将作为奖励给予Keeper。

4. 挑战期结束后,所有价格将均被系统视为有效。

这种乐观模式有两个优点:首先,它降低了用户的成本负担,用户只需在同一笔交易中支付订单创建和预言机更新的gas费,无需额外交易结算费用。其次,它抑制了抢跑交易,并在确保健康的keeper网络下,通过经济激励机制来提交系统被抢跑的证明,从而保护了流动性池的完整性。

这种思路固然有较大潜力,但若想落地,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开放性问题:

定义‘对手选择’问题:即系统如何区分因网络延迟提交过期价格的用户与故意利用延迟套利的用户。一种初步思路是在staleness check的时间内(如15秒)测量波动率,如果波动率超过净执行费用,则该订单可能被标记为潜在套利行为。

设置合适的挑战期:考虑到作恶订单流的开放时间可能很短,keeper应有一个合理的时间窗口来挑战价格。虽然批量验证可能更省Gas,但订单流的不可预测性导致难以保证所有价格数据都能及时验证或挑战。

Keeper的经济激励:提交验证的Gas成本不低,为了保证Keeper对系统产生积极的作用,提交验证的奖励必须大于提交成本。然而,订单规模的不同可能使这一假设未必在所有情况下都成立。

是否需要为平仓订单建立类似的机制?如果需要的话,可能会对用户体验造成哪些影响?

确保用户不受“不合理”滑点的影响:在市场闪崩的情况下,订单创建与链上确认之间可能出现巨大的价格差异,需要某种止损措施或熔断机制。这里我们考虑使用Pyth提供的EMA价格来确保价格源稳定性。

ZK协处理器——数据消费的另一种形式

另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是ZK协处理器的使用。这些处理器旨在链下处理复杂计算,并能够访问链上状态,同时提供证明,确保计算结果可以在无许可的情况下验证。像Axiom这样的项目允许合约查询历史区块链数据,在链下执行计算,并提交ZK证明,确保结果是基于有效链上数据正确计算的。协处理器使建立一个基于多个DeFi原生流动性来源(如Uniswap+Curve)的抗操纵自定义TWAP预言机成为了可能。

与传统预言机相比,ZK协处理器将扩大可安全提供给dApp的数据范围。当前传统预言机主要提供最新的资产价格数据(如Pyth提供的EMA价格)。通过ZK协处理器,应用程序可以引入更多基于历史区块链数据的业务逻辑,用以提高协议安全性或增强用户体验。

然而,ZK协处理器仍处于开发的早期阶段,会面临一些瓶颈,例如:

处理大量区块链数据时可能证明过程过长。

仅限于区块链数据,无法解决与非Web3应用程序安全通信的需求。

去预言机化——DeFi的未来?

一种新的思路认为,DeFi中的预言机依赖问题,可以通过设计一种从根本上去除外部价格数据需求的原语来解决,近期也出现了利用各种AMM LP代币作为定价工具的设计。这基于一个核心理念:在恒定函数做市商中,LP头寸代表了交易池中两种资产的预设权重,交易遵循一个自动定价公式(如xy=k)。通过使用LP代币,协议能够直接获取通常需要预言机才能提供的信息,从而催生了无需预言机的解决方案。这类方案减轻了DeFi协议对预言机的依赖,一些项目正在沿着这一方向构建应用。

结论

价格数据仍然是当今许多去中心化应用的核心组件,通过预言机保护的总资产价值还在不断增加,这也进一步证明了预言机在市场中的重要性。本文旨在引起人们对当前预言机额外收益(OEV)所造成相关风险的关注,并探讨了推送式、拉取式以及使用AMM LPs或链下协处理器等替代设计方案的实现潜力。

金色晨讯 | 10月5日隔夜重要动态一览

21:00-7:00关键词:灰度、贝莱德、Tether、IBIT 1. 灰度:美国就业报告预示降息次数减少,对BTC仍有利; 2. 贝莱德目前管理着近37万支基金BTC,超越MicroStrategy的比特币持有量; 3. Tether首席执行官:“Tether是美国政府最好的朋友。”; 4. 摩根大通和美银不再预计美联储11月将降息50bp; 5. 马克·库班:哈里斯团队积极寻求与加密行业接触; 6. IBIT今日开盘前交易量达1500万美元。

谁是MOODENG的操盘手?有地址收益超2.8万倍不卖 最大持币地址获近千万收益

作者:Frank,PANews

随着市场回暖,MEME币近一个月来又迎来小高潮。而这次热潮的亮点项目仍旧出现在Solana上。以泰国网红小河马MooDeng为题材的MOODENG成功登顶,成为整个9月最亮眼的项目。(相关阅读:网红河马的MEME币MOODENG暴涨上万倍,带动市场再现动物园行情)

截至9月30日,MOODENG市值达到2.2亿美元,跻身Solana链上前十的MEME币,也创下了Pump.Fun发射项目的最高市值。在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玩家宣称通过MOODENG获得了巨大收益。除了MooDeng本身的网红效应之外,MOODENG的成功似乎又是一个并非偶然的案例。

谁是MOODENG的操盘手?有地址收益超2.8万倍不卖 最大持币地址获近千万收益

早期发展时机成为关键因素

事实上,现在市值最高的MOODENG代币并不是第一个以MooDeng为题材的MEME币,早在20天前就有多个相关的代币发售,不过只有两个市值超过10万美元,MOODENG则是最成功的那一个。回顾这段时间的热点,在MOODENG创立初期,谷歌搜索指数并不高,而创建MOODENG的时机恰巧是MooDeng在全球传播的前夜。MOODENG代币于9月10日晚间创建,到9月12日开始,MooDeng的搜索指数开始快速拉升。

谁是MOODENG的操盘手?有地址收益超2.8万倍不卖 最大持币地址获近千万收益

因而,良好的时机,成为MOODENG成功的先决条件。而再早或者稍晚点的相关题材代币则没能有发展起来。

除了时机之外,每个MEME币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资本的助推。在MOODENG创建初期,并没有太多的热度和资金量进入。而这个阶段也成为多个主力进场的关键时期。MOODENG的第一波助推来自pump.fun曲线之内,据PANews观察发现,最初的MOODENG发展离不开几个要素。一是交易机器人加入协助刷交易量,一共贡献了19.67 SOL 的交易量。同时这个机器人平台还提供刷评论的服务,通过提升交易量和评论让许多狙击机器人认为MOODENG是一个潜在的金狗。其二,有三个神秘地址买入3~5SOL,将pump.fun的曲线刷满,成功上线Raydium,不过,这些地址上线后将所持的代币都抛售了,并未摘得随后市值飙涨的胜利果实,包括MOODENG代币的创建者同样在很早期将手中的筹码交出。

最大持仓赚近千万美元收益超6000倍但尚未卖出

在MOODENG上线Raydium之后,真正的主力开始进场。对交易量贡献最大的是一些高频交易地址,这些地址的交易习惯就是买入持有几分钟就抛。不过这种交易策略似乎经常亏损,并不值得学习。但无论如何这几个相对的大额地址在早期对MOODENG上线Raydium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谁是MOODENG的操盘手?有地址收益超2.8万倍不卖 最大持币地址获近千万收益

但似乎有些地址预知到了MOODENG将要成功,从9月10日就开始买入,并且截至9月30日都不曾卖出。

以地址969uz8JLbKfeXdJ91bca6ZLjDtutvFr1FGG8H7KmHqY3为例,该地址在23日开始一共购入2000万枚MOODENG,至今价格已经有了超过5倍的收益。截至目前仍未卖出。该地址是目前单个地址持币最多的地址。

另一个大户shogunfucks.sol 是DeFi协议创始人地址,该项目投资人Dovey称其创始人通过MOODENG赚取了8位数收益。该地址从23日开始买入,截至9月30日积累了约1867万枚MOODENG,价值约453万美元。不过该地址的主要MOODENG积累,其中约1800枚在9月23日由66bESGfM8YGugav9acG32pKtWvhCX6wzM6DRZomxVUar地址购入,该地址的资金来自Coinbase。

而MOODENG的实际最大玩家却在极力掩藏,5FGcB2HydTE9pGbHoSjo7ABn4NgeQV8aS9AerD1TZREU这个地址从9月10日创建之初花费9.8SOL购入3874万枚MOOGENG,这一持有量在MOODENG是实际上最大持有人。或许是为了避开链上猎人的追踪,5FGcB2HydTE9pGbHoSjo7ABn4NgeQV8aS9AerD1TZREU随后将这些代币分散至9HLb8fGKGMkBQdU41tjKnpa5ZRFscS4ZMoqFxzC4i4KE地址1400万枚、3jdq8UwHdTmnDunf3e4sBRFTDntqsW7tcSJyHqr6ME7U地址500万枚、ADqyWpPKVYCQbCnPY74xusM6JXZ64Rbx5iPL2AGjwMyu地址1200万枚。因此5FGcB2HydTE9pGbHoSjo7ABn4NgeQV8aS9AerD1TZREU才是MOODENG的最大持仓者,加起来持仓仍有3800万枚,价值超过941万美元。而最初的投入不过1532美元。回报率超过6142倍。

谁是MOODENG的操盘手?有地址收益超2.8万倍不卖 最大持币地址获近千万收益

而该地址的资金来自来自G2YxRa6wt1qePMwfJzdXZG62ej4qaTC7YURzuh2Lwd3t,这个地址在社交媒体上涉及到多起Rug事件,也有观点表示这个地址来源是ChangeNOW 的热钱包,此前该地址被多次用于黑客攻击。不过,令人怀疑的是,如果这个地址是如何知道MOODENG将成功出圈?在最佳的买入时机买入,又是如何在上涨的过程中坚守一个不卖的。MOODENG代币是在2024年9月10日17:25:27(UTC)时间创建,该地址的买入时间是当晚22:18:58,买入时MOODENG的价格正好处于最低位,看的出来这次购买让MOODENG形成了一次拉升,15分钟内价格上涨了5倍。

谁是MOODENG的操盘手?有地址收益超2.8万倍不卖 最大持币地址获近千万收益

此外,持币地址排名靠前的另一个地址BtTGmbw6iHHAkQpM2gn4igtDh7sqzAcmUMTRokFFbfdk的资金来自667ku1pQRqWVTApTfiHepAAGS52YCgyJqbr24YTW6xyX,该地址在9月10日22:14:52买入MOODENG,初始花费1SOL(156美元),买入1870万枚MOODENG(当前价值438万美元),收益超28000倍(只卖出了很小一部分)。这个地址也很聪明,在最低点进场,在经历了千倍以上收益时都坚决不动。

类似这样的地址还有很多,持币排名靠前的几个地址几乎都是在9月13日之前进场,并且似乎达成了共识一样暂时并未出手。这些大户们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同时也因为上涨过程中没有大户砸盘,使得MOODENG可以描绘出一个漂亮的K线。

神秘墨西哥开发者预知MOODENG成功

在资金面之外,PANews试图在社交媒体上寻找MOODENG的幕后人员。一个自称为墨西哥开发者的博主疑似是MOODENG的早期开发人员,该博主名为nebur。早在9月10日,他就在推特上声称:“我收到内幕消息,今天有一枚币将涨到1M,我将是第一个发布它的人。谁需要 CA?我会提前给 5 个人发私信”。经过几条推特铺垫后,在9月11日,他转发了一条@MooDengSOL(MOODENG的代币社交账号)的推文,当时MOODENG并没有热度。随后nebur开始持续在推特上宣传MOODENG。

谁是MOODENG的操盘手?有地址收益超2.8万倍不卖 最大持币地址获近千万收益

从9月11日开始,又有@CryptoSanJin666、@caseyfordalexan、@Otiscryptos、@jeet_papi、@chrizzy_1999、@zhangrusheng12等多个MEME币相关的KOL在社交媒体上提及MOODENG,不过从观察来看,这些博主应该是MOODENG的早期发现者。随着MOODENG的市值一步步走高,在MEME圈内,也有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场,越来越多的KOL持续喊单。

综合来看,MOODENG的成功离不开泰国这头小河马的网红效应,它本身带来的MEME文化席卷了全球。其次,MOODENG的发展过程之中,那些早期的大户似乎预知了MOODENG的高市值表现,并提前达成了共识一样,没有在早期大量抛售砸盘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不过,这些相似的购买时机和统一的操作风格,让人不仅怀疑MOODENG背后存在着某些团体在故意控制盘面,不论市值涨至多少,这些未出售的神秘地址始终像一颗颗定时炸弹,可能会给盘面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当MooDeng的热度开始降低之前。

142协议:重塑Web3 Meme币与Defi生态的创新篇章

在区块链技术中,142协议犹如一颗璀璨的新星,以其独特的计算方程式和Defi新协议,引领着Web3 Meme币与Defi生态的重新定义与聚合。这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对未来数字经济生态的一次深刻洞察与前瞻性布局。

一、142协议的宏伟蓝图

142协议,这一名字本身就蕴含着深意与期待。它由三大核心要素构成:142个社区系统,象征着广泛而紧密的社群力量;142个Meme币,代表着多样性与活力的象征;以及那令人瞩目的目标 — — 实现142万倍的币值增值,这不仅是一个数字,更是对未来发展潜力的无限憧憬。其独特的结构设计,如同精密的机械装置,各部件间相互协作,共同推动着整个生态的向前发展。

二、合约搭建:创新机制引领未来

在142协议的合约搭建过程中,两大创新机制尤为引人注目。首先,每秒爆块燃烧销毁机制的实施,确保了币量的持续减少,为市场稀缺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其次,通过社区共振获得铸造凭证(Ausd)奖励的机制,不仅激励了社区成员的积极参与,还促进了Meme币的公平铸造与流通,形成了良性循环。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142协议采用了一套创新的数学模型公式,精心构建了算力模型。这一模型在高级数学方法的精细微调下,巧妙融入了N次方运算的精髓,使得其在执行精确指令、逻辑推理、处理复杂多轮数学倍增任务以及生成高效代码等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这不仅显著提升了算力的运行效率,更为整个生态的稳定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获取铸造凭证:多元路径共筑未来

在142协议中,用户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铸造凭证,进而参与Meme币的铸造过程。首先,社区共振是获取凭证的重要途径之一,用户通过积极参与共振活动,不仅能够为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还能够获得丰厚的铸造凭证奖励。其次,社区铸造活动也为用户提供了额外的凭证获取机会,通过参与节点铸造活动,用户能够进一步增加自己的凭证持有量。此外,特定的拆分公式和爆块用户燃烧机制也是用户获取凭证的有效方式。这些多元化的路径共同构成了142协议独特的生态体系,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参与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结语

142协议以其创新的计算方程式、独特的结构设计以及宏大的愿景,正逐步成为Web3 Meme币与Defi生态中的一股重要力量。随着其合约搭建的不断完善和用户参与度的不断提升,我们有理由相信,142协议将引领着整个生态走向更加繁荣与辉煌的未来。对于广大视频用户而言,这不仅是一次技术革新的见证,更是一次参与数字经济时代变革的宝贵机会。

Website:https://142pact.com

Twitter:https://x.com/142Pact

telegram channel: https://t.me/x142Pact

占据Layer2半壁江山,Base及其生态有哪些掘金机会?

对于 Layer 2 的发展,在相当长时间内,大家都聚焦于 Optimistic Rollup(Op 系)和 Zero Knowledge Rollup(Zk 系)两大技术路线之争。根据技术优势,市场又筛选出四大龙头 Layer 2 ,其分别是:Arbitrum、Optimism、Starknet 以及 zkSync。伴随 Layer 2 “四大天王”主网上线,代币流通,链上数据可谓天壤之别。反观 Base 发展,短短一年多时间,便已占据以太坊 Layer 2 链上交易的半壁江山。那么,Base 为何发展迅速?Base 生态项目中又有哪些龙头项目值得关注?

占据Layer2半壁江山,Base及其生态有哪些掘金机会?

占据 Layer 2 半壁江山,Base 为何发展迅速

进入 7 月下旬后,Base 网络每日交易量多次飙升至 400 多万的峰值。其中 7 月 27 日,Base 网络以 443.2 万笔日内交易量创下历史最高记录。同一时期内,Arbitrum 日内交易量约有 180 万笔,Op Mainnet 仅有 47 万笔,以太坊主网的日交易量今年大部分时间则维持在 110 万笔左右。据 Defillama 数据显示,截止 9 月 24 日,Base 的交易量笔数再创峰值,达到 444 万笔。Base 从诞生到现在,不过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其发展为何如此迅速?

从 TVL 和用户活跃度数据变化趋势来看,Base 网络自今年 3 月中旬采用坎昆升级 Blob 数据新格式后,链上数据就开启了爆炸式增长

占据Layer2半壁江山,Base及其生态有哪些掘金机会?

从数据上看,Base 的增长和以太坊坎昆升级有很大关系。这背后的逻辑是,以太坊坎昆升级大幅降低了 Layer 2 交易的手续费,这使得其性能大幅提高,与很多公链已经不相上下。

但是,为什么其他主流 Layer 2 的交易量却表现一般呢?Base 链上交易量大幅增长的原因还有哪些?

Base 上的一些爆款产品,也成功助推 Base 上的交易量持续冲高。为什么 Base 上会出现一些优质产品和项目呢?Base 会定期推出一些生态激励活动 Onchain Summer,去年 8 月 Base 网络推出时就开启了第一期活动,曾经风靡一时的社交应用 Friend Tech 就爆发于此期间。今年的 Onchain Summer 活动时长持续 3 个月(6 月-8 月):第一个月主要是生态黑客松(Buildation)活动,吸引开发者;接下来的两个月主要是吸引用户和做增长。Base 的 Onchain Summer 为参与的 Builder、用户等提供超过价值 200 万美元的 600 ETH 奖品、赠款和积分。根据官方信息,该活动吸引了 7500 多名开发者,提交的项目超过 1250 个,获奖项目约 80 个,产品涵盖项支付、社交、游戏、创作者工具等。

Base 背后是 Coinbase,除了提供丰厚的奖金外;Coinbase 作为美国第一家上市的加密货币交易所,还能为其提供用户资源和广泛的金融资源。根据官方介绍,Base 与 Coinbase 的现有服务紧密集成,用户可以通过 Coinbase 平台访问 Base,享受更丰富的 DeFi 和 Web3 应用。整体上,Coinbase 为 Base 提供的支持确实是加密市场少有的,这也是开发者更为看重的。

占据Layer2半壁江山,Base及其生态有哪些掘金机会?

Base 生态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项目

Base 生态目前已经有一些龙头项目,另外,最近 Base 的 Onchain Summer 活动也涌现出一批值得关注的项目。根据官方的信息,此次黑客松吸引了超过 7500 名构建者踊跃参与,他们共同提交了超过 1250 个创新项目,最终 82 个项目经过激烈角逐脱颖而出。由于规模宏大,因此奖金池从 200 ETH 扩大到 250 ETH。

Farcaster

Farcaster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社交网络协议。Farcaster 的两位创始人 Dan 和 Varun 都曾在 Coinbase 担任重要职务,其拥有丰富加密市场资源。在早期测试阶段,创始人 Dan 利用个人的影响力和关系,邀请了包括V神在内的许多知名 OG 入驻。Farcaster 创始人 Dan 还基于 Farcaster 协议开发了一款 Warpcast 应用,目前占据了 Farcaster 协议流量的 90% 。Warpcast 整体架构与传统的Web2社交软件 Twitter 相似,用户可以发布推文(cast)、评论、转发,并关注其他用户。除了类似 Twitter 的社交媒体功能外,Warpcast 还引入了 channel、action 等功能,从而衍生出更多的互动方式。Farcaster 今年 7 月巅峰时期日活用户超过 10 万,即便目前依然维持 7 万的日活。今年五月,Farcaster 的开发商 Merkle Manufactory 宣布完成了新一轮融资,由 Paradigm 领投,总额达 1.5 亿美元,将公司估值提升至 10 亿美元。

BasedCoffee

BasedCoffee 是一款用于众筹和社交活动的 Farcaster 原生应用程序,帮助 Farcaster 上的创作者和构建者轻松获得粉丝和用户的资金支持。创作者可以单独使用它,也可以将 BasedCoffee 集成到现有的 Farcaster 框架中。

Base Token Store

Base Token Store 支持一站式商店中加购物车的方式购买 Base 上任何代币。用户只需使用密码启动智能钱包,将代币放入购物车,然后使用 Coinbase 余额结账。Base Token Store 开发者目前正在使用 CoinGecko 来提取 Base 上的 meme 代币,并且仍在试验代币显示方式。

Zap by Paycrest

Zap by Paycrest 允许用户将其稳定币(USDC)无缝转换为当地法定货币以进行常见购买和支付。本次黑客马拉松重点关注尼日利亚奈拉(NGN)。Zap 的运作原理为:用户通过 Zap 界面创建订单,Paycrest 协议聚合器对订单进行索引,并将其分配给由流动性提供商运行的一个或多个供应节点,供应节点通过与支付服务提供商(PSP)的连接自动将资金支付到接收者的本地银行账户或移动钱包。

Far-Reach

Far-Reach 是一个专为 Shopify 商家、Farcaster 影响者(Far-Reachers)和用户(购物者)设计的市场,用于将 Shopify 商家与 Farcaster 生态系统连接起来。商家可以从目录中选择产品、创建营销或销售活动、设置规则, Far-Reachers 可以注册最新的活动、直接从应用程序部署销售框架、赚取销售佣金。购物者可以在 Farcaster 上购买更多产品,并在完成购买后直接在钱包中收到忠诚度徽章。

GamerBoom

GamerBoom 是基于主流传统 Web2 游戏构建的激励层,使游戏玩家能够无缝探索并进入 Web3 世界。GamerBoom 开发了一款游戏化的 overlay 应用程序,与英雄联盟等主流 Web2 游戏的 UI 集成,还引入了联合曲线机制,以促进游戏玩家无形资产的代币化和金融化。

Intelligent

Intelligent 是一个专为品牌和创作者设计的增长平台,帮助跟踪整个 Farcaster 生态系统的活动、了解详细的参与度指标并管理忠实受众和订阅者。Intelligent 也是一种 P2P 奖励和参与度增强工具。

JOJO Exchange

JOJO Exchange 由 DODO 联创 Radar Bear 开发,目前是 Base 链上交易量排名第一的永续合约交易所。

占据Layer2半壁江山,Base及其生态有哪些掘金机会?

总结

Base 快速发展背后有多方面原因。从技术角度看,其主要得益于以太坊坎昆升级,在坎昆升级之后 Layer 2 上的手续费大幅降低,开发者的成本不高;另外,Base 的易用性也大幅降低了开发者的门槛。除了技术优势,Base 与 Coinbase 的现有服务紧密集成,为广大开发者提供了非常庞大的用户基础。加之奖励丰厚,开发者蜂拥而至,这也使得其应用创新能力目前很强,虽然还没有破圈应用,但也已经吸引了大量用户涌入。笔者预计虽然 Base 上目前用户交易庞大,但可能主要还是撸羊毛的用户,如何将其进行沉淀仍然是需要继续探索的地方。

华为卖牛肉:RWA 代币化引领革命性的国际贸易新秩序

撰文:汪扬,文一舟

近期,华为因大规模进口阿根廷牛肉和红酒而登上各大媒体头条。许多人感到好奇:华为这是要进军食品业?还是在拓展新业务?

其实这件事的意义远远超越了我们大多数人的想象。

华为与阿根廷签订了一项庞大的基站建设合同。然而,随着美国大幅加息,阿根廷外汇储备几近枯竭。米莱上任总统后,阿根廷比索持续贬值,甚至面临取消的威胁。面对这种局面,华为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难题:他们既难以收到硬通货币,也不愿接收几近崩溃的阿根廷比索。因此华为创新性地采用「牛肉红酒抵债」的方式,不仅巧妙化解了阿根廷的支付困境,还成功将南美优质牛肉和红酒引入中国市场。这一创举,不仅为华为打开了新局面,更为中国国际贸易的新秩序指明了方向。

自 2009 年起,中国与阿根廷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迄今为止,我国央行已与 29 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和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旨在简化国际贸易和投资的结算流程。然而,米莱执政后,阿根廷比索的崩溃暴露出一个深层次问题: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虽然表面上减少了对硬通货币的依赖,但未能彻底解决许多发展中国家货币极度不稳定的根本症结。正是基于这一现实,中国在米莱上任初期对续签中阿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保持了一个谨慎的态度。

在这种背景下,华为的「牛肉红酒抵债」方案恰恰突破了这一局限,在发展中国家本币匮乏的情况下,巧妙地用物资作为贸易结算手段,打破了以往对货币的依赖。也正是因为华为的破局,2023 年中阿双方再次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其实,这种创新并非孤例,类似的模式早已在中非经贸中得到验证,如「传音手机换非洲咖啡豆」,同样展现了物物交换在新贸易环境下的巨大潜力。

然而,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够像华为和传音一样找到合适的物资交换渠道。就如作者汪扬曾收集到义乌商家的反馈,他们在与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交易中,因结算时对方缺乏硬通货币,导致货款只能收回一半,尽管这些交易国或地区手中拥有中国需要的大量资源,但这些资源并不是义乌商家需要的。这种局面下,建立一个全球性的「以物换物」的贸易系统,不仅必要,甚至是迫在眉睫。

因此,传统的货币结算模式在面对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困境时,应该被更加灵活的「物物交换」模式所取代。像以「牛肉红酒」换取「华为基站」、以「非洲咖啡豆」换取「传音手机」的创新模式,应被标准化并广泛推广,以全面满足更多的贸易需求。这正是我们早前倡导的 RWA(现实资产)代币化所要实现的目标。

我们在本月前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参加数字学习周(Digital Learning Week),向多国代表介绍了 RWA 代币化的潜力。非洲国家高层展现出的极大兴趣正是对这一理念潜力的认可。这一技术无疑能够帮助非洲解决在国际贸易中的实际困境。非洲拥有包括石油、矿物和能源等丰富的资源,但是长期的殖民历史导致其资源的流通性与定价权完全掌握在西方财团手里。RWA 代币化方案通过稳定币对物资定价,非洲的物资将摆脱硬通货和本币的依赖,直接参与国际贸易,获取他们应有的定价权和流动性。

可以不夸张的说,打造一个全球性的 RWA 代币化系统,这对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以及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合作将是一个革命性变革。这不仅是未来全球贸易发展的一个新模式,甚至有可能是能够确保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唯一解决方案。RWA 代币化的优势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

1. 突破性流动性:将流动性差实物资产转化为可流通的数字代币,更容易地参与全球贸易,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2. 解决发展中国家支付难题:通过「以物换物」的创新模式,有效解决如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因外汇储备不足而难以支付的问题,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3. 提升贸易效率:简化交易流程,大幅压缩中间环节,显著降低交易成本,加速贸易周转

4. 增强交易透明度:利用区块链技术,确保每笔交易都可追溯、可验证,提高国际贸易的信任度和安全性。

5. 推动「一带一路」发展:为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有力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深化。

有趣的是,目前推动 RWA 代币化的主要力量仍来自于美国和西方,大多聚焦在金融产品上。但我们也看到,最近香港已经开始了稳定币发行的沙盒。以资产为抵押的稳定币正是未来 RWA 代币化的发展的核心。反之,没有一个繁荣壮大的 RWA 生态,香港发行的稳定币不可能有任何应用场景,最终只能是一个被遗忘的产品。

因此,我们再次呼吁:香港必须立志成为实体 RWA 代币化系统的先锋,尽最大力量助力我国未来的发展。凭借「一国两制」和国际化的优势,香港完全有能力有效推动发展一个全球化的 RWA 代币化系统,成为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桥头堡的条件。香港若能抓住这个机遇,必将引领全球贸易潮流,开辟中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广阔的经济合作天地。

解读欧盟MiCA法案:虚拟货币托管服务如何合规?丨Web3普法

作者:白溱;来源:曼昆区块链法律服务

欧盟的《加密资产市场法案》(MiCA)是对数字资产监管框架的重大发展。旨在为欧盟成员国提供清晰和一致的监管环境,MiCA 涵盖了虚拟资产生态系统的关键领域,包括虚拟资产托管人的运营和责任。本文探讨了托管人在遵守最新监管环境时需要考虑的具体事项。

MiCA 简介

MiCA 旨在协调欧盟的加密资产监管,为发行人和服务提供商提供法律确定性。它包括一个监管加密货币、稳定币和其他数字资产的框架,并确立了虚拟资产托管人的权利和义务。这些托管人负责代表客户保护和管理数字资产,将受到严格的监管要求,以确保安全性、透明度和法律合规性。

解读欧盟MiCA法案:虚拟货币托管服务如何合规?丨Web3普法

*图源:ESMA官网截图

欧盟委员会于 2020 年提出了 MiCA 法规提案,且法案已于 2023 年 6 月 30 日生效。然而,并非所有 MiCA 的规则都立即适用——关于稳定币发行人的规则已于 2024 年 6 月 30 日生效,另外条款将于2024 年 12 月 30 日生效。

在MiCA即将生效的当下,法案提供了一段“过渡期”,即如果一家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目前在提供服务(在 2024 年 12 月 30 日之前),那么它在 2026 年 7 月 1 日之前可以继续提供服务,之后必须持有牌照。不过,过渡期的确切长度由相关欧盟成员国自行决定。

MiCA 的关键定义

在探讨托管人的合规要求之前,我们先快速回顾一下 MiCA 的一些关键定义:

加密资产

指能够使用分布式账本技术或类似技术以电子方式转移和存储的数字价值或权利的表示形式。

资产支持代币

指一种并非电子货币代币的加密资产,其声称通过参考另一个价值或权利或其组合(包括一个或多个官方货币)来维持稳定的价值。

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

指以专业方式向客户提供一项或多项加密资产服务的法人或其他企业,并且根据第 59 条获准提供加密资产服务。

加密资产服务

指与任何加密资产相关的以下服务或活动:

  • 代表客户保管和管理加密资产;

  • 运营加密资产交易平台;

  • 将加密资产兑换为资金;

  • 将加密资产兑换为其他加密资产;

  • 代表客户执行加密资产订单;

  • 发售加密资产;

  • 代表客户接收和转加密资产订单;

  • 提供加密资产建议;

  • 提供加密资产投资组合管理;

  • 代表客户提供加密资产转让服务。

代表客户保管和管理加密资产

指代表客户保管或控制加密资产或访问此类加密资产的方式(如有,以私钥形式)。

运营加密资产交易平台

指管理一个或多个多边系统,该系统将多个第三方对加密资产的购买和出售利益汇集在一起或促进其汇集,并在系统中根据其规则进行,以交换资金或加密资产的方式导致合同。

资产储备

指担保对发行人索赔的储备资产篮子。

托管人的合规要求

如上文所述,虚拟资产托管人被定义为任何代表客户保护私钥和管理客户数字资产的实体。这包括集中式和去中心化托管人,无论其存储方式如何(例如,热钱包、冷钱包或多签名解决方案)。

MiCA为欧洲加密资产托管人引入了重大变革。根据MiCA规定,托管人面临更严格的义务,以提升对客户的透明度和安全性。这包括诸如为客户资产维持独立账户、健全的内部保管程序以及更详细的客户协议来明确职责和安全措施等要求。此外,托管人现在明确对任何加密资产损失或访问密钥丢失承担责任,这增加了对违规行为或安全失败的责任追究。在MiCA之前,托管人的监管环境较为分散,通常根据各欧盟成员国的民事或合同法律运作。这种向更有结构和协调一致的监管方式的转变,显著改变了托管人的运营方式,提供了更大的法律确定性,同时也要求更高的合规性。

解读欧盟MiCA法案:虚拟货币托管服务如何合规?丨Web3普法

托管人将被要求满足几项关键的监管义务,涉及以下事项:

治理

作为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 (Crypto-Asset Service Provider = CASP) 授权申请的一部分,申请人必须包括对申请人 CASP 治理安排的描述。特别是,申请人 CASP 将需要考虑以下事项:

  • 其管理机构的成员是否具有良好的声誉?他们是否拥有适当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个人和集体),以履行其职责?

  • 其管理机构的成员是否曾因洗钱/恐怖融资或其他损害其良好声誉的罪行而被定罪?

  • 其股东和成员(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是否具有良好的声誉,他们是否曾因洗钱/恐怖融资或其他罪行而被定罪?

  • 如果其股东或成员在 CASP 中拥有合格持股,他们的影响力是否可能对 CASP 的稳健和审慎管理造成不利影响?如果是,主管当局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此类风险,例如:

    a. 向董事和相关管理人员申请司法命令或施加司法处罚

    b. 暂停与相关股东/成员持有的股份相关的投票权的行使

  • 它是否制定了足够有效的政策和程序,以确保遵守 MiCA 的监管要求?它是否能够评估并定期审查此类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

  • 它是否雇佣了具有必要的知识、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人员,以履行分配给他们的责任,考虑到提供的加密资产服务的规模、性质和范围?

  • 它是否拥有弹性且安全的 ICT 系统?是否有适当的业务连续性政策涵盖 ICT 业务连续性,涵盖 ICT 系统的中断?

如上所述,业务连续性政策对于保护托管人在新的 MiCA 制度下的潜在责任至关重要。原因是,在加密资产丢失或访问加密资产的手段丢失的情况下,加密资产托管人可能对其客户承担责任。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证明此类损失可归因于托管人。因此,一个合适的、有效的业务连续性计划,充分处理安全措施,并定期维护,至关重要。

资本

根据 MiCA,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始终需要具备与以下金额中较高者相等的谨慎性保障:

  • 附件 IV 中指出的永久最低资本要求(125,000 欧元);

  • 前一年的固定支出四分之一,每年审查一次。

解读欧盟MiCA法案:虚拟货币托管服务如何合规?丨Web3普法

*图源:Annex IV of REGULATION (EU) 2023/1114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31 May 2023

利益冲突披露

MiCA 就利益冲突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但首先,CASP 中的利益冲突究竟是什么?CASP 可能与其自身之间或与以下各方之间发生利益冲突:

  • 其股东/成员;

  • 与其或其股东/成员直接或间接相关联的任何人员;

  • 其管理机构的成员;

  • 其员工;或者

  • 其客户。

如果 CASP 的两个或多个客户之间存在相互冲突的共同利益,也可能存在利益冲突。

在存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MiCA 规定 CASP 需要向其客户和潜在客户披露利益冲突的一般性质和来源以及为缓解利益冲突而采取的措施。此类披露需要在 CASP 的网站上突出显示。此外,此类电子格式的披露需要包括足够的细节,考虑到每个客户的性质,以便每个客户都能根据利益冲突产生的加密资产服务类型做出明智的决定。

托管人/管理人与其客户之间的协议

对于希望代表客户提供加密资产保管和管理服务的 CASP,他们需要在书面协议(协议)中至少阐明以下事项:

  • 协议的各方;

  • 提供的加密资产服务的性质以及对该服务的描述;

  • 保管政策;

  • 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方式,包括客户的认证系统;

  • 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使用的安全系统描述;

  • 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收取的费用、成本和收费;以及

  • 适用法律。

保管政策

上文提到了“保管政策”,它指的是一项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以下风险的政策:

  • 客户的加密资产损失;

  • 与这些加密资产相关的权利的损失;或

  • 由于欺诈、网络威胁或疏忽而丢失访问加密资产的方式。

保管政策不一定需要包含在与客户的初始协议中,但需要在客户提出要求时以电子格式提供给客户。

曼昆律师总结

MiCA法规的推出,无疑强调了安全性、透明度和合规性的重要性,其目的在于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可信的数字资产管理框架。对于托管人而言,新的监管环境虽然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同时也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适应MiCA的动态要求,对于保持竞争力至关重要。曼昆律师认为,虽然MiCA法案尚未全面实施,其最终效果仍待观察,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监管经验的积累和市场的反馈,MiCA将不断完善,以更好地适应加密资产的特殊性。未来,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法规来填补潜在的监管空白。

作为深耕Web3商业合规的专业人员,曼昆律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应对MiCA带来的变化,托管人可以立即采取以下三点行动:

  • 审查和更新内部流程。确保现有的操作程序符合MiCA的要求,特别是关于资产隔离、安全保管和客户协议方面。

  • 加强风险管理。对潜在的风险点进行识别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缓解措施,以防止加密资产的丢失或访问密钥的泄露。

  • 提升合规能力。投资于合规培训和技术,确保团队能够理解并遵守MiCA的规定,同时保持对监管动态的持续关注,以便及时调整策略。

一起黑客事件,意外地揭下了EigenLayer的遮羞布

原创 | Odaily星球日报(

作者|Azuma(

一起黑客事件,意外地揭下了EigenLayer的遮羞布

北京时间昨晚 11 点左右,链上分析机构 Lookonchain 监测到了一笔异常交易,某地址(0xA7A1c66168cC0b5fC78721157F513c89697Df10D)从 Eigenlayer 的团队地址收到了约 167 万枚 EIGEN 后,直接以 3.3 美元的价格完全抛售,套现约 551 万美元。

一起黑客事件,意外地揭下了EigenLayer的遮羞布

该笔交易被曝光之后,社区之内质疑声音频起 —— EIGEN 刚刚解除转账限制没几天,团队就这样子明目张胆的直接砸盘了?

 今晨 5 点半左右,EigenLayer 就社区质疑给出了官方回应。

今天早晨发生了一起孤立事件,某投资人关于将代币转入托管地址的电子邮件遭恶意攻击者劫持,黑客替换了邮件中的具体地址,结果导致 1673645 枚 EIGEN 被错误地转移到了攻击者的地址。攻击者已通过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出售了这些被盗的 EIGEN,并将稳定币转移到了中心化交易所。我们正在与这些平台和执法部门联系。部分资金已经被冻结。

这次破坏没有影响到 Eigenlayer 系统,协议或代币合约中并不存在已知的漏洞,此次事件与 EigenLayer 的任何链上功能无关。

我们仍在调查这一情况,一旦有进一步的信息,我们将继续披露。

这起攻击事件本身并不复杂,知名安全专家、慢雾创始人在个人 X 上给出了很详尽的分析。

针对该起攻击事件本身,攻击者恐怕预谋挺久了,攻击者地址最早先收到 1 EIGEN,隔了差不多 26 小时收到 1673644 EIGEN,都来自 3/5 多签地址(0x87787389BB2Eb2EC8Fe4aA6a2e33D671d925A60f)。接着,一个多小时后开始各种洗币。Gas 来自 ChangeNow,非法获取的 EIGEN 主要兑换成 USDC/USDT,并主要通过 HitBTC 等平台洗完。

攻击者得手原因据官方说法是“邮件被入侵”。估计是在邮件内容里,应该发送的预期接收 EIGEN 的钱包地址被替换成了攻击者地址,导致项目方将 EIGEN 打入了攻击者地址。哪怕是先打了 1 EIGEN,说不定攻击者收到 1 EIGEN 后,也给预期接收地址打了 1 EIGEN,导致预期接收者以为整个流程无误…当然这只是猜测,具体以官方披露为准。

 然而,这起“普通”的安全事件背后却暴露了另一层更为严重的问题 —— 为什么 EigenLayer 的投资人现在就可以收到 EIGEN 代币?且为什么接收地址(不管是投资人还是黑客)可以在收到 EIGEN 之后毫无限制的直接抛售?

在 EigenLayer 此前所披露的代币经济模型中,关于早期贡献者及投资人的份额部分曾白纸黑字的明确强调了“为期 1 年的锁仓限制”

EIGEN 合约的转账限制移除后,早期贡献者、投资者和 Eigen 基金会服务提供商的代币将被锁定一年。一年之后,上述每位接收者的 EIGEN 将解锁 4% ,此后每个月将额外解锁 4% 。

一起黑客事件,意外地揭下了EigenLayer的遮羞布

作为一个融资规模过亿,TVL 高居全生态头部,各大头部交易所争相上线的“天王级”项目……很难想象 EigenLayer 既没有选择使用当前已相当成熟的代币分配协议,也没有自行部署代币解锁合约,而是相当“无脑”地在代币刚刚解除转账限制后立即向投资人地址打币……

从黑客的抛售行为来看,这些地址在收到代币之后也并没有受到任何硬性的操作限制,换句话说 EigenLayer 似乎是在指望着 VC 们去“道德锁仓”……

更为离谱的是,EigenLayer 似乎在收到“投资人”(其实是黑客)关于更改地址的邮件后,并未通过电话或是其他其他形式交叉确认,而是直接放款打币,这才导致黑客成功窃取了数百万美元的资金……

总而言之,这一整起事件可谓槽点满满。但凡 EigenLayer 执行了正常的代币解锁规范,但凡 EigenLayer 团队的运营素质稍微合格那么一点,这起黑客事件都不可能发生,EigenLayer 也不会被社区口诛笔伐为“草台班子”。

从技术角度来看,EigenLayer 创新的“再质押”叙事扩展了节点验证服务的边界,利用 AVS 将原本仅可用于网络共识维护的节点验证服务扩展至预言机、排序器、跨链桥等更多的细分场景。这对于以太坊生态乃至于整个加密货币行情都具有长远的效用意义。

但技术归技术,运营归运营,从过往的“团队成员向生态项目索取空投”争议再到如今的“解锁风波”,EigenLayer 的这些离谱操作正在一步步透支着社区信赖。对于任何一家项目而言,哪怕它的规模再大,这都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信号。